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585篇
测绘学   197篇
大气科学   436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1429篇
海洋学   328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3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基于TM影像的闽江口湿地信息提取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GIS和RS技术,利用1986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影像,提取获得了这两期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空间信息,根据分形理论中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物理意义,揭示了闽江河口湿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986~2002年间,闽江河口区有大量湿地转变为非湿地,总体上看,各湿地类型斑块的形状较为复杂,稳定性差,并且未来有加快演变的趋势.福州市在实施"东扩南进"的城市发展战略过程中对湿地资源的直接占用,是导致闽江口湿地减少,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今后在闽江南、北港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湿地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972.
南海东沙西南海域冷泉碳酸盐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忠  杨华平  黄奇瑜  颜文  陆钧 《现代地质》2008,22(3):382-389
海底冷泉流体或自生碳酸盐沉积可为碳氢化合物(主要指常规油气或天然气水合物)、冷泉生物群落的调查和研究提供有利线索。对东沙群岛海区、神狐海区和ODP184-1146钻孔碳酸盐沉积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海区碳酸盐岩的岩性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存在明显差异。东沙群岛海区和神狐海区的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如TFe、A l2O3、TiO2、K2O、Na2O、MnO、P2O5等不同,表明它们可能分别受到了粘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影响。在神狐海区至少发生了一次冷泉流体活动,形成了早晚两期冷泉碳酸盐岩,而在东沙群岛海区发生了至少3次冷泉流体活动,形成了多期冷泉碳酸盐岩,反映了这两个海区碳酸盐沉积的甲烷成因不同,且形成环境也受不同的因素控制。研究揭示,在东沙群岛南部海区可能发育热成因甲烷汇聚的天然气水合物,其海底可能存在冷泉生物群落,这为东沙西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和冷泉生物群落的进一步寻找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3.
库布齐沙漠HDPE网和植物纤维网沙障防沙试验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区建立HDPE网和植物纤维网工程沙障试验区,采用MetOne 014A/024A型8通道风速仪、8方位集沙仪、风蚀插钎,观测试验沙障影响下的风速、输沙量和地表侵蚀堆积,对比分析不同规格HDPE网、植物纤维网方格沙障和HDPE网前沿高立式阻沙沙障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1)一定孔隙度(50%)的方格沙障中心风速垂直变化幅度与变化规律,仅与沙障平面规格和高度(h)密切相关,与试验材料基本无关。相同平面规格的方格沙障,高度(h)大者降风效应显著;相同高度的方格沙障,小规格降风效应较为显著;(2)试验沙障及其防沙体系对风沙流输沙产生明显影响,相近地貌部位,5.0m×5.0m(h=100cm)植物纤维网方格中心输沙量远小于1.0m×1.0m(h=20cm)HDPE网方格和流动沙丘区,大规格高立式沙障固沙效应优于小规格低立式沙障;(3)试验沙障的地表侵蚀堆积状态仅与沙障规格有关,沙障材料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4.
China has witnessed unprecedented growth of its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hey function as a sort of urban quasi-public good, university campuses generate a variety of externalities within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including their impacts on adjacent housing market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Nanjing, China, this study attempts to quantif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campuses and housing markets in China and to help policymakers, planners, and community members better understand campus–community relationships more generally. The study yield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university campuses have been capitalized into the housing prices of their neighboring communities in Nanjing. Second, in the proximate communities, university campus spillover benefits involve trade-offs with the amenity values of other public goods. Third, campus capitalization effects vary across different tiers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we offer several policy implications, key among which are that policymakers need to acknowledge and rationally distribute the potential spillover benefits of the campus to multiple stakeholders; campus and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should be planned synergistically to optimiz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fully engaged with their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to maximize mutu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975.
库布齐沙漠110MW光伏基地次生风沙危害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释光伏设施干扰下沙质地表侵蚀堆积的动力机制,在库布齐沙漠110MW光伏电站选取2个断面,利用MetOne 014A/024A型自动风速仪,同步观测了光伏板前后不同位置20、50、100、200cm高度的1min平均风速,分析了光伏板干扰下流场格局变异及其与地表蚀积态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光伏设施强烈干扰流场格局,产生流场分异区:板下集流加速区、板前板后遇阻减速区、板面抬升区和板间恢复区,但光伏基地上风向边缘区域与腹地的流场分布格局存在显著差异;(2)空间流场特征区发育程度所指示的动力分布与地面侵蚀堆积态势基本对应;(3)植被可有效增大地面粗糙度,降低0~50cm近地表过境风速,减缓地表蚀积过程的发生与加剧;(4)光伏板下的集流加速和板前板后的反向涡旋,是塑造地表风蚀沟(坑)及积沙带发育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976.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马家沟组成藏期次和天然气运移方向与断裂活动的相关性,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的测定以及热力学PVT模拟方法对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储层的岩心样品进行了成分、温度和压力的测定与恢复.结果表明:构造裂缝脉体中充填的矿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镁矿;脉体中共有4类流体包裹体,分别为富甲烷气体包裹体、含CO2富甲烷气体包裹体、含甲烷盐水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这4类流体包裹体均存在于方解石脉体中;构造裂缝脉体和溶孔中含甲烷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130.1~179.6 ℃之间,与含甲烷流体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12.3~173.3 ℃.结合生排烃史和埋藏史,证明早白垩世是马家沟组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期.沿断裂分布的各井的捕获压力和压力系数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早白垩世的构造运动在北东向的断层中产生大量构造裂缝,为天然气的运移提供了通道,证明含甲烷的流体沿北东向断裂运移并充注成藏.   相似文献   
977.
钟善锦  董蕙青  郑永骏 《气象》2005,31(1):59-62
应用数值预报与动态统计预报相结合的集成预报技术方法,将城市大气污染数值预报(CAPPS)模式、动态统计模式、Sybase数据库、网页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广西城市空气污染预报系统,形成了流畅的集资料传输交换、预报模式运算、预报制作与发布于一体的气象系统和环保系统预报会商的综合业务工作平台,在广西气象台同时对南宁、桂林和北海的城市空气污染做出预报。将近两年的业务实践应用表明,所建立的空气污染预报系统性能稳定、技术成熟、自动化程度和预报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978.
广州市37℃以上酷热天气形势及相关要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黄忠  熊亚丽  林良勋 《气象》2005,31(7):24-27
对1951年以来广州市出现的37℃以上的酷热天气的形势特征和广州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发现这类天气多发生在地面气压场西北高东南低的形势之下,与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活动关系密切,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广州附近多数情况下出现下沉气流。结果还表明,广州地面和低空吹偏北气流更易出现酷热天气,酷热天气还与前期的气温和降水等要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79.
广西夏季对流云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波  陈博杰  钟小英 《气象》2005,31(7):62-67
利用广西93个站的10年地面雨量资料和南宁714SD雷达资料,分析了广西夏季对流云降水的分布特征和物理特征。从分布特征看,广西夏季对流云降水分布不均匀,具有随地域、时间、昼夜而变化的特征。采用雷达回波资料计算、分析了夏季对流云的回波特征、降水规律,并计算了Z-I关系。  相似文献   
980.
黄晓林  奎中 《探矿工程》2013,40(7):93-96
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改进后的GDZ-300L型钻机动力头托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论证其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利用软件中的Design-Xplorer VT多目标优化模块对托架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各板件厚度对托架的等效应力、质量大小的影响,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得出一组最优方案,达到节省结构耗材,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