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53篇
地球物理   275篇
地质学   588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探明气候变化下干旱半干旱地区湿草甸参考作物蒸散发(ET0)影响因子,使用FAO 56 P-M模型对科尔沁湿草甸ET0进行模拟,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通过通径分析及指标敏感性分析对ET0的影响因子进行辨识。结果表明:(1)小时尺度模拟精度最高,日尺度次之,月尺度较差,小时尺度上晴、阴、雨3种天气条件下模拟效果不同,晴天最优,阴雨天较差。(2)ET0年内变化呈单峰曲线状,生长季明显高于非生长季,集中在3—10月,占全年89.79%。生长季典型晴天ET0逐小时分布特征遵循倒“U”单峰型变化规律。(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ET0的通径系数以及对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E的总贡献均表现为VPD(饱和水汽压差) > Tmin(最低气温) > Rn(冠层表面净辐射)>u2(2 m高度风速),即VPD为影响ET0最重要的因子;指标敏感性分析中,在去除VPD后引起的E变化最大,说明ET0VPD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u2TminRn。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利用1951~1987年286个网格点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场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分析了春季西北太平洋(不含南海)热带气旋与海温场和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前期太平洋海温场与春季热带气旋生成数有显著的相关,并以前一年夏季和前期冬季更为明显。影响春季热带气旋生成的太平洋海温场主要有两个关键区,一个位于赤道东太平洋,为负相关:一个位于北太平洋中部,为正相关。文中还从海温对大气环流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春季热带气旋活动特多年与特少年前期及同期500hPa大气环流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后利用逐步回归方法作了春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长期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63.
文章报道了一批新的海底底水温度(BWT)数据,其中南海(SCS)158个站位、东印度洋(EIO)30个站位及西太平洋(WPO)37个站位。基于这批新的BWT数据,获得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底水温度与水深经验关系,可为地球物理和物理海洋提供准确、可靠的海底温度边界。这将有助于海底油气资源调查与评估。同时,这批实测数据表明:1)水深超过3500m的海域,其底水温度在南海约为2.47℃,比东印度洋(~1.34℃)和西太平洋(~1.60℃)稍微偏高。这与大洋传送带模式所预测的情况比较吻合。该模式认为:低温高盐的海水,从北大西洋格陵兰岛和冰岛附近海域下沉到深层,然后向南流动,再与南极洲周围海域的低温高盐海水一同向北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而南海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热带边缘海,其内部海水与印度洋和菲律宾海交换有限,导致海水温度整体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2)台西南盆地水深在2700~3000m的部分站位,其底水温高达约3.00℃,明显高于其周边同水深海域底水温度(平均值约为2.33℃)。这可能是台西南盆地海底水热活动导致的结果。3)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水深超过4800m海域,底水温度随着水压增大稍有升高,其升高率分别为10.6mK·MPa~(-1)和12.0mK·MPa~(-1)。这与理论估算的深层底水绝热压力温度梯度范围较为吻合。这也意味着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深层底水,主要由绝热自压作用导致其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64.
新一代区域海-气-浪耦合台风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调制机理研究",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联合国家海洋局的相关单位,通过实施近海台风的外场观测科学试验、加强台风边界层(特别是海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诊断分析及参数化方案等的研究,建立并改进了台风强度预报的海-气-浪耦合预报模式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台风强度的集合预报技术,在历史典型台风个例和2016-2017年台汛期的业务化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报性能。  相似文献   
65.
文章通过断面法调查分析了儋州海域海花岛沿岸、南华墟沿岸和磷枪石岛沿岸造礁石珊瑚的种类组成与群落分布,结果表明:儋州海域造礁石珊瑚共有12科25属55种,相较于此前的研究增加了10个种,优势种为斯氏角孔珊瑚、澄黄滨珊瑚、柱角孔珊瑚;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急剧下降,由2012年的42.92%下降至现在的22.24%,降幅高至48.18%;造礁石珊瑚死亡率高居不下,长期维持在35%左右;初级群落以团块状造礁石珊瑚为优势种的趋势愈发明显,且单一绝对优势种的情况频繁出现,说明该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群落退化演替,分析认为这种破坏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66.
The 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also known as Wukong in China,which was launched on 2015 December 17,is a new high energy cosmic ray and γ-ray satellite-borne observatory.One of the main scientific goals of DAMPE is to observe Ge V-Te V high energy γ-rays with accurate energy,angular and time resolution,to indirectly search for dark matter particles and for the study of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Due to the comparatively higher fluxes of charged cosmic rays with respect to γ-rays,it is challenging to identify γ-rays with sufficiently high efficiency,minimizing the amount of charged cosmic ray contamination.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a method to identify γ-rays in DAMPE data based 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s,using the powerful electromagnetic/hadronic shower discrimination provided by the calorimeter and the veto detection of charged particles provided by the plastic scintillation detector.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show that after this selection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and protons that contaminate the selected γ-ray events at~10 Ge V amounts to less than 1% of the selected sample.Finally,we use flight data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by highlighting known γ-ray sources in the sky and by reconstructing preliminary light curves of the Geminga pulsar.  相似文献   
67.
Nonlinear force-free magnetic field(NLFFF) extrapolation based on the observed pho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to obtain the coronal magnetic field nowadays.However, raw photospheric magnetograms contain magnetic forces and small-scale noises, and fail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force-free assumption of NLFFF models. The procedure for removing the forces and noises in observed data is called pre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preprocessing code of Jiang Feng to spherical coordinates for a full sphere. We first smooth the observed data with Gaussian smoothing, and then split the smoothed magnetic field into a potential field and a non-potential field.The potential part is computed by a numerical potential field model, and the non-potential part is preprocessed using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o minimize the magnetic forces and magnetic torques. Applying the code to synoptic charts of the vector magnetic field from SDO/HMI, we find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oises and forc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ta for a better input which will be used for NLFFF extrapolations applied to the global corona.  相似文献   
68.
Shao  Ting  Qin  Chuanjie  Duan  Huiguo  Yuan  Dengyue  Wen  Zhengyong  Wang  Jun  Ge  Fanglan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18,36(6):2358-2367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Shifting the feeding time for fish from daytime to nighttime could alter their digestive behavior, disturb their metabolism, and may affect immune-related...  相似文献   
69.
基于器件模拟仿真,设计了一种1.5 μm波长InGaAsP-InP晶体管激光器材料外延结构. 其多量子阱有源区置于基区非对称波导中. 仿真结果显示该外延结构能够获得较好的光场限制和侧向电流限制. 对该材料MOCVD生长研究表明,基极重掺杂接触层中Zn2+扩散将导致量子阱严重退化. 通过对其扩散过程的模拟仿真,采用平均掺杂浓度为1×1018 cm-3的梯度掺杂,有效地抑制了Zn2+向量子阱区的扩散. 所获得的外延材料在  相似文献   
70.
刘辉  吴勃英  鄂鹏  段萍 《海洋学报》2010,32(10):7203-7208
ATON是20世纪90年代新提出的一种Hall推力器设计方案,其中的缓冲区是ATON新采用的一种结构.本文对缓冲区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附加电源提高缓冲区预电离率的方法.并采用PIC(Particle-in-cell)粒子模拟方法对这种设计方式的等离子体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缓冲区内的附加电压,能够有效地提高缓冲区预电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