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1篇 |
免费 | 213篇 |
国内免费 | 2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7篇 |
大气科学 | 102篇 |
地球物理 | 117篇 |
地质学 | 696篇 |
海洋学 | 99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122篇 |
自然地理 | 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6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193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今年9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了1963年年会。会议期间共宣读了119篇论文,其中属固体地球物理方面的有22篇;空间物理方面24篇;勘探地球物理方面73篇。这些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地球物理各学科的发展,已从学习和利用国外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2.
73.
赣南天门山-红桃岭钨锡矿田成岩成矿时代精细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素有“世界钨都”美誉的赣南产有密集的与花岗岩类侵入体密切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然而,目前对钨锡成矿和花岗岩成岩年龄还缺乏很好的约束。本文以天门山-红桃岭钨锡矿田为对象,在详细的矿田地质调查和典型矿床解剖基础之上,采用高精度测年技术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利用锆石SHRIMPU-Pb法,分别获得天门山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和红桃岭黑云母花岗岩体成岩年龄分别为151.8±2.9Ma(n=14,MSWD=1.3)和151.4±3.1Ma(n=11,MSWD=0.34);利用辉钼矿Re-Os等时线法,分别获得牛岭内带石英脉型和樟斗外带石英脉型钨矿成矿年龄分别为154.9±4.1~154.6±9.7Ma和149.1±7.1Ma(n=6,MSWD=1.3)。可见,本区钨矿床成矿和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成岩年龄限定在晚侏罗世,对应于区域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钨成矿与花岗岩成岩基本不存在时差。 相似文献
74.
华夏陆块从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推覆与伸展构造的叠加。文中对华夏陆块闽西南仙亭、曲斗等地区/矿区附近及井下所采集的含有机质页岩样品进行实验测试,分析了有机质参数、矿物组成及赋气孔隙参数,将对中国华夏陆块闽西南二叠系页岩的储层特征研究及页岩气勘探前景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TOC残余碳分析实验、荧光显微镜及显微镜光度计实验等,认为闽西南二叠系页岩含碳量中等,为0.15%~2.71%;有机质成熟度高,为3.51%~4.33%。(2)储层矿物组成方面,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进行全岩分析,结果显示黏土矿物占38.2%~49.6%,含量较高,主要为伊利石,含少量的绿泥石、蒙皂石;常见非黏土矿物主要为石英,均占45%以上;钾长石和斜长石含量较少,占1%~2.3%。(3)储层孔渗性方面:有效孔隙度为0.3%~11.4%,渗透率为(0.006 5~0.987)×10-3μm2;利用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等对纳米级孔隙进行分析,认为部分小孔(2~50 nm)的孔容、比表面积较大,其次为微孔(小于2 nm)和大孔(大于50 nm)。此外,累计比表面积和累计孔容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纳米孔隙累计比表面积、累计孔容与孔径之间的关系表明,闽西南二叠系页岩气主要赋存于微孔和小于10 nm的小孔中。依照页岩储层评价标准,闽西南二叠系海陆交互相页岩在有机质丰富、有机质成熟度、页岩厚度、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等方面符合页岩气开发最低标准,具有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5.
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产出地层的
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安尼期罗平生物群产出地层的沉积环境,从云南罗平地区关岭组二段大凹子精测剖面采集50件样品进行了主量、稀土、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灰岩样品的K、Na含量较低,Mg/Ca比值也较低,反映罗平地区在中三叠世安尼期为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Sr/Ba比值(1.22~68.96,平均值为24.35)较高,m值(=100×MgO/Al2O3)为27.22~27400,平均值达到1432,稀土元素较低的Y/Ho比值,表现出平缓或者微弱的LREE亏损,以及与近岸河口沉积物相似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指示其属于近岸的碳酸盐台地内部盆地沉积。从剖面底部到顶部,Al、K、V、Ti和P等元素含量以及Co/Ti、Ni/Ti比值具有多个变化旋回,反映海平面升降变化频繁,总体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平面相对上升活动。所有样品的V/(V+Ni)、V/Cr、Ni/Co、U/Th等元素比值、δU、lg(Ce/Ce*)等参数值都较高,反映沉积水体为相对低能、缺氧的环境。氧化还原敏感元素V、U、Co、Ni、Zn和Cr等呈现出锯齿状曲线特征,表明水体并不完全处于缺氧环境,而是随着海平面周期性升降活动,底部水体表现为间歇性缺氧。结合地球化学及地层学资料,认为中三叠世安尼期罗平地区处于温暖潮湿、还原、低能的离岸较近台内盆地,这一时期海平面升降频繁,底部水体为间歇性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76.
冠状动脉数字图像造影(CCTA)是一种有效的无创评估冠脉血管狭窄等病变情况的成像技术,对CCTA的自动筛查评估依赖于冠脉管腔的高精度分割。为探索能够分割出高质量的冠脉官腔的算法,本文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分割实验以及基于中心线先验信息结合CCTA灰度特征的冠脉管腔分割实验,其中基于深度学习回归方法的Polar1DMLP模型能够结合中心线先验信息得到较好的分割效果。基于公开数据集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Evaluation Framework中的78组冠脉截段数据进行训练与验证,在16段数据的验证集上得到MSD(mean surface distance)为0.169 mm,DICE为0.796。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以中心线为导向信息的Polar1DMLP模型能够较好地整合血管CCTA灰度特征,回归出较为准确的冠脉血管内壁管腔轮廓半径,得到较为平滑的冠脉管腔表面模型,本方法有着较大的潜力以及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77.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江西龙南地区表层土壤Se平均含量为0.34 mg/kg,总体足硒,局部富硒,且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处于安全水平。异常查证结果表明,富含硒的基岩是富硒土壤分布的控制因素。在研究区发现天然富硒水稻、富硒大豆优质农产品,其中大豆的富硒率达100%。土壤中有效Se与总Se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总Se含量增大可增加有效Se量;有效Se与阳离子交换量(CEC)、N、P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土壤中粘土矿物及有机质对Se有较强的吸附、络合作用,且土壤中有效Se主要以亚硒酸盐形式存在。水稻、大豆中Se的生物富集系数均与土壤Se、N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K2O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8.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都是涉及土地资源的质量调查与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两项成果的整合研究,是当前数据共享与学科间数据交叉融合的必然趋势。笔者将两项成果有机结合,分别从数据独立性、成果实用性、科学性等角度出发,对两项成果分别采用基于两项成果数据的叠加法、综合法和基于两项调查数据的因素法进行数据整合方法探讨,并以吉林省前郭县为研究区,对整合成果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合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两项成果数据的叠加法可以保持成果各自的独立性;基于两项成果数据的综合法易于表达,但过于强调经验;基于两项调查数据的因素法物理意义明确,但理论支撑不足。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