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1篇
  免费   1942篇
  国内免费   2668篇
测绘学   759篇
大气科学   2296篇
地球物理   2472篇
地质学   5538篇
海洋学   1210篇
天文学   428篇
综合类   962篇
自然地理   118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469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563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587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1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从技术上和工艺上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合理性,论证了海水制盐工艺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实现海水制盐工艺改革的各种设计方案。它对我国的海水制盐工业的发展将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南极冰藻是南大洋碳流和能量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低温、低光照和高盐度对类囊体膜光系统的伤害必将影响冰藻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从而影响冰藻的正常生长繁殖.事实上,冰藻为了能够在这寒冷骤变的环境中生存、繁衍,类囊体膜光系统在生理、代谢和遗传上进行了复杂的适应性改变,冰藻在低光照条件下保持很高的光合效率.因此研究南极冰藻类囊体膜光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综述了南极冰藻类囊体膜光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了解南极冰藻光系统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3.
广西地区文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研究广西的山口、北海、犀牛角、东兴的文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筛选的60个引物中,23个呈阳性反应,其中10个引物可产生105条稳定、清晰的带。山口、北海、犀牛角、东兴的文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995,0.2039,0.1773,0.1936;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86.32%,90.63%,81.05%,88.00%,4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50~0.070之间,相邻种群的遗传差距较小。除犀牛角种群以外,其它3个种群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4.
西沙礁序列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西沙群岛西琛一井330m以上井段的149块岩心标本,用美国2-G型超导磁力仪进行了古地磁测定,获得了一个从更新世至中新世晚期包括布容,松山,高斯和吉尔伯特四个极性时及若干亚极性的磁性地层柱,为礁序列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5.
应用U37^K和δ^18O重建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水古温度和海平面变化,U37^K-SST沉积记录表现了冰期/间冰期模式.U37^K-SST在冰后期23.3-26.9℃;末次盛冰期22.2-23.8℃.末次盛冰期时古温度比目前平均低4.7℃,南海北部季节性温差冰后期在4.5-7.0℃;末次盛冰期在7.0-9.0℃,远远超过同一纬度太平洋季节温差.末次冰期以来在气候降温的同时,伴有海平面下降,气候的冷暖交替对海平面变化具有决定性的控制意义.  相似文献   
126.
1 .IntroductionThe submarine pipeline is a commonfacility widely usedfor offshore oil and gastransport . Whena pipeline is installed on a seabed and not buried,unsupportedspans may exist insomelocations ,es-peciallyinthe uneven zones of the seabed.The spa…  相似文献   
127.
复杂网络河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复杂网络河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本文建立了其特征矩阵及由Newton-Raphson格式表述的隐式圣-维南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经输入边界条件及解方程组,可得到不同各支段上,下游端点上的水位和流量值。  相似文献   
128.
福建红树林上钻孔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戚民  周时强 《台湾海峡》1996,15(3):305-309
福建红树林上的钻孔动物共发现了5种,其中软体动物的龙骨节铠船蛆Bankia carinata、裂铠船蛆Teredo manni和甲壳动物的光背团水虱Sphaeroma retrolaevis是破坏红树林的主要的钻孔动物。钻孔动物钻凿红树茎的基部和裸露的根部,垂直分布受潮汐水位制约,在红树林区的纵深分布与水流畅通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9.
1993年11月~1994年1月用简单的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多管藻中分 离纯化了R-藻红蛋白和从钝顶螺旋藻中纯化了C-藻蓝蛋白,它们的纯度(指可见 光部分的最大吸收与 280nm处吸收值之比)可分别达到 6(R-藻红蛋白)和 5. 5(C- 藻蓝蛋白)。由于不同藻种的同种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不同,所以应用凯氏定 氮法并结合可见光的吸收值测定了上述两种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钝顶螺旋 藻C-藻蓝蛋白为1.853 × 106mol-1cm-1(620nm),多管藻R-藻红蛋白为1.796 × 106mol-1cm-1(498nm),为藻胆蛋白的浓度测定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0.
南沙群岛海域构造地层及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实验2”号调查船1987—1991年测得的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论述了南沙群岛海域的构造层划分、时代属性与分布发育特征。提出本区自白垩纪中期以来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两个裂谷作用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