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云南腾冲盆地第四系硅藻土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为0.5~1.51%,氯仿抽提物含量为835.1~3901.5ppm,抽提物中的饱和烃组份主要由正烷烃组成,其中以nC_(23)~nC_(33)为主,主峰为nC_(29)或nC_(31),奇数碳优势明显(OEP≥4),萜类化合物丰富,主要有C_(27)—17β(H)藿烷、C_(29)—17β(H)、21α(H)藿烷、C_(29)—17β(H)、21β(H)藿烷、C_(30)—17α(H)、21β(H)藿烷、C_(30)—17β(H)、21β(H)藿烷、C_(31)—17β(H),21β(H)藿烷,还有C_(27)—藿烯和C_(30)—藿烯等。此外,一般认为源于高等植物的降A环羽扇烷也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62.
六十年代以来产生了油气成因的现代理论,即干酪根晚期成油说,或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现代成油理论认为,Ⅰ型和Ⅱ型干酪根是重要的生油母质类型,而Ⅲ型干酪根,即腐殖煤不是成油母质,仅能生成天然气,以甲烷为主的干气。沉积有机质而经历史一定热才能生成石油,即石油演化或石油窗,石油形成有一生油门槛。这一油气成因理论已在世界石油  相似文献   
63.
迄今应用生物标志物时,主要采用甾烷、萜烷等的分布与相对比值,而忽视了其绝对含量。生物标志物的定量为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的方向。最近,J·Rullk(?)tter等首次定量研究了北美Williston盆地四十余个原油样的甾烷与三萜烷含量,发现其含量相差达百余倍,从而证明定量研究有助于原油的分类对比。  相似文献   
64.
茂名油页岩中生物输入的标志化合物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我国油气的绝大部分产自东部地区的白垩纪与第三纪合油气盆地,其沉积环境多为陆相,陆源高等植物输入较丰富,介质条件以淡水一半咸水为主。在这方面茂名油页岩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而深入研究其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有机输入模式,对建立适用于我国油气勘探的分子有机地化参数以及发展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华北地区广泛发育着厚达6000—14000m的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地表各类油苗达42处之多。早在50年代我国石油工作者就对这些油苗作过详细的地质调查。70年代冀中地区发现古潜山型新生古储的油藏后,对华北地区能否找到古生古储油藏的问题,立即引起了我国广大石油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关注。那么华北地区这套年代古老(10-14亿年)的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如何?目前处于演化的那一阶段?华北地区能否在碳酸盐岩中找到油藏,这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66.
苏桥位于我国著名的河北省任丘古潜山油田东北,靠近西面大城凸起的文安斜坡带上。本区第三纪生油岩由西部坝县凹陷向东变薄并超覆在中生界和石炭-二叠系之上,生油层厚度薄、有机质丰度低、埋藏浅,生油条件差。斜坡带第三系仅找到少量油藏。并且  相似文献   
67.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临安膨润上进行改性修饰,以钛酸丁酯和K2P1Cl6为前驱体,利用掺有小同量铂的TiO2溶胶对改性膨润土进行反应,制得一系列掺铂有机-钛柱撑膨润土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分散光谱(EDS)等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染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掺铂的有机-钛柱撑膨润土复合材料比未掺铂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且对甲基橙的吸附能力较佳。由于铂能够充当捕获载流子的陷阱,能够有效抑制TiO2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所以掺铂有机-钛柱撑膨润土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其中掺铂量为0.2%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8.
紫外光照射下甲苯光化学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制的光化学反应箱 (160 L),在 254 nm光照射下,研究了光强、湿度、甲苯初始浓度对甲苯光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光强的增加,光降解效率逐渐增加;在较低湿度范围内,随着湿度的提高光降解效率逐渐提高,在较高湿度时,光降解效率随湿度增加而逐渐下降;随着甲苯初始浓度的增加,光降解效率逐渐降低.同时也对甲苯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9.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及人口的剧增,广州、香港和澳门的大气环境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该地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气溶胶中半挥发及不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大气环境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是苯系物的VOCs、多环芳烃(PAHs)和正构烷烃类。一些分子标志物,如β-胡萝卜烷、正构烷烃及荧蒽/芘、间四联苯/荧蒽、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分布等参数,是比较有效的有机污染源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70.
含有机质热水溶液与金、铜、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含有机质(脂肪酸、腐植酸,氨基酸、原油、油田卤水等)热水溶液对岩石中Au、Cu、Hg的淋滤活化作用.结果表明,含一定有机质的水溶液对岩石中Au的淋滤能力超过含NaCl、KCl等盐类的卤水,含有机质和盐类的卤水的地球化学性质基本上取决于有机质的地球化学行为。原油、油田卤水对HgS有较强的溶解作用,腐植酸及低分子的脂肪酸、氨基酸对HgS的溶解基本上不起作用。丙氨酸是岩石中Cu的有效活化剂,常温下可使岩石中46%的Cu进入水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