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7篇
  免费   925篇
  国内免费   1070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1136篇
地球物理   1402篇
地质学   2309篇
海洋学   427篇
天文学   271篇
综合类   474篇
自然地理   60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71.
1994年2月16日共和5.8级地震短临预报实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东  马文静 《地震》1995,(1):20-28
本文真实地再了1994年2月16日青海共和5.8级地震前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及对该地震的短临预报过程,同时系统地分析了前兆异常在时间,空间及种数上的分布特征。指出,在有一定前兆监测能力的地区,对一些较大地震作出一定的或成功的短临预报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372.
姚清林  马宗晋 《地震》1995,(2):117-124
为了探讨小区域内地震活动的时间规律。本文在中国大陆选择了11个地点分析其从远古至公元1990年间的破坏性地震(M≥4 3/4)的活动性。因而发现小区的地震活动规律主要表现于以大震为代表的地震活动分期上,破坏性地震的频率、集中程度与阶段性变化上,以及与所在地震区地震活动期的关系上,不同小区的地震活动特征有共性,有类型区别,更有各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73.
陇南山区斜坡重力地质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地质构造、地层、地貌、气侯和植被五位一体叠加脆弱带的陇南地区是我国主要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斜坡重力地质作用区之一。本文简述了斜坡重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和类型,着重分析了其垂直分带性、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阶段性、继承性和共生性等作用特征,揭示了斜坡重力地质作用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374.
简要介绍了空军气象中心投入业务使用的《空军有限区域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概况、采用的主要技术,检验评分结果,最后给出了天气学个例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375.
冻土蠕变过程中结构的CT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CT为非破坏的持续检测和定量描述不同实验条件下试样的内部结构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这一手段观测分析了冻土蠕变过程结构的变化情况,认为冻土蠕变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微裂隙、颗粒集合体的破坏以及其它结构缺陷的增生与扩展,制约着土结构的强化与弱化作用,控制着蠕变过程的形态特征,同时还给出了CT值与物密度和含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76.
地震活动性的细胞自动机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二维平面设计了一个模拟地震活动性的细胞自动机模型,分析了模拟地震离列的活动性,并探讨了强震前场兆和源兆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模型的地震序列很好地反映了实际地震的丛集特性、幂律关系和空间转移概率的稳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77.
天水地区大地电磁测量及深部电性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水地区的大地电磁测量结果表明,在43km左右的深度上普遍存在高导层,这可能是壳幔过渡带的反映。岩石圈厚度大约95-110km。在天水太京附近可能存在一条大型近东西向地壳-岩石圈构造带,在秦安以北的叶堡和陇城附近可能也存在一条近南北向的大型地壳-岩石圈构造带,它们都是不同构造单元的分界线。1654年天水8级大震可能与深部热异常引起的热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378.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杏垣 《地质科学》1987,(2):113-125
本文是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的节要。它对我国现今活动着或在新生代活动过的地质和地球物理作用过程作了综合概括,重点是板内现象,并从板块构造作用基本过程上对它们加以解释。 中国的岩石圈很不均匀。其动力学涉及8个活动亚板块和有关的17个构造块体的性质、它们的相对运动和构造应力场、以及新构造变形的特征。阐明了我国岩石圈现今运动和变形  相似文献   
379.
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铀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该法可定量地分析预测区的地质信息,综合多种成矿因素的作用,以达到分析预测区成矿远景的目的。其步骤是:将整个预测区划分为若干子区单元,作为评判对象;根据预测区的特殊性及地质成矿过程的一般性,确定出影响成矿的主要因素,组成评判因素集;计算每个子区单元在每个因素上对“成矿”的隶属度,确定评判矩阵;选用加权平均等3个评判函数,用二次评判的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到评判结果,最后对评判结果择优,划分出三级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80.
We have compared the Haicheng foreshock sequence with several earthquake swarms which occurred in its neighborhoo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s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For the most part, the events occurred within a few kilometers of each other. The focal mechanisms are comparatively stable.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swarms in which the variations of focal mechanisms are quite obvious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the largest event of the sequence, which would allow it to be recognized as a swarm.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warms whose focal mechanisms are no less stable throughout the sequence compared to the Haicheng foreshock sequence. This feature could thus not be used to identify a foreshock sequence.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foreshocks and swarms are quite similar in some cases. This is again not a definite criterion for identifying foreshocks, but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Thus, no definite criterion for identifying foreshock sequences has been found. However, some earthquake swarms may be recognized in their later stage.Finally, we introduced a magnitude sequence with gaps which can be used to see whether a large event is still forthcoming. This method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methods) could be used in areas prone to large earthquakes, immediately before a large event, to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of a large event. We also report that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ll the sequences showed a 12-hour recurrence pattern that corresponded with the earth tides, indicating that tidal forces might be influencing foreshocks and earthquake swarm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