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8篇 |
免费 | 715篇 |
国内免费 | 4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7篇 |
大气科学 | 429篇 |
地球物理 | 478篇 |
地质学 | 1518篇 |
海洋学 | 356篇 |
天文学 | 118篇 |
综合类 | 195篇 |
自然地理 | 3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03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129篇 |
2012年 | 112篇 |
2011年 | 143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52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26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东濮凹陷低渗致密储层的沉积-成岩特征表现为砂层薄、粒度细、沉积非均质性显著;埋藏深度大于3700m,压实作用、晚期自生伊利石-绿泥石和二氧化硅胶结作用强。储层具有小孔极细喉孔隙结构,表面积大,渗透率对围压的敏感性强,地下真实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介于10% --3--3μm 2.研究认为,东濮凹陷致密砂岩气藏大多产出于盆地次级深洼陷中,具有高压水溶气的成因机制,这是由储层的低渗性、较高的毛细管准数、高束缚水饱和度和高温-高压以及充足-近源的天然气供给等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2.
一次无地面冷空气触发的西南涡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7日重庆西部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西南涡的演变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配合下,产生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西南涡和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的西进北抬为水汽的输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西南涡的最强盛期,垂直螺旋度的大值中心位置和强弱变化与低涡及强降雨的位置和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在此次过程中虽然无地面冷空气的触发,但由于高层较强的冷平流形成的干冷盖和低层的暖湿气流与强烈的上升运动的极佳配合,使得强对流天气得以发生,高层的干侵入成为此次过程的触发动力;(4)西南低涡上空的不同高度上不同强度的干侵入效应,使得高层高位涡下传,而高层高位涡区的下传和中低层高位涡区的加强,导致西南低涡的气旋性环流加强,降水增强. 相似文献
113.
114.
理查逊数和晴空颠簸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切变气流中重力内波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判别晴空颠是否发生的临界Ri数随波长,层结稳定度和基本气流变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预报业务中用Ri〈0.25作为预报晴空的指标易出现空报。 相似文献
115.
116.
结构单元分析法(Architectural-Element Analysis)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古代河流沉积研究.本文首次根据钻孔资料分析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5~1+2砂层组河流沉积的结构单元.该段5~1+2砂层组岩石类型简单,可分为11个岩相类型.根据界面特征、岩相组合、内部几何形态、外部几何形态和垂向剖面特征等划分出6个结构单元:河道滞流沉积(CHL)、侧向加积砂坝(LA)、天然堤(LV)、决口扇(CS)、决口水道(CR)和洪泛平原细粒(FF).其中洪泛平原细粒(FF)、决口扇(CS)和侧向加积砂坝(LA)结构单元最为发育,其次是天然堤(LV)和决口水道(CR)结构单元,而河道滞流沉积(CHL)结构单元则不甚发育.决口扇(CS)结构单元是馆陶组上段砂体发育的主要单元之一,且富含油气资源.因此,进一步加强决口扇的研究对油气资源的勘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7.
以浙江沿海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重金属有效结合态与沉积环境、矿物组成和人为排放等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沿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积累数量,呈现出潮汐河口沉积物>沿海沉积物>强潮汐河口沉积物的趋势,这反映了不同沉积类型对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差异;重金属的有效结合态,总体上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的顺序存在,但是不同的重金属或同种重金属在不同的采点,主要有效结合态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不仅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性质、沉积环境和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组成有关,更受到重金属污染物的人为排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菜田施肥(化肥)对地下水氮污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研究菜田施肥(化肥)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进行了2个土柱模拟菜田施肥(化肥)残存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土柱中化肥残存量的72.08%和47.44%从渗出水中流出.依据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分为3个可能阶段:第1阶段,化肥中的NH+4被土壤吸附,并交换出土壤中的K++Na+,Ca2+和Mg2+,使之进入渗出水中;第2阶段,为硝化作用增强的阶段,表现为土柱渗出水中NO-3的质量浓度比注入水有大幅度增加;第3阶段,为硝化作用强度减弱的阶段,表现为渗出水中NO-3的质量浓度比注入水增加的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9.
120.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5个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为晚杜内中期至巴什基尔期,小海子组地层时代为巴什基尔末期至莫斯科早期。岩石类型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还有膏盐岩,并夹薄层火山碎屑岩。沉积相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组合,包括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6种相和12种亚相及33种微相。晚泥盆世东河塘期至石炭纪发生过4次较大的海侵,海侵范围由下而上逐渐增大,至晚石炭世小海子期海侵规模最大。东河塘期开始海侵,海水由西而东侵入,此时周缘碎屑物质供应充分,主要为无障壁海岸和障壁海岸沉积,西南缘为浅海相沉积。巴楚期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源向北或北东方向退却,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急剧减少,形成了一套富含生屑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中期海侵规模比巴楚期更大,海水深度加大,西部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其余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晚期和小海子期海侵达最大,向东扩展,大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东部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塔北大部分地区缺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