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修正了文献[1]给出的两个公式和计算机程序中的个别错误,并根据文献[1]利用层状介质中的位错理论及其与相应重力变化的关系[2,5],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矩形位错面在不同尺度、倾向、埋深和位错的情况下有不同取向、量值的重力异常变化。此外,还对唐山地震、共和地震的重力资料作了几个测点的计算以探索地震物理前兆场空间和强度分布的复杂性。结果表明,断层错动引起的重力变化在空间、强度上的分布是十分复杂的。它是位错地表形变和地下层界面形变效应共同作用的产物,既可以是正异常,也可以是负异常。位错源的几何条件、埋深条件、位错方向和量值等对重力的空间、强度分布和范围有较强的影响。这就说明对于地震与重力异常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要考虑一次地震特定条件的影响。本研究也为我们理解其它地震前兆物理场的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2.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当地居民对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的响应。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输水与自己、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希望继续输水的人数比例达到82%以上; 90%以上的被调查者赞同生态输水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至少76%的家庭收入在输水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当地居民对输水后生态环境变化感知的明显程度与输水的持续时间相吻合;90%以上的当地居民对生态输水的效益给予高度的肯定和期望, 97%左右的被调查者有强烈愿望实现长期输水。问卷调查的民意结果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居民的环境意识增强了,体现出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的明显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3.
目前,新的教育理念已在大多数地理教师的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地理已越来越成为学生爱听、爱学的一门课。然而,在课堂上却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过度”现象,颇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4.
塔里木盆地东部盆山耦合与区带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塔里木盆地演化受控于板块构造旋回的发展:(1)离散期,塔里木板块从超大陆裂解,塔东地区形成南华纪—震旦纪裂谷盆地;(2)漂移期,塔里木板块漂移—热沉降,形成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及台地型油气系统,发育古隆起和坡折带油气区带;(3)聚合期,塔里木板块及周缘形成盆—山转换,但在塔东地区缺失二叠系—三叠系层序;(4)大陆旋回期,塔里木盆地在侏罗纪时呈现为造山后伸展,形成裂陷盆地,新生代开始陆内造山,形成盆—山耦合,塔东属走滑—前陆盆地,形成造山型油气系统,发育逆冲—褶皱型及走滑—褶皱型油气区带。  相似文献   
195.
盆山耦合与前陆盆地成藏区带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经济全球化导致油气勘探全球化,板块学说在理论上提供全球油气勘探基础,亚洲大陆与北美大陆盆山体系在实践上提供全球油气勘探经验。盆山耦合体系存在3类造山带与3类前陆盆地即:(1)俯冲造山带与弧后前陆盆地;(2)碰撞造山带与周缘前陆盆地;(3)陆内造山带与陆内前陆盆地。前陆盆地成藏区带勘探中,在空间上应将造山带前麓褶皱—冲断带层与前陆盆地作为统一应变场,在时间上应将前冲断作用沉积层序,同冲断作用沉积层序和后冲断作用沉积层序作为整体来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196.
本文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内岳普湖县贫困人口的分布与贫困户的基本特点,分析了致贫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提出了8项扶贫措施,旨在探讨干旱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97.
黄骅坳陷中新生代构造负反转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泽成  刘和甫 《地球科学》1998,23(3):289-293
黄骅坳陷在中生代经历了印支运动和燕册运动Ⅱ幕的褶皱-冲断作用,以及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的伸展作用。这种由挤压构造体制到伸展构造体制的构造反转,属于负横行反转,它具有先存冲断层的重新活动,且沿断层面向下滑动,形成梨式正断层的特征。由于构造负反转作用,造成了前第三系分布和构造格局相对复杂的面貌,负反转构造在现今地震剖面上难以发现。从构造负反转作用与油气关系看,应重视隆起部位(多为二级构造单元)的古炭-二叠  相似文献   
198.
如所周知,寒武纪海生动物群几乎包括了与下古生代晚期动物群同样丰富的种类,而在前寒武纪地层中几乎没有生物化石,这种情况曾引起查尔斯·达尔文的注意,他在“物种起源”一书里在以“关于在已知最低含有化石的岩层中相近种群的突然出现”为题的专门章节中谈到这件事。  相似文献   
199.
1924年谢家荣在调查鄂东南地质时于大冶灰岩底部的一层黄色页岩中找到了Pseudomonotis, Gastrioceras Liui, G, zitteli等化石,定其时代为二叠—三叠纪,此层黄色页岩即后来所称之保安页岩。但其时代问题一直未获解决,有人主张划入上二叠纪,但也有人主张划入下三叠纪。  相似文献   
200.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主要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构造上属中央隆起的巴楚断隆东北部和北部坳陷的阿瓦提凹陷南部。文章详细剖析了烃源岩的时代和类型,提出寒武-奥陶系的暗色泥岩、碳酸盐岩和石炭系的暗色泥岩、碳酸盐岩是区内的两套主要烃源岩。在论述了储集条件(7大套好或中等储层)、保存条件(10套Ⅰ类和Ⅱ类盖层)、生储盖组合形成(5套储盖组合)和吐木休克断裂活动(两期重大的冲断活动)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油气藏形成时期主要受控于储盖组合形成期、圈闭形成期和排烃期,因而本区的主要成藏期是二叠纪末和新近纪。据此对研究区的油气远景进行了评价,提出和田河下游断鼻构造带和巴东4井区背冲构造是近期的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