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85篇 |
免费 | 3697篇 |
国内免费 | 249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40篇 |
大气科学 | 2894篇 |
地球物理 | 3052篇 |
地质学 | 6642篇 |
海洋学 | 1782篇 |
天文学 | 547篇 |
综合类 | 1241篇 |
自然地理 | 13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295篇 |
2023年 | 392篇 |
2022年 | 686篇 |
2021年 | 732篇 |
2020年 | 691篇 |
2019年 | 667篇 |
2018年 | 733篇 |
2017年 | 715篇 |
2016年 | 795篇 |
2015年 | 663篇 |
2014年 | 773篇 |
2013年 | 770篇 |
2012年 | 706篇 |
2011年 | 734篇 |
2010年 | 830篇 |
2009年 | 744篇 |
2008年 | 688篇 |
2007年 | 652篇 |
2006年 | 592篇 |
2005年 | 499篇 |
2004年 | 368篇 |
2003年 | 393篇 |
2002年 | 383篇 |
2001年 | 348篇 |
2000年 | 400篇 |
1999年 | 503篇 |
1998年 | 418篇 |
1997年 | 439篇 |
1996年 | 379篇 |
1995年 | 326篇 |
1994年 | 285篇 |
1993年 | 211篇 |
1992年 | 192篇 |
1991年 | 140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70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6篇 |
1958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断陷盆地中极为发育的一种沉积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平原组合、扇三角洲前缘组合和前三角洲沉积构成,可识别出9种成因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盆缘断裂产状等因素控制可划分出退积型、加积型、前积型、陡坡型和缓坡型5种扇三角洲类型。位于扇三角洲平原的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及其位于扇三角洲前缘的与之有成因联系的水下分流河口坝、洪水型重力流砂体等物性好,可以构成优质储层。含油性勘探成果亦证实各主力油层段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及分流间湾区,小部分位于扇三角洲平原区。受埋藏深度和成岩场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主力油层段的物性与岩性相关性各异。因此,应用沉积体系分布与油气聚集规律挖掘剩余油层及进行远景区预测是有效的与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通过1∶5万区调填图(1988~1990),笔者将蛤蟆塘盆地白垩纪地层划分为大拉子组、富兴屯砾岩、龙井组。其中大拉子组下部为山麓冲积扇沉积,上部为湖相沉积;富兴屯砾岩为河流—扇三角洲相沉积;龙井组为浅盆广湖相沉积,其中产有Nigerestheriasp等化石,属早白垩世,与延吉盆地等有明显时代差异,具有穿时性。 相似文献
74.
75.
Competition within the marine microalgae over the polar dark period in the Greenland Sea of high Arcti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With the onset of winter, polar marine microalgae would have faced total darkness for aperiod of up to 6 months. A natural autumn community of Arctic sea ice microalgae was collected fordark survival experiments from the Greenland Sea during the ARKTIS-XI/2 Expedition of RV Po-larstern in October 1995. After a dark period of 161 days, species dominance in the algal assemblagehave changed from initially pennate diatoms to small phytoflagellates (<20μm). Over the entire darkperiod, the mean algal growth rate was-0.01 d~(-1). Nearly all diatom species had negative growthrates, while phytoflagellate abundance increased. Resting spore formation during the dark period was ob-served in less than 4.5% of all cells and only for dinoflagellates and the diatom Chaetoceros spp. We as-sume that facultative heterotrophy and energy storage are the main processes enabling survival during thedark Arctic winter. After an increase in light intensity, microalgal cells reacted with fast growth withindays. Phytoffa 相似文献
76.
77.
78.
主要研究了以多种富镁矿物为原料,制备适合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新型镁质膨胀材料,用以补偿大坝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收缩。通过在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浆体中,外掺不同比例的新型镁质膨胀材料和传统MgO膨胀剂,研究水泥浆体压蒸膨胀率的变化规律以及40℃水中长龄期养护膨胀率的变化过程及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膨胀材料掺量的增加,膨胀率相应增加。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膨胀率相应增大,到120d左右,膨胀趋于平缓。粉煤灰对传统MgO膨胀剂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新型镁质膨胀材料能很好的改善抑制作用,从而满足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剖面、土壤汞气和岩石剖面的测量,结合重新编制的丁家山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对丁家山矿区深部和外围进行成矿预测。结果表明,丁家山矿区外围土壤中Hg、Ag、Au等元素异常和土壤壤中汞气、热释汞异常明显。异常与下伏侵入的燕山期岩脉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侵入及其成矿(矿化)作用是元素成晕的主导机制。将丁家山矿区与城门山矿区对比,认为丁家山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应注意在丁家山矿区外围志留系砂岩中寻找银金矿化,在其深部(-500~-1000m)寻找以钼(铜)矿化为主的矿体。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