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丽江盆地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研究发现: 冰雪消融加剧、融水增加, 漾弓江流域径流量明显上升; 高海拔冰雪区消融期提前, 春季径流增加明显; 高海拔冰雪区的径流输出对漾弓江流域水量平衡的贡献量逐年增加, 体现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冰雪区对整个流域水循环的重要性.对海螺沟流域实测气象水文资料的分析也表明, 气候变暖背景下, 该流域冰雪区水量输出也逐年上升.两流域高海拔区输出水量的剧烈增加, 明显响应了气候变暖, 表明了流域水循环的加速, 这必然将对区域的发展和资源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2.
73.
河西走廊地带旅游营销策划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也是甘肃旅游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走廊内旅游资源丰富,品味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基础.然而,近年旅游发展比起东部旅游产业发达地区差距十分明显.目前,如何通过河西走廊旅游营销策划战略,提升河西走廊旅游整体形象,构建旅游精品片区,是关系甘肃省旅游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该文在河西旅游资源宏观性评价及现实必要性分析基础上,完善并充实了河西走廊旅游形象定位,最后提出了河西走廊旅游营销策划思路,具体如下:(1)实施整合旅游营销战略,提升河西旅游整体形象;(2)创建文化产业精品工程,促使旅游形象对外传播;(3)完善河西旅游信息系统,推进旅游要素联动发展;(4)运用多种旅游营销媒介,推广河西旅游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74.
横断山区典型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龙雪山发育着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的典型海洋型冰川。基于2008-2013年共5个物质平衡年观测数据,对玉龙雪山规模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物质平衡特征进行分析,为评估横断山区气候和冰川变化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008-2013年白水1号冰川物质平衡最大值仅为-907 mm w.e.,最小值则达到-1872 mm w.e.。2008年冰川平衡线高度为4972 m,2009-2013年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近乎消失。白水1号冰川积累期主要集中于10月至次年5月,6-9月为强消融期,积累量几乎为零,消融量占全年80%,属冬春季积累型冰川。2008-2009、2011-2012和2012-2013年平均物质平衡梯度为1230 mm w.e. (100 m)-1,消融期物质平衡梯度小于年物质平衡梯度,消融期初与消融期末物质平衡梯度小于100 mm w.e.(100 m)-1。  相似文献   
75.
中国西部山岳冰川MIS3b冰进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横断山的沙鲁里山、祁连山东段的冷龙岭、天山西段托木尔峰南麓的阿特奥依纳克河流域等3个地区7个研究点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开展了深入研究,应用ESR测年技术在7个研究点特定的地貌部位共获得12个对应于MIS3(56~36 ka BP)的测年结果,且年龄基本上都对应于MIS3b(54~44 kaBP).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并对MIS3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MIS3强大的季风环流带来的丰富降水与MIS3b冷阶段的组合是川西高原的沙鲁里山与祁连山东段冷龙岭MIS3b冰进的主要原因,而天山西段阿特奥依纳克河流域MIS3b冰进则是不稳定的西风波动带来的丰富降水所致.这3个地区沉积有该次冰进的冰碛物.  相似文献   
76.
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雪坑环境记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水1号冰川是亚欧大陆纬度位置最低的冰川,冰川区90%的降水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运用多种方法对该区雪坑化学的季节性特征分析表明,2006年5月7日采集的两雪坑主要是2005年夏季风期和2005~2006年度非夏季风期的积雪积累;夏季风期积雪中远源物质主要是随季风环流而来的海盐气溶胶及其沿途工、农业区的污染物质,非夏季风期主要是源自印度塔尔沙漠以及中亚和西亚地区的粉尘;季风期和非季风期(2005~2006年度)间积雪化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两雪坑季风期间积雪化学特征的不同主要反映了不同海拔消融强度和淋溶过程的差异,非季风期间的不同主要反映了局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山谷风携带的地壳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2016年7月15号在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表面布设了16根花杆(stakes),建立了冰川运动速率观测网;用TrimbleGeoXT型手持差分GPS对花杆位置坐标进行测量,获取了2016年7月-10月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花杆的观测数据,并分析其表面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冰川运动速度方面,横剖面上由主流线附近向两侧变小;纵剖面上由末端到冰川粒雪盆逐渐减小,与一般山岳冰川的运动规律不同;冰川运动方向上,速度矢量大多沿主流线向下运动或者稍微偏离主流线一定方向;冰川的运动速度与冰川的消融速度变化不同步,相比之下运动速度的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强烈发育的冰裂隙分隔了两侧的冰体,影响了冰川的整体运动方式,使该冰川的运动方式较为特殊。冰川末端退缩速度不断加快且退缩趋势将持续。  相似文献   
78.
青藏高原北部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测定了青藏高原北部13个地点101份草本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 结果发现, 植物叶片δ13C值的分布范围在-29.2‰~-23.8‰之间, 平均值约为-26.89‰, 明显低于全球高海拔植物叶片δ13C值(-2.6‰) ; 而植物叶片δ13C值随海拔和经、纬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它同类报道相似:随着海拔的升高和经、纬度的降低, 植物叶片δ13C值呈现升高趋势. 叶片δ13C值也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壤含水量越高, 土壤温度越低, 植物叶片δ13C值越小, 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具统计学意义. 初步分析表明, 大气压力 (CO2分压)和温度的协同变化导致了叶片δ13C值随着海拔变化的分布格局, 而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是引起叶片δ13C值的经、纬度效应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9.
太白山第四纪冰碛物特征与冰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晚更新世早期(Q_3~1)和晚期(Q_8~3),太白山主峰八仙台先后发生过两次冰川作用,即三爷海冰期和太白冰期。其中太白冰期又可划分为早太白和晚太白两个副冰期。经人工剖面证实的三道不同时期的侧碛垄分别与上述冰期相对应。各种冰蚀地貌都受到该区构造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80.
The humidity effect, namely the marked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ble isotopic ratio in precipitation and the dew-point deficit ATd in the atmosphere, is put forward firstl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δ18O in precipitation and ATd are analyzed for the Urumqi and Kunming stations, which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δ18O and △Td exhibi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tations, their humidity effect is notabl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its confidence level of the humidity effect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amount effect at Kunming, showing the marked influence of the humidity conditions in the atmosphere on stable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 Using a kinetic model for stable isotopic fraction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mean monthly temperature at 500 hPa at Kunming, the variations of the δ18O in condensate in cloud are simulated. A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simu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