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198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497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51.
河西走廊风能资源可持续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风速气候资料和风塔精细资料,通过分析该区域风速演变,探讨风能资源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的环境风速比较稳定,在气候上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根据对未来风速变化的预测及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初步推断河西地区风能资源具有很好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52.
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树(HMT)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统计信号和图像处理中,它成功描述了真实图像小波系数在尺度之间的相关性和依赖性,很好地体现了小波变换的延续性和非高斯性.这里通过构建图像小波域HMT模型,在应用期望最大(EM)算法估计HMT模型的参数之后,对小波系数进行贝叶斯估计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去噪效果好于其他小波去噪算法.  相似文献   
953.
通过剖面实测、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对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龙王庙组自下而上发育灰岩—过渡岩性—白云岩,以颗粒结构为主,白云石主要为泥—粉晶,呈它形—半自形晶,阴极发光呈昏暗光—暗红光。样品的MgO与CaO呈负相关,白云岩Mg2+/Ca2+较低,高Na含量,低Sr、Fe、Mn含量,白云石有序度较低,各岩性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行一致分布,δCe无异常,δEu负异常,灰岩δ13C偏正、δ18O处于同期海水内,白云岩δ13C、δ18O偏正,87Sr/86Sr高于同期海水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研究区白云石化流体为高盐度蒸发海水,研究区白云岩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954.
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混积现象较发育。以川中高科1井、川北杨坝剖面和宁强高家山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实测、岩芯观察及薄片鉴定,对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的混合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灯影组三段混积岩主要为纹层状泥晶白云岩、纹层状含砂白云岩、含砂白云岩、砂质白云岩以及砂岩等,发育混积型碎屑岩、混积型碳酸盐岩以及高度混积岩三类;混合沉积类型为复合式混合沉积Ⅱ类。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混积作用受控于气候条件、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海平面升降以及物源供给等众多因素,且它们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结合混积类型、混积强度以及沉积环境等因素,建立了灯影组三段的混积陆棚模式,指示其陆源碎屑系风暴流等从汉南古陆携带而来,侧面证明灯三段沉积时期,汉南古陆已发生隆起,为四川盆地提供陆源碎屑,这为恢复四川盆地灯影组沉积构造格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5.
至2018年底,湖北省已探明资源储量矿产有91个矿种及1418个矿产地。本文采用最新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讨论了吕梁旋回、晋宁旋回、加里东旋回、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等6个构造旋回的构造-地层-岩浆时空演化过程,探讨了各构造旋回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岩浆成矿作用、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表生成矿作用、流体成矿作用,划定了6个成矿系列组和32个矿床成矿(亚)系列,总结了成矿规律。湖北省有3个爆发性成矿时期:早震旦世在神农架—宜昌—钟祥地区生物化学沉积形成了磷矿矿集区,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在鄂东南地区发生了与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大规模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白垩纪—古近纪在江汉盆地沉积形成了石膏-盐-石油等矿床。  相似文献   
956.
从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西南相同地质背景下出现的纳哥金矿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出露大量的与成矿有关的巨大石英脉体,脉体中CO2含量很高,成矿温度与区域矿床类似,H、O同位素组成在岩浆水附近,认为该矿床是深部岩浆源成因。通过区域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控矿构造等方面的总结、分析和对比讨论,认为黔西南金矿床应有统一的成因,为深部岩浆源(少量地层中物质混杂)-深大断裂导矿-表层断裂、背斜控矿-交代充填成矿的中偏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57.
1983—1986年,国内有关科研部门、业务单位和高等院校共13个单位,对部门重点课题《热带环流系统及其预报》开展了协作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基本完成了原定的研究计划。本文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958.
海温变化与副热带高压季节活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二维纬向平均模式,通过数值试验来研究海温的变化对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季节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副高对西太平洋中纬度海温的响应存在3—5个月的滞后。所以,当3月至5月西太平洋中纬度海域为感热正距平时,相应地当年7月至9月副高减弱并南移。反之,则北移增强。   相似文献   
959.
钻孔测温不仅是地热研究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火山学、地震学、永久冻土学等方面也均有科学和实践意义。本文仅就钻孔测温资料在研究某些矿区岩溶水方面的应用介绍一些情况,並提出笔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60.
余家世 《中国沙漠》1982,2(3):23-23
美国得克萨斯(Texas)大学生物工程高级研究科学家吴新一博士,应科学院兰州沙漠所、甘肃省草原生态所、兰州大学生物系的联合邀请,于1982年7月16日-25日分别在兰州大学和兰州沙漠所讲学。吴博士原系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后从事生物学的研究,专长于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