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测绘学   286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325篇
地质学   1113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17篇
自然地理   18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全球钻掘业界的动态及国内钻掘工程的现状和问题,作者提出了关于加速发展我国钻探掘进技术的对策,其中特别提取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5年批准的“先进的钻探和掘进技术国家计划”,该计划为期七年(1994 ̄2000年),总投资2.5亿美元,简称为NADET计划。NADET计划的实施旨在改变美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钻探和掘进市场上业已降低的竞争能力,通过政府支持的多工业部门参予的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992.
边坡稳定性评价MSARMA法及最佳加固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目前,各行业在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设计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极限平衡方法。文章对各种极限平衡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设计的一种极限平衡方法——MSARMA法和基于该方法开发研制的“边坡工程稳定性MSARMA法评价分析系统”。该方法是在著名的SARMA法基础上改进形成的,同其它极限平衡方法比较,具有推导严格、假设条件较少、实用性强等优点。此系统不仅能够进行在非齐次边界条件下的稳定性计算,而且还能够进行坡面存在荷载和加固力情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计算。鉴于目前边坡工程规模愈来愈大的特点,提出了边坡最佳加固力概念,此概念认为,对于边坡加固工程,应综合考虑各种状态下的边坡稳态,寻找导致边坡失稳最不利因素的组合状态,加固力的大小只要保证边坡在该状态下稳定就行,此时的加固力就是最佳加固力。考虑到岩土工程的复杂性、计算所采用的力学模型、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等具有的非绝对准确性和确定性,在设计时应在最佳加固力基础上,再增加一定的保险系数,但该保险系数不宜过大,实施时应根据具体工程规模确定,一般应在0.05以内。此时对边坡进行加固既满足边坡的稳定性要求又经济合理。以实际工程为例,展示了MSARMA法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994.
地貌分区是地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传统的地貌分区大多是定性的划分,随着数字地形技术以及分形分析方法的成熟,利用分形参数进行定量化的地貌分区成为可能.本文利用水平分辨率为90m的SRTM数据,采用元分维模型,通过变差函数法计算了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地形的分形参数.在65×65,129×129以及257×257等3种尺度滑动...  相似文献   
995.
沉积环境的变迁导致岩相的递变,进而控制着裂缝的形成和演化,揭示不同页岩岩相中裂缝的发育规律及有关机制,对于“甜点”层的脆性精细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黔西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偏光显微镜、岩石力学实验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岩相类型进行了划分,深入探讨了不同页岩岩相类型岩石的力学性质以及破坏模式,最后再现了两种不同岩相叠置的地质体模型中裂缝的形成和演化的动态可视化过程。结果表明: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层段主要发育硅质页岩、钙质硅质混合页岩以及粘土质硅质混合页岩等3种岩相类型;硅质页岩具有较高的应力跌落速率和弹性能量转化效率,裂缝拓展能力较强,岩石整体具有较强的脆性,纵向和横向裂缝均有发育且相互之间发生交会和联结,而钙质硅质混合页岩裂缝拓展能力次之,最弱者为粘土质硅质混合页岩;粘土质硅质混合页岩夹层对孔隙水压力和主应力的传播有较强的应力屏障效应,裂缝跨层传播能力随应力的急剧下降而受到削弱,钙质硅质页岩应力屏障效应较弱,裂缝具有较强的跨层传播能力。这些研究成果对“甜点”层优选、水平井地质导向以及压裂施工参数的调整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稀土元素及钇在东太平洋CC区深海泥中的富集特征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太平洋CC区深海泥具有高的REY(REE+Y)含量,理解其富集机制对于寻找深海稀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WPC1101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开展了沉积物类型、粒度、黏土矿物和元素组成分析,结合已有资料探讨研究区深海泥的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区深海泥主要以远洋黏土和硅质生物组分为主,其∑REY范围主要为400~1 000 μg/g。深海泥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REY配分模式具有显著的负Ce异常,指示富稀土深海泥中海相自生组分贡献较大。根据统计发现,研究区深海泥的∑REY与Al2O3、MnO、P2O5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黏土组分、铁锰氧化物和磷酸盐对REY都有贡献。通过综合分析,提出研究区富稀土泥中高P含量是高∑REY重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7.
2008年汶川地震(Mw7.9)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震后现场调查获得大量的垂直和走滑同震位移数据,但缺乏同震水平缩短量数据,直接影响了对汶川地震的同震形变特征的研究。文中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地震前、后QuickBird卫星影像对比,同时结合野外实地测量来分析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同震水平缩短量。白沙河破裂段位于中央主破裂带的西南端,距震中区映秀镇最近仅有15 km。在该破裂段的两侧各有一条乡间公路,相距300~900 m,我们通过对比地震前、后QuickBird卫星影像的公路间距变化,对比震后实测公路位置与震前的差异,获得了一系列的同震水平缩短量,其平均值为6.8 m(RMS),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3.2 m和1.1 m,综合误差为2.33 m。该估计值大于沿地表破裂带通过复原变形人工构造物以及变形地层所获得的同震水平缩短量,说明汶川地震在地表造成的水平缩短分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而破裂带附近所观测到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8.
阿尔金山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泥页岩发育,初步证实具有较好的页岩气生成和储集条件,但有利选区不落实,资源潜力不明。通过对研究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页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含气性和保存条件等特征的研究,结合目的层构造和埋深等条件,根据陆相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标准,在阿尔金山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优选出茫崖1号沟、清水河、黑石山和月牙山等4个页岩气有利区,总有效勘查面积为1 692.54 km2。利用含气页岩面积、厚度、密度和含气量等主要参数,评价了有利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其中茫崖1号沟有利区P50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723.05×108 m3,清水河有利区P50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 845.10×108 m3,黑石山有利区P50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99.10×108 m3,月牙山有利区P50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 747.16×108 m3,合计P50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4 514.41×108 m3,总体认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99.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用以往矿井“突水”实例、现象、充水来源、充水条件,对矿坑充水因素进行分析,以预防矿井因充水而产生的淹井和人员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000.
高地震烈度区堆积体边坡动力响应时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考虑到在地震过程中,工程边坡的动安全系数最小值出现在某一瞬间,而用这个值评价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不合适宜。在简单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差异基础上,介绍了地震动力响应时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明确指出了边坡动力稳定分析时应注意的边界条件、材料参数等问题,建立了评价动力稳定性的有限元应力法表达式。基于地震动力时程反应,结合金安桥水电站库岸堆积体边坡工程,用动力有限元计算获得了边坡的动力响应在空间的变化规律(包括动应力和加速度等)和整体稳定性,计算成果合理地评价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