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本文叙述了用铀试剂和分光光度计同时测定稀土元素(鑭和钆)和钍的方法。在0.05N硝酸溶液中,只有钍与铀试剂生成有色络合物;当pH值为 7.2时,钍和稀土元素一起与铀试剂形成有色络合物。当钍与稀土元素的重量比介于0.2-10之间时,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2.
云南东部上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地层碳同位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东部上新元古界-下寒武统沉积序列中碳酸盐岩较多,本文研究的三条剖面上厚约500m,包括:东龙潭组、渔户村组及筇竹寺组底部,覆于海相冰水沉积之上,反映了从潮上蒸发至浅水相环境。已获得的δ^13C和δ^18O值显示出较大的变化范围,分别是-7.33~ 2.64(‰)和-14.98~ 0.78(‰)。依靠δ^13C测试,结合岩矿鉴定,发现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岩石成岩作用中有改造现象。显然,δ^13C总的变化范围及变化模式比世界其它地区小,但却包含一个δ^13C负异常,直接位于古生物学上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之下。  相似文献   
163.
断裂带同震温度响应,可在震后钻孔测温中获得并识别,为发震断层摩擦特性与发震机制等基础研究提供了非常独特的思路和有效手段.集集、汶川及日本东北大地震后,实施了台湾车笼埔断层钻探项目(TCDP)、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和日本海沟快速钻探计划(JFAST).钻孔测温结果表明:滑移面上下5~20m范围内存在温度正异常,这是同震摩擦生热所致,该机制已被广泛认识和接受;同时,距滑移面20~60m范围内也存在明显的温度负异常,但其成因机制几乎还未被真正关注和认识.虽然温度负异常峰值只有正异常峰值的1/4~1/3,但温度负异常分布范围却是正异常分布范围的3~4倍,即正、负温度异常区对应的总能量基本相当.因此,断裂带震后钻孔测温中的负异常及其成因不容忽视.在详细分析几种可能的同震温度负异常机制后(如岩层热物性分布差异、流体运移、表面自由能增大及同震应力释放),发现能在理论、实验及野外观测上都得到支撑的普适性机制只有同震应力释放.这可能是断裂带震后温度负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