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佳木斯-兴凯地块.区内元古宙地(岩)层,包括古元古界东风山岩群和尔站岩群、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和新元古界张广才岭岩群.每个岩群的原岩建造代表了陆内-陆缘拉张环境下的活动型(火山)沉积.由于构造改造,岩层间为总体有序局部无序构造接触.地质关系及同位素测年资料显示,其成岩时代为元古宙.他们总体上呈近南北向分布于佳木斯地块西缘、西侧,明显受佳木斯地块形成-增生演化历程所控制,均属于元古宙期间多次发育的陆内-陆缘裂谷构造环境的活动产物,并相应的配套发育了裂陷槽封闭、陆缘增生及同构造岩浆活动造山等地质构造事件,体现了多次开合、多旋回造山的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802.
付金存  李豫新 《地理科学》2014,34(9):1093-1098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框架,从人口与产业集聚匹配性的视角分析了新疆地区差距形成的微观机制,通过引入内含空间因素的测度指标,对新疆地区差距现状及其演进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疆地区差距是集聚机制作用下人口与产业(进而产出)集聚不匹配的结果,在此机制作用下,新疆地区差距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各梯度之间差距明显,其中第一梯度和第四梯度地区人口与产业集聚的不匹配是新疆地区发展失衡的主要动因。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未来新疆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其特殊区情,先“动钱”、再“动人”,通过集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逐步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03.
联合纹理和光谱特征的高光谱影像多核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高光谱影像“图谱合一”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纹理和光谱特征的高光谱影像多核学习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Gabor滤波器组提取影像的纹理特征,再与原始光谱特征相结合形成新的特征数据,最后采用多核学习方法的MKSVM分类器进行分类。通过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PHI高光谱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分类结果中同质区域内出现的“麻点”现象,同时提高了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804.
华北地区近年来小震群活动频繁, 在有数字波形记录的中强地震相对缺乏的背景下, 小震群发震构造精细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趋势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利用匹配滤波技术对2013年8月22—25日河北蔚县小震群遗漏地震事件进行检测, 并通过地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求解分析此次震群的发震构造. 计算结果显示, 通过互相关扫描检测到18次被地震台网常规分析遗漏的地震, 约为地震目录给出的13次地震事件的1.38倍. 该震群发震构造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 震群活动前期以北东向构造活动为主, 后期地震主要发生在北西向构造, 北西向构造在此次震群活动中地震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北东向构造. 震源机制计算结果显示北西向构造发震机制以正断拉张为主.   相似文献   
805.
伟晶岩矿床示踪造山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国内外伟晶岩及伟晶岩矿床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于伟晶岩矿床在造山过程中的示踪更是知之甚少。但是,与花岗岩和玄武岩可以指示构造演化一样,伟晶岩及其相关矿床同样可以作为构造演化尤其是造山过程的示踪标志。世界上伟晶岩矿床最集中的阿尔泰地区从加里东期到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均有伟晶岩及伟晶岩型矿床形成,并具有从早到晚矿床规模越来越大、元素组合和矿物组合越来越多、伟晶岩分带越来越完善、矿种从加里东期比较单纯的白云母矿床向燕山期超大型综合性矿床演化的规律,主要的成矿阶段发生在各造山运动之后相对宁静的时期。国内外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伟晶岩矿床尤其是规模大、分带性好、矿种多元素全的矿床代表了造山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806.
付晓东  盛谦  张勇慧  冷先伦 《岩土力学》2016,37(4):1171-1178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大规模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耗时太长,其中线性方程组求解耗时可占总计算时间的70%以上,因此,高效的线性方程组解法是重要研究课题。首先,阐述了适用于DDA方法的基于块的行压缩法和基于试验-误差迭代格式的非0位置记录;然后,针对DDA的子矩阵技术,将块雅可比迭代法 (BJ)、预处理的块共轭梯度法 (PCG,包括Jacobi-PCG、SSOR-PCG) 引入DDA方法,重点研究了线性方程组求解过程中的关键运算;最后,通过两个洞室开挖算例,分析了各线性方程组求解算法在DDA中的计算效率。研究表明:与迭代法相比,直解法无法满足大规模工程计算需要;BJ迭代法与块超松弛迭代法(BSOR)的效率差别不大,但明显不如PCG迭代法。因此,建议采用PCG迭代法求解DDA线性方程组,特别是SSOR-PCG值得推广;如果开展并行计算研究,Jacobi-PCG是较好的选择,当刚度矩阵惯性优势明显时,BJ迭代法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807.
东北地区背景噪声的Rayleigh和Love波相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位于东北地区的122个宽频地震台站的18个月记录的三分量连续地震噪声数据,采用互相关方法提取了Rayleigh和Love波经验格林函数,并利用时频自动分析技术获取了相应的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反演频散曲线,获得了Rayleigh和Love波周期为8~35s的二维相速度分布.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相速度的分布存在横向和垂向的不均匀性.短周期的相速度分布同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松辽盆地及山间沉积盆地呈现低速异常,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东部的一些山岭显示高速异常.随着周期的增加,位于中间的松辽盆地变为高低速相间,两侧的造山带呈现低速异常.这种异常的转变,可能是受构造活动或者莫霍面深度的影响.另外,在周期为20~35s频段内,Rayleigh和Love波同一周期的相速度在松辽盆地和位于吉林地区的郯庐断裂带表现不一致,表明可能存在径向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808.
在比较研究常见的多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符合遥感应用的压缩技术.结合海洋遥感L3A 数据产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行程编码的无损压缩算法以及该算法与哈夫曼编码相结合的组合压缩算法,可应用于 MODIS、NOAA、HY 等国内外多种卫星的 L3级原始数据文件的压缩.通过9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它通用的压缩方法或工具相比,具有最小的时空积,即在压缩时间和空间上具一定的综合优势,且更加高效地传输、存储和共享海量的卫星遥感图像或数据  相似文献   
809.
汶川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意青  刘芳  付广裕  赵云峰 《地震》2012,32(2):88-94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平差计算, 系统分析了该区重力场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汶川地震的发生使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向北东运移, 且部分通道受鄂尔多斯陆块的阻隔, 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重力场出现大空间尺度的趋势性显著重力变化; 汶川地震后, 甘、 宁、 陕交界的六盘山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以及之间地区重力场出现显著的非均匀变化, 该地区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10.
一、滴道盛和煤矿九井采区概况滴道盛和煤矿九井位于鸡西煤田北部含煤条带西部,鸡西市滴道区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鸡西市滴道区,距鸡西市270°方向16km。区内有方虎公路、201同道和林密线铁路经过,矿区内铁路专用线通往各地,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