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32篇
  免费   18523篇
  国内免费   42864篇
测绘学   2865篇
大气科学   21597篇
地球物理   12659篇
地质学   34958篇
海洋学   15996篇
天文学   938篇
综合类   4502篇
自然地理   2504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802篇
  2020年   1980篇
  2019年   5401篇
  2018年   5646篇
  2017年   5368篇
  2016年   5477篇
  2015年   4792篇
  2014年   4261篇
  2013年   4844篇
  2012年   4552篇
  2011年   4365篇
  2010年   4296篇
  2009年   3622篇
  2008年   2908篇
  2007年   2918篇
  2006年   2552篇
  2005年   2461篇
  2004年   2767篇
  2003年   2518篇
  2002年   2246篇
  2001年   2047篇
  2000年   1709篇
  1999年   1829篇
  1998年   1899篇
  1997年   1949篇
  1996年   1513篇
  1995年   1452篇
  1994年   1312篇
  1993年   1251篇
  1992年   1049篇
  1991年   809篇
  1990年   737篇
  1989年   627篇
  1988年   535篇
  1987年   412篇
  1986年   335篇
  1985年   260篇
  1984年   298篇
  1983年   170篇
  1982年   212篇
  1981年   145篇
  1980年   114篇
  1979年   113篇
  1978年   48篇
  1977年   44篇
  1971年   53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Background  

The origin of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issolved As concentrations in shallow aquifers of the Bengal Basin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To address this, we compare here transects of simultaneously-collected groundwater and aquifer solids perpendicular to the banks of the Hooghly River in Chakdaha, India, and the Old Brahmaputra River in Araihazar, Bangladesh.  相似文献   
958.
大别山是中国东部中朝大陆板块与扬子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具有薄皮构造的性质。组成两个碰撞大陆之间的滑脱(冲断剪切)带的岩石就是碰撞混杂岩组合。大别山由于剥露较深,仰冲壳楔完全被剥蚀,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出露,识别出碰撞混杂岩组合是对大别山进行几何分析的必要步骤。大别山碰撞混杂岩组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条带状片麻岩-超镁铁岩组合,南部为云母斜长片麻岩-榴辉岩组合,这两个组合的大部分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宏观的"碎斑结构"和混杂作用。罗田穹隆是造山过程中早期形成的双冲式背斜,最后在造山晚期因东西向缩短的叠加而形成穹隆。  相似文献   
959.
高地震区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对高地震区一实际重大工程的公路隧道洞口段结构进行了抗震计算,得到了衬砌结构各控制点的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合成地震波条件下,衬砌墙脚、拱腰为抗震薄弱位置;结构的加速度波形与输入波形相似;这些结果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部Ш区块原油或油砂抽提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或油砂抽提物中25-降藿烷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井区或同一口井不同深度(层位)的原油25-降藿烷的相对含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表明其所遭受的生物降解程度有所差异,沿构造带从南到北,同一油层中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增强,比如位于构造北部(构造部位相对较高)的永1井、永3井侏罗系原油25-降藿烷丰度较高,表明生物降解比较明显,而位于南部(构造低部位)的永6井白垩系和侏罗系油层中的原油均无明显的生物降解现象;同一口井随深度增大生物降解作用将弱,如永2井浅部白垩系油层的原油降解较严重,而深部西山窑组的原油降解作用则不明显.根据原油生物降解的特征,结合车-莫古隆起调整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影响,讨论了原油生物降解差异分布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