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完整新鲜的花岗岩具有良好的的工程地质性质。但是受水、空气、温度等自然营力的侵蚀、剥蚀、风化作用,花岗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降低较多。使之成为工程建筑困难最大的岩石之一。论文以国道318线二郎山至康定公路改建工程中花岗岩边坡防护为例,分析了沿线花岗岩边坡主要地质特征。并根据岩体风化破碎情况、地质构造、卸荷作用以及表面覆盖层情况等因素,将边坡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各种类型边坡破坏的机理及模式,提出有效的加固防护方法。为处治已产生病害的花岗岩边坡提供科学、有效、经济、合理的加固防护技术。也为今后设计和施工中预防其病害提供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62.
新疆阿尔泰巴利尔斯河一带岩体岩石类型复杂,主要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LA MC ICP MS锆石 U Pb测年结果分别为(3864±28) Ma和(3868±12) Ma。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石SiO2含量为7433%~7670%,里特曼指数为149~204,A/CNK值介于100~107,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Sr、Ti、Nb等和重稀土元素则相对亏损,具较强的负Eu异常(δEu=031~084),表明该岩石为具有富钾、钙碱性、弱过铝质特征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综合研究认为,巴利尔斯河一带岩体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弧构造环境,是古亚洲洋向北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上侵就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63.
从城市供水系统的关键元素出发,通过系统网络拓扑分析,构建了"水源—水厂—分区用户"三层供水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基于此拓扑结构和兼顾整个供水系统的社会效益和供水成本两个调度目标,建立城市供水系统的多水源联合供水优化调度模型;利用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并给出最佳均衡解的选择规则;将该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的天津市供水系统.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天津市不同来水丰枯组合情景下多种水源的合理分配,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均衡社会效益与供水成本的详细供水方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供水系统存在的工程问题,可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如最不利典型年来水情景下,总可供水量(14.73亿m3)大于天津市总需水量(13.77亿m3),但由于供水工程能力限制,特定供水规则下推荐的社会效益与供水成本折中方案的缺水量为2.44亿m3、总供水成本为32.6亿元.  相似文献   
64.
“2013·7·21”杭州湾北岸短时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斌  范晓红  盛文斌  潘士雄  范玉芬 《气象》2015,41(7):842-851
利用FY 2E卫星的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以及基于WRF模式的5 km全程同化数据,对2013年7月21日杭州湾北岸短时大暴雨天气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对流性暴雨发生与近地面西南偏西气流和东南偏东气流的辐合作用密切相关,湖州东部地区由局地热对流引起的偏西气流出流增强了嘉兴西部地区的偏西气流强度,从而触发两股气流间的辐合扰动并产生对流运动,当对流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对流层低层出现了下沉气流,其中一部分气流向东契入近地面的偏东气流内,致使此处的辐合抬升运动加强,从而在对流层中层形成了新的垂直上升运动。此外,在对流性暴雨发生前0~3 km的环境风垂直切变较小,导致这次短时大暴雨过程中强对流单体的维持时间较短。暴雨区附近的近地面存在较为浅薄的中性或稳定层结,其上相对位温垂直递减明显,大气层结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65.
利用广西自动气象站资料及钦州市各部门台风灾情资料,对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给钦州市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台风影响期间的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矿床是世界上少见的金铜钴组合,位于新疆阿尔曼太金、铜、铁、铬成矿带,主要赋存于泥盆纪中基性火山岩及后期侵位的石炭系闪长岩中。矿区韧脆性剪切变形强烈,矿化蚀变发育,主要为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矿体主要分布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玄武岩和闪长岩中的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硅化带中。矿体呈脉状、似层状和不规则状。矿床处于航磁异常和Au、Cu、Ag、Mo、Cr、Ni、Co等元素组成的化探异常中,异常带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对矿床勘查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本文研究了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找矿方法,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以期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秃杉人工林速生阶段的碳库与碳吸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速生阶段(11 a生)秃杉人工林的碳库与碳吸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不同器官碳素含量为429.9~511.5 g/kg,各器官碳素含量排列顺序为树皮>树枝>树干>树根>树叶.草本层、灌木层和凋落物层平均碳素含量分别为452.9、407.7 g/kg和430.7 g/kg.土壤(0~80 cm)碳素含量为16.71 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层次土壤碳素含量逐渐减少.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为172.49 t/hm2,其中乔木层为39.06t/hm2,占生态系统碳库的20.92%;灌草层为0.20 t/hm2,占0.12%;凋落物层为0.98 t/hm2,占0.57%;土壤层为135.22 t/hm2,占78.39%.秃杉各器官的碳库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库也最大,占乔木层碳库的52.06%.速生阶段秃杉林年净生产力为8.62 t/(hm2·a),碳素年净固定量为4.06 t/(hm2·a).  相似文献   
68.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以2005年5月至9月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实测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胡杨树干液流的日变化表现为昼夜区别明显,7:30左右,液流开始启动,然后迅速上升,在10:30左右达到峰值,并在小幅度波动中维持到下午20:00左右。夜间,胡杨树干液流较弱。对不同月份典型天胡杨树干液流的实验分析表明,胡杨在5月初液流比较弱,5月中下旬液流逐渐增强,6月增强到较高的水平。7—9月胡杨液流都很强劲,其中9月典型天的液流最为强劲,胡杨树干液流季节变化与胡杨物候密切相关。分析胡杨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胡杨树干液流和气象因子的关系密切,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胡杨液流流量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H)>气温(Ta)>风速(S)。  相似文献   
69.
采用相关分析与调和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数字化以来的体应变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不同台站观测资料变化特征。结合钻孔柱状图和仪器运行状况,分析了M_2波潮汐因子、气压和水位回归系数与岩性和井孔特性的关系,讨论在安装过程中提高体应变仪观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0.
广东罗浮山断裂早期韧性变形、晚期脆性变形的特征已有定论,前人多对其变形期次做过定性研究。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罗浮山断裂的活动期次,通过对其韧性剪切带内白云母单矿物进行40Ar-39Ar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其坪年龄为135.08±0.61 Ma,结果表明:广东罗浮山断裂于早白垩世存在一期重要韧性剪切变形事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其活动期次共分为4个阶段:中侏罗世逆冲韧性剪切变形期、早白垩世逆冲韧性剪切变形期、晚白垩世脆性正断、硅化作用期和古近纪—第四纪硅化作用、持续脆性正断变形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