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1.
高精度重力观测是地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在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重力观测仪器的发展现状与分类,然后从重力观测网规模、重力数据处理流程、重力观测结果解释等方面对中日两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地震重力观测研究面对的挑战,力争为后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12.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盐湖区作为试验区,分别筛选出5种优势盐生植物,即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inn.)、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赖草(Leymus secalinus Tzvel.)、毛穗赖草(Leymus paboanus Claus.)、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 C. A. Mey.)作为试验供试种,分别对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和不含根系素土试样进行了室内直接剪切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对比了不含根系素土试样与根-土复合体试样的抗剪强度指标;在此基础上,评价了5种盐生植物根系增强土体抗剪强度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当含水量和密度值分别为29.01%和1.65g/cm3时,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的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值为10.38kPa-19.19kPa,且显著大于素土试样的粘聚力c值5.95kPa,内摩擦角 值未表现出变化规律;(2)相对于不含根系的素土试样,由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得到的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的粘聚力增长幅度分别为16.8%~108.7%、19.2%~113.6%;(3)由直剪试验与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区内5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抗剪强度大小变化顺序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即由大至小依次为:芦苇、海韭菜、赖草、毛穗赖草、无脉苔草、素土。该项研究结果为区内进一步开展盐生植物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13.
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贺兰山炭井沟、插旗沟和中部磁窑堡3个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具有环带结构,大部分锆石Th/U值大于0.4,极少部分小于0.1,表明锆石来源以岩浆为主,变质为次。3个地区锆石年龄分布均有三组年龄峰值: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2 204.3~2 610.1 Ma)、古元古代(1 667~2 171.8 Ma)和晚古生代(245.1~322.6 Ma),这3组年龄分别与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化的基本完成、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三大陆块(阴山陆块、鄂尔多斯陆块和东部陆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拼合以及晚古生代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俯冲而形成的构造岩浆事件相对应。结合锆石年龄对比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得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孔兹岩带和阿拉善地块的变质岩和岩浆岩,其次为华北板块西部基底的岩浆岩和阿拉善地块海西期的岩浆岩。  相似文献   
714.
南天山地区的科克铁克达坂组是保存于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南侧的一套晚志留世地层,总体出露较好,研究其物源区大地造背景对南天山造山带志留纪岩相古地理及构造背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剖面测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及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对科克铁克达坂组物源区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为过渡陆壳源区、隆升基底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715.
付容容  翁望飞 《安徽地质》2022,(4):305-308+324
黄土岭铜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处于下扬子成矿省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内。前期勘查工作揭示本区具有良好的铜矿成矿地质条件,铜矿体品位为0.605%~2.24%。通过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初步查明了黄土岭铜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笔者认为,黄土岭铜矿赋存于西村岩组内,受祁门-三阳断裂控矿作用明显,铜矿化与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等蚀变作用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本文初步总结了岩石地层、围岩蚀变、成矿构造、物化探异常等有效的找矿标志,可为皖南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资源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16.
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岩芯以及测井、地震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的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始新世晚期岩相古地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始新世晚期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5类沉积相和10类沉积亚相.利用钻井...  相似文献   
717.
湖南衡阳盆地沉积相及构造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训  付德荣 《地球学报》1986,8(2):13-36
本文通过湖南衡阳盆地主要地层剖面(主要是白垩系)沉积特征的描述,探讨了盆地内沉积相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并由此来认识盆地内沉积建造的演变过程及由其所反映的盆地构造演化方向。同时,本文还探讨了盆地在燕山阶段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喜马拉雅阶段时期盆地形成以后因挤压而受到改造,形成了一系列逆掩断层和推覆体。盆地今天的面貌是这一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718.
面波层析成像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获取地壳与上地幔地震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结构的地球物理方法.本论文综述了面波层析成像方法的简要历史,阐述了多种常用的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双台法、双平面波法、程函方程法、Helmholtz方程法、背景噪声成像法与直接面波层析成像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双台法的理论与实际使用简单,但该方法要求震源与两个台站需近似位于同一大圆弧路径,在台站较少且记录时间较短的区域,获取的相速度水平分辨率偏低.双平面波法能一定程度克服地震波多路径传播与散射对频散的影响,但其对面波波形数据要求较为严格,且通常适用于区域地震台网.程函方程法和Helmholtz方程法可直接从地震记录同时获取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计算方便快速,无需经过正演与反演过程,但这两种方法要求台站分布密度要高,不适用于台站间距大且分布稀疏的区域.与程函方程法相比,Helmholtz方程法不仅考虑了波形的相位,还利用了其振幅,能获取更准确的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信息.背景噪声成像法的优点是无需震源就可获取高分辨率地壳尺度的成像结果,但通常缺乏长周期面波的信息,难以约束岩石圈深部与软流圈结构.直接面波层析成像法能直接从台站间...  相似文献   
719.
地理环境因素对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丁圣彦  梁国付 《地理研究》2007,26(5):906-915
地理环境因素是引起区域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自1983年以来伊洛河流域洛宁县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森林景观类型总面积呈增加趋势,从1983年的960.34km2增加到1999年的1175.00km2。景观空间动态变化上,森林景观类型转化为非森林景观类型部分主要位于海拔500~1000m的低山区,海拔大于1000m的地区森林景观类型变化较小,而非森林景观类型转化为森林景观类型主要集中在海拔高度小于500m的塬陵区和川涧区。通过建立森林景观类型动态变化与相应高程、坡度、距离居民点中心的远近和与森林边缘距离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与上述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森林景观类型动态变化与上述地理环境因素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20.
稳态地震变形是指由地震引起的、超长时间尺度内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的累加,通过对稳态地震变形的研究,可以研究大地震导致的地球总体震后形变场,有利于分析周边地区对该地震的极限响应.本文首先利用球形地球地震位错理论,计算了日本MW9.0地震在日本列岛和中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稳态水平位移.结果表明,日本MW9.0地震在日本本岛引起的稳态水平位移最大可达到8 m,大体上是同震水平位移的两倍;在中国东北地区产生的稳态水平位移最大值超过0.8 m,在华北地区产生的稳态水平位移最大值为0.5 m左右,是同震水平位移的30~40倍.接着,本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地质资料,建立了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15条主要断裂带的几何与滑动构造模型,然后利用球形地球位错理论计算了日本MW9.0地震在上述断裂带上引起的同震与稳态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该强震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断裂带上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均不超过1 kPa;稳态库仑应力变化显著超过同震结果,但除了依兰—伊通断裂带北段和嫩江断裂带南段的一部分以外,其他断裂带上的稳态库仑应力变化均未超过1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