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3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收集整理了2018年云南省通海县2次5.0级地震造成的31名受伤人员详细资料,对受伤人员空间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伤情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通海地震受伤人员具有震感较强区域和人口稠密区受伤人数多、女性和老年人受伤率较高、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居多等特征;同时,从致伤直接原因、地震强度、发震时间、人口密度、余震序列等方面对本次地震受伤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害叠加、震区人口密度高、发震时间在深夜、灾区群众对地震反应较为敏感等因素是造成此次地震人员受伤较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基于前人关于提升期刊编辑综合素养的研究成果,以地学类科技期刊为例,提出科技期刊应培养“五能”编辑,即这些编辑需具备5种职业技能:编辑加工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多维沟通能力、融媒体运用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文中分别针对这5种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3.
昆明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5~2002年强震震源机制资料,对昆明及附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地震震源破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昆明地区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SSE-SE,主张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  相似文献   
24.
根据《应急物资分类及编码》(GB/T 38565—2020),对震后所需应急救援民生保障物资种类进行梳理,参考地震应急处置经验和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制定地震应急救援基本民生保障物资最低需求标准。对2007年以来有记录的物资投入数据进行梳理统计,采用数值拟合方法构建震后物资需求模型,计算震例模型值、标准值,并对实际值与模型值及实际值与标准值偏离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模型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5.
地震应急信息的发布与共享是地震应急社会化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地震应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内容。本文初步论述了云南地震应急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平台架构、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6.
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中包含了大量的干扰信号,影响资料分析处理,有时还造成波形不完整或严重变形,很难进行深入的分析。利用MATLAB设计数字滤波器对不同记录中的干扰波进行滤波,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实例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系统收集、整理了彝良“9·07”MS5. 7、5. 6 地震造成的81 名震亡者的资料,分析研究了本次地震震亡人员的特征和原因。结果表明:彝良地震震亡人数多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壮年劳动力人口震亡人数和占震亡总数的百分比较高,震亡人员均为农村户口;其中外地户口震亡人数超过当地户口震亡人数,男性震亡人口总数和相对震亡率远高于女性,震亡人员以汉族为主但少数民族相对震亡率较高。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房屋抗震能力差、人口密度高、震害叠加、经济发展水平低等是该震造成较多人员死亡的重要原因;山体滑坡次生地质灾害是造成震亡人员多的最直接原因,滑坡砸死的人数超过总震亡数的74. 07% ;灾区矿点密集、采矿方式粗放、采矿人员地震逃生意识欠缺、逃生能力差等是该次地震人员死亡的突显特征。  相似文献   
28.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根据地震应急预案启动地震应急响应,由于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和全面的灾情信息,因此支撑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判定因素有限。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梳理出影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的关键因子,并对其赋予一定的权值,得到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阀值。当地震发生后,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计算出1个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判定值,通过判定值和阀值区间的关系,判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最后,抽取了2011年以来云南境内发生的10次破坏性地震作为检验样本,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应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9.
高原山地环境山脉较高,普通无人机在航拍获取地震灾情时很难飞越大型山脉。通过对高原山地地震特征进行分析,阐述障碍物通视图的基本原理,并以香格里拉—奔子栏航线为例进行通视图航线规划,采用迪克斯屈拉(Dijkstra)算法求出航线起飞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路径,最后利用Google earth软件绘制出最优航线。通视图航线规划为无人机飞越大型山脉或避开障碍物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航线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30.
震后极灾区无人机最优航拍区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提取震后极灾区的震中距、房屋户数、人口数量、地形条件、无人机飞行时间等影响因子,提出震后极灾区无人机最优航拍区域选择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2016年云龙5.0级地震,实践表明该方法对极灾区开展无人机航拍,为地震后第一时间获取可靠的灾情信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