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   总被引:36,自引:16,他引:20  
祁连山七一冰川观测结果表明, 2001/2002年度和 2002/2003 年度冰川物质平衡分别为-810mm和-316 mm水当量, 冰面出现显著的减薄状态. 和过去的观测结果相比较, 20 世纪 70 年代为较大的正平衡, 年平均为360 mm水当量; 80年代年平均为4 mm水当量, 基本接近零平衡状态. 到近两年亏损强烈, 为所有观测资料中负平衡值最大的年份, 零平衡线也达到最高位置. 物质平衡出现较大的负值和零平衡线位置升高的状况, 强烈反映了祁连山冰川对气候变暖过程的响应. 如果气候变暖趋势继续, 冰川物质平衡负值将增大、冰面减薄和雪线的升高, 冰川将继续呈现萎缩状态.  相似文献   
92.
苏门答腊大地震印度洋震区放气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先介绍了地震形成的模式,以及断层气的观测事实,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震前26个月、震前8 d和震后6个月震区大量气体释放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这种释放是间断性的、不连续的,类似于火山爆发。三次排气的成分也各不相同,第一次是CO;第二次是水汽,属于中地壳低速带气圈;第三次是He、N2、Ar,属于更深部岩石气体,这标志着岩石深部有气体溢出。  相似文献   
93.
在高温下用 x 射线单晶和光学方法采用水热合成的单斜变体的晶体检查了鳞石英的热变化。通过加热和冷却确定了五个相。它们是 MC、OP、OS、OC 和 HP 相,其温度范围分别为从室温到110℃,110—150℃,150—190℃,190—380℃和380℃以上,MC,单斜 Cc.α=18.49.b=4.991,c=25.83.β=117.75°;OP.斜方 P2_12_12_1。α=26.65,b=5.02,c=8.15;OS,测量上具有非整数超级结构的斜方晶体,α=从65变到95.b=5.02,c=8.18;OC,斜方 C222_1.α=8.73.b=5.02,c=8.28,HP,六方 P63/mmc.α=5.05.c=8.28.  相似文献   
94.
正确的依照脉錫矿石的物质成分与可选性关系进行分类,对于含錫多金属矿石可选性方法的研究工作和这些类型矿床、矿石、工艺的評价有很大意义。在知道了某一含錫的矿石类型和这一种类型中可能有那些有价  相似文献   
95.
于冰  张井 《中国煤田地质》1996,8(3):26-28,T001
运用电子显微技术与孔隙结构测试技术,结合孢粉组合分析方法,对云南第三纪浅角褐煤的的孔隙结构特征、成煤植物组成及孢粉组合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将上述结果与特殊植物成因泥炭进行了孔隙结构特征对比,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浅色褐煤的成煤植物及煤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
任伟中  永井哲夫 《岩土力学》1997,18(A08):115-119
讨论了模型试验中各种位移量测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位移量测技术-CCD画像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小块体堆砌成的节理岩体断面模型试验中。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自动化程度高,精度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
采用一系列温和的化学降解法(碱性水解、断醚、断硫和四氧化钌氧化)对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烃源岩的干酪根进行连续的选择性化学降解, 并对不同降解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 结果显示化学降解可以从不可溶的干酪根中释放出大量色质可检测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其中碱性水解产物主要以正构烷烃、脂肪酸和脂肪醇为主; 噻吩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醚键结合在该干酪根结构中的; 断C-S和S-S键得到的产物包括脂肪酸、脂肪醇和一些具高碳数的正构烷烃; 四氧化钌氧化产物则以一元脂肪酸和α, ω -二元脂肪酸为主. 主要降解产物的分布特征表明形成该干酪根的有机质主要以菌藻类来源为主, 后期可能通过硫键和其它方式结合进了少量高等植物来源的有机质. 本研究为深入探讨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来源及古沉积环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
本根据2000年10月至今全省自动站的运行状况和目前技术保障的实际情况,从技术保障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角度出发,围绕自动站技术保障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
受限于地震资料分辨率,基于地震资料描述河流相单期薄砂体储层存在不确定性,一个波形相位多是由两期或者多期砂体反射干涉形成.因此,本文探讨了应用精细波形分类技术识别砂体叠置模式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正演模拟地震波形与井震标定合成记录,重点研究不同砂体叠置情况下的地震波形特征规律,分析波形特征的地质意义,建立叠置砂体与地震之间的响应模式,确定叠置砂体地震波形的精细分类,最终根据不同波形空间展布特征,对叠置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了有效的识别预测.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崖南凹陷崖城组泥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采用ICP-MS对Y1井13个泥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 析,研究表明:(1) 泥岩微量元素中大多数亲陆性元素表现为富集,部分亲海性元素富集,指示了海陆过渡环境,沉积旋 回的周期性发育在微量元素方面留下了证据,表现为U、Th、Ba、Sr等微量元素含量相关参数在垂向上存在的显著变化, 界线较明显,识别出了海侵面及暴露不整合面;(2) 利用Sr/Cu的比值推测研究区崖城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V/(V+Ni)、 Ni/Co比值指示研究区该时期为贫养环境,而高S含量的出现印证了研究区崖城期海侵事件的存在,渐新世琼东南盆地性质 由断陷转化为坳陷,区域海平面处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