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珠江三角洲是东、西、北三江会合而成的一个冲积大平原.从行政区域上应该包括九个县(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三水、新会、东莞、珠海、宝安)、三个县级市(佛山、江门、石岐)和一个省辖市(广州).面积约达13,512平方公里,占全广东省土地总面积5.9%.虽然珠江三角洲面积不大,但在农业生产上却是一个特殊优异之地.蚕桑、甘蔗、鱼  相似文献   
132.
和田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和田河流域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0年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的年代际以及线性趋势变化。分析表明和田河流域气候演变存在非常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近40年和田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26℃/10a,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其倾向率为1.56mm/10a。20世纪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1999年是近40年来和田河流域最暖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3.
波斯湾油气风云与中国中西部油气开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波斯湾盆地与中国中西部盆地同属特提斯构造域 ,有着类似的演化特征 :早期离散期形成裂谷盆地 ;中期漂移期形成克拉通盆地 ;晚期聚合期形成前陆盆地 ,构成大型叠合盆地。克拉通盆地内同期隆起有利于油气的早期运移富集 ;前陆盆地内褶皱—冲断带发育 ,裂隙常构成良好的储层形成晚期油气藏 ;构造枢纽带常构成油气富集带 ;碳酸盐—蒸发岩层序中孔隙—溶洞—裂缝构成完整的储集—渗滤体系 ,在总体上形成复合油气系统。中国中西部油气勘探新区应重视碳酸盐台地与碎屑重力流盆地之间的枢纽带。  相似文献   
134.
盆地演化与地球动力学旋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和甫 《地学前缘》1997,4(4):233-240
盆地演化受地球演化节律所制约,节律由多层次构城。地球动力学旋回主要有3个级序:1.超级大陆旋回,主要由羽柱构造的地幔对流动力学所控制,产生超级大陆的裂解和拼合,形成全球性同步隆升与沉降的克拉通盆地;2.地槽旋回或造山旋回,主要由板块构造的岩石圈运动学所控制,按威尔逊旋回进展,发育各类盆地和造山带,形成“区域性”穿时开合与“非对称”互补;3.褶皱幕或裂隙幕,主要由地体构造与拆层作用几何学所控制,产生  相似文献   
135.
李峰  甫为民 《云南地质》1996,15(3):239-248
滇西中新生代红层中的改造型铜矿床,在矿物组合上以大量富集黝铜矿族矿物为特色,主要包括砷黝铜矿和黝铜矿,且是矿石中最主要的组分。本文对其物理和化学特征、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指出它们在形成上与岩浆热液作用无关,是热卤水成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6.
七十年代以来,用于渔业捕捞的仪器与装备的发展极为迅速,探鱼仪的机型、性能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自五十年代的电子管,六十年代的晶体管、七十年代的集成电路、八十年代的微处理技术都相继在探鱼仪上获得应用。微处理机及存贮器件的应用使得探鱼仪不但在体积重量等方面有极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使仪器的功能、性能有新的发展,如垂直探鱼仪中的分层扩大、海底锁定扩大、图象在荧光屏上的稳定显示、时间相关、幅度相关、噪音抑制电路等等都成为现实。水声技术和微处理机及彩色显示器相结合产生了彩色探鱼仪—彩色垂直探鱼仪及彩色水平探鱼仪。因此可以说彩色探鱼仪是现代电子技术的结  相似文献   
137.
伸展构造及其反转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和甫 《地学前缘》1995,2(1):113-124
伸展构造的演化主要发生在三个阶段:大陆裂谷阶段、大陆初始漂移和主要漂移阶段。伸展构造发育在不同构造层次:(1)在上地壳中,伸展构造呈现为位于拆离带之上脆性岩块的伸展,其周边为铲式断层、坡坪式断层或多米诺式断层所限;(2)在中地壳中,伸展构造呈现为变质透镜体,被不连续的韧性剪切带所分隔;(3)在下地壳中,伸展构造呈现为扩展变平的韧性流动和岩浆侵位。反转的伸展断层系常表现为冲断层、断弯背斜、生长断展褶皱、顶部塌陷地堑区的突隆构造和半地堑区的鱼叉构造等。  相似文献   
138.
前陆盆地类型及褶皱-冲断层样式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44  
Dickinson正式引入前陆盆地这一术语并提出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两种成因类型。根据中国西北部盆地的构造位置,笔者又提出再生前陆盆地和分割前陆盆地两种类型。按前陆盆地中褶皱-冲断层关系可以分出系列褶皱-冲断层样式:从断弯褶皱、断展褶皱到断滑褶皱。褶皱-冲断层样式的发育决定于最初为应力轨迹所切割的不稳定面,而确定应力轨迹的主要因素是埋藏深度和区域构造作用。因此断滑褶皱大多数发育在地下浅处,而断弯褶皱主要发育在地下较深处。  相似文献   
139.
铲子坪金矿北东向断裂带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能勇  王甫仁 《湖南地质》1995,14(3):159-162
该文根据断裂带的宏观、微观变形特征、区域变质作用及应变分析,提出铲子坪金矿北东向断裂带是一条成生于地壳较深部的韧性剪切带。其变形时的工大致为10Km、温度为:350-450℃、静岩压力为:360-420Mpa。  相似文献   
14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总被引:115,自引:5,他引:115  
本文主要是讨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内裂陷作用及其伸展构造。前者指既裂又陷造成沟、槽的构造作用,是与造山作用相对应的。它所造成的伸展构造也是最长见的构造类型,发育于岩石圈演化的各阶段和各种不同的构造环境中。鉴于中国东部的油、气田和煤田及绝大多数强震都贮存或发生于中、新生代裂陷作用所造成的盆地中,因此对它们的研究无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