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在系统梳理扎达盆地、尼泊尔Thakkhola半地堑盆地、吉隆—沃马盆地、乌郁盆地磁性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古地磁年代所代表的地质事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认为藏南及邻区各近南北向裂谷盆地自形成以来均发育2次明显的沉积变动事件, 第一次为距今10.6~8.1 Ma期间各盆地分别开始接受沉积, 第二次为距今3.5~2.0 Ma各湖盆的连续消亡; 总结高原的气候变化可以发现, 高原在距今约8 Ma及3 Ma左右也有明显的2次气候变化, 即沉积事件与气候变化事件在时间上具有近同时性。扎达盆地、吉隆—沃马盆地、达涕盆地三趾马化石的时代都处于距今7.0~6.5 Ma之间, 也具有近同时性。结合高原的整体演化, 认为其可能在距今10.6~8.1 Ma、3.5~2.0 Ma发生了2期比较强烈的隆升运动。同时, 分析指出了青藏高原南部及邻区晚新生代盆地磁性地层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并对今后青藏高原南部及邻区地区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2.
对龙滩电站水库黔西南州淹没区及其周围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后可知,具有大气污染程度低、水资源丰富、气候优越多样化、地形独特、土壤肥沃等自然优势。同时,也有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特别是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和城镇发展与环境污染需很好解决,而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等。最后提出了淹没区及其周围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3.
巧家地处小江断裂带与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相交地带, 地质构造复杂, 断裂与地震活动频繁, 崩滑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分析, 在小江断裂带巧家段东侧识别出一处巨型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平面形态为筲箕形, 堆积体长5.5 km, 宽9 km, 平均厚度约250 m, 预测体积达到约 10亿m3。古滑坡后缘为典型的圈椅状地貌, 两侧边界多沿基岩地层中的次级断层发育, 并在地表呈阶梯式的台阶状地形。堆积体的岩性主要由二叠系阳新组灰岩组成, 局部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 多具碎裂-松散结构。整体上看, 该滑坡体风化强烈, 中前部发育大型纵向冲沟, 暗示形成时代较老。综合分析认为, 巧家古滑坡成因极可能是由于小江断裂带强烈左旋走滑作用下, 导致巧家东侧山地发生持续性的构造抬升, 并在巨大地震活动触发下形成。关于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在未来的大地震活动背景下, 是否可能导致古巨型滑坡复活, 或该区是否还存在发生类似巨型地震滑坡的风险等问题, 显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4.
贵州西部Pt、Pd异常源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贵州西部水系沉积物中的Pt、Pd异常为研究对象,选择REE、Pt、Pd和CaO、TFe2O3作为地球化学示踪指标,对贵州西部水系沉积物的物源组成和土壤的成壤母岩进行示踪探讨,表明:(1)龙场地区土壤的成壤母岩为峨后山古武岩;(2)水系沉积物中的物质来源系由古武岩的风化产物和土壤构成,水系沉积物中的Pt、Pd异常是对古武岩中Pt、Pd高背景的继承和浓缩富集;(3)对分布在灰岩区的水系沉积物物质来源的REE地球化学示踪研究和野外地质观察,发现尽管有些样品分布在灰岩区,但其物质来源仍由古武岩风化产物构成,表明未风化剥蚀前为古武岩覆盖。对红岩地区的水系沉积物物源示踪发现,该区水系沉积物中含有热液活动和基性—超基性岩体的信息,推测该区存在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5.
岩体硬性结构面精测及量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场硬性结构面精测方法以及在精测资料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结构间距、条款、迹长等基本要素的量化及可视化显示,分析了结构面基本要素获取过程中有关切割单元长度和切线间距的确定、结构在分布较少及存在大量缓倾结构面时结构面间距的计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6.
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中小比例尺全色航空影像分类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试验表明模糊分类技术是一种较好的航空影像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7.
148.
识别地下水动态地震前兆异常,必须根据观测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的多年动态特征,影响水位的干扰因素及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大同6.1级地震前,河北省地下水网中万全、雄县、完县三口井存在水位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49.
把一种粘弹性弯矩理论应用到菲律宾海板块的消减板块。该板块在相对于岛弧南部的九州-琉球消减带北端急剧弯曲。在安芸滩、伊予滩和丰后水道,即九州和四国岛之间海域之下,该板块剖面图上的板块边界表现为一个圆弧状的岛弧,这已由10余年的微震分布所证实。基于这种几何形状估算了弹性弯矩,应用麦克斯威尔粘弹理论折算了这里由于粘滞性引起的形变。抗弯强度太大,以致于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于板块的反向浮力。这里我们假设,水平压力是由大地测量已检测到广延地面运动的九州北部火山地区伴随上涌岩浆的扩展地幔流所引起。我们估计的使板块弯曲的均匀压力σ为72MPa,估计时取如下模型常数作为标准:板块的厚度h为30km,板块的杨氏模量E为1.8×10~5MPa,泊松比ν=0.27,板块开始消减的平均消逝时间t=1.9×10~6a,粘弹性板块的时间常数τ为3.0×10~5a,与周围大气相比板块的超密度△ρ=0.06×10~3kg/m~3。在板块上部的闭锁部分附近地震活动性最高,这里毁灭性的地震频频发生。2001年芸予M6.4地震就是其中之一,且发生在这条活跃地震带的东端。该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正断层型,和这个地震活动地区的大多数小震震源机制结果相似。我们认为这个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弯曲力。  相似文献   
150.
乾安县的二年观测表明 ,环境干旱与农业干旱有不同的特点。蒸散量是计算环境干旱程度的关键 ,也是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部分 ,准确测量蒸散量可以定量评估环境干旱。掌握蒸散量随植被、农业措施的变化规律可以人为控制环境干旱的发展 ,但控制能力是有限的 ,极限值可能相当于几十毫米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