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59篇
  免费   21024篇
  国内免费   45538篇
测绘学   3869篇
大气科学   24002篇
地球物理   16876篇
地质学   44175篇
海洋学   17617篇
天文学   1802篇
综合类   6464篇
自然地理   4616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682篇
  2022年   1408篇
  2021年   1864篇
  2020年   2827篇
  2019年   6174篇
  2018年   6571篇
  2017年   6235篇
  2016年   6471篇
  2015年   5483篇
  2014年   5322篇
  2013年   5838篇
  2012年   5484篇
  2011年   5332篇
  2010年   5106篇
  2009年   4507篇
  2008年   3691篇
  2007年   3707篇
  2006年   3253篇
  2005年   3179篇
  2004年   3237篇
  2003年   2972篇
  2002年   2703篇
  2001年   2470篇
  2000年   2216篇
  1999年   2541篇
  1998年   2430篇
  1997年   2499篇
  1996年   2091篇
  1995年   1952篇
  1994年   1701篇
  1993年   1596篇
  1992年   1306篇
  1991年   1004篇
  1990年   915篇
  1989年   733篇
  1988年   645篇
  1987年   491篇
  1986年   414篇
  1985年   323篇
  1984年   325篇
  1983年   203篇
  1982年   232篇
  1981年   160篇
  1980年   145篇
  1979年   134篇
  1978年   62篇
  1977年   52篇
  1971年   54篇
  1970年   4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煤岩对压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士诚  牟善波  张劲  王雷 《地质学报》2008,82(10):1444-1449
煤层中一般都伴有煤层气,通过压裂可以将煤层气释放出来,一方面能够获得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煤田的安全开采。煤岩层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压裂中应用的实验评价方法及结论应具有特殊性,本文主要针对煤层气井的煤岩层压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进行实验评价研究。实验表明,与砂岩地层不同,煤岩的硬度较小,压裂中支撑剂嵌入情况较严重;煤岩易破碎,碎屑颗粒充填到支撑剂中;同时支撑剂存在破碎及吸附伤害等,多种作用导致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降低。实验中,以煤岩层闭合压力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实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闭合压力下,铺砂浓度、支撑剂粒径、支撑剂种类及组合的选择、支撑剂颗粒的破碎与嵌入、压裂液残渣等因素对煤岩层导流能力的影响。本文的实验结论为,嵌入对煤岩层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伤害很大,加大铺砂浓度、采用低破碎率支撑剂、降低压裂液伤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层裂缝的导流能力,但影响程度随闭合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对今后煤层气的开发及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A new experimental calibration was undertaken in this study to get a more reliable sphalerite-galena sulfur isotope geothermomet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elected in study we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natural hydrothermal solution. The high-precision SF6 method was used in sulfur isotope analyses. The obtained calibration curve for sulfur isotope fractionation between sphalerite and galena can be expressed with the equation 10001nαSp-Gn= 0.74×106T-2+0.08.  相似文献   
993.
994.
赵希涛  魏乐军 《地球学报》2020,41(1):91-105
在上文阐明"五江一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及各节点具体径流量要比"红旗河工程"构想少得多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前人资料和成果,进一步阐述这些河流的径流量,在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与洪水特征,及其对跨流域调水量的制约作用。研究表明:"五江一河"在11月到翌年4月,径流量只占全年总径流量的12.09%~21.84%,月均只有2.01%~3.64%,为冬、春季枯水期。其径流量只比拟调水比例20%或21%的月均值1.67%或1.75%略多。如此之少的水量,只能维系流域内的生态、生产及生活用水,而不能跨流域调水。何况"红旗河"中、下游在冬季结冰期也难以进行调水。每年6月份到9月份的4个月,"五江一河"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3.3%~88.3%,甚至8月份的月径流量可达全年总径流量的17.8%~29.6%,属于汛期。根据径流量的实际数据,一年当中可供调水时间段只有丰水与平水期的6个月或汛期的3~4个月,要比"红旗河工程"构想的全年调水的时间大大缩短。在可资跨流域调水的每年5—10月份的时间窗口中,如果按原构想的月均调水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1.67%(按20%计)或1.75%(按21%计)进行调水,则"五江一河"的年调水总量仅为153.25×10^8m^3(按20%计)或161.50×10^8m^3(按21%计)。仅为原构想调水量600亿m^3的1/4,充其量不足27%。在丰水与平水期的6个月中实现年径流量20%或21%的年调水比例,就意味将月调水比例从占年径流量的1.67%或1.75%增加为3.33%或3.50%。这样,"五江一河"的年调水总量可达到306.50×10^8m^3或323.00×10^8 m^3。此调水方案,导致调水河道截面积或工程规模增加一倍,但调水量也只有原构想的大约一半或至多54%。如果将调水目标强行设定为600亿m^3,那么"五江一河"的调水比例将提高到占年径流量的27.1%(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展前),或除金沙江和雅砻江之外的其它调水河流的39.0%(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完成后),"红旗河"的建设规模势必大大增加,这也意味着工程难度大大增加,意味着工程建设与运行成本大大增加,意味着洪水、地震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五江一河"实际可调水量比"红旗河"构想严重减少,使人不禁会对"红旗河"工程立论的科学基础和科学依据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95.
藏北商旭造山型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复理石中,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呈透镜体状、脉状,或者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以自然金为主,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特征明显。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矿区的构造、围岩蚀变、矿物、地球化学异常等可作为找矿标志。野外地质调查和矿床对比研究显示,商旭金矿床在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构造类型等方面,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相似,其成因类型属于造山型金矿床。商旭金矿床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等贵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6.
马星华  王志强  王超  鄢雪龙 《岩石学报》2014,30(7):2020-2030
产于陆内环境的含矿斑岩往往具有高Sr/Y特征,多数学者认为与岩浆起源于加厚或拆沉的下地壳有关。然而,目前这一模式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敖仑花斑岩矿床为例,新报道了矿区内不成矿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同期成矿岩体进行对比,探讨含矿斑岩高Sr/Y原因及控制是否成矿的可能因素。相对于含矿斑岩,敖仑花贫矿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SiO2(74%~78%)、低MgO(0.2%)和CaO(0.2%~1.1%)、贫Sr(30×10-6~251×10-6)和Cr(1×10-6~6×10-6)的特征,显示准铝质到过铝质性质(A/CNK=0.9~1.2),Mg#值(2~30)与玄武岩实验熔体成份相似,说明岩浆可能主要来自基性下地壳源区的部分熔融。而已有的研究表明含矿斑岩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富集地幔起源的偏基性岩浆的加入提升了寄主长英质岩浆的Mg#值、大离子亲石元素(Sr、La等)含量及其氧逸度(fO2)。我们认为幔源岩浆的混合可能是导致陆内环境含矿斑岩高Sr/Y及有利成矿的根本原因;相反,来自纯壳源的花岗质熔体因缺乏富水、高fO2幔源岩浆的参与而不利于形成斑岩Cu±Au±Mo矿床。  相似文献   
997.
A new ootype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Lijiacun Formation in the Shangdan Basin, Shaanxi Province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general external shape, size, eggshell thickness and honeycomb‐like eggshell microstructure, eggs are referable to the oofamily Faveoloolithidae. Compared with other members of Faveoloolithidae, specimen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show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djacent pores are usually separated by two eggshell units between which often develop interspaces; columnar eggshell units are relatively closely arranged in radial view. 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 erect a new oogenus and a new oospecies: Duovallumoolithus shangdanensis oogen. et oosp. nov. The new discovery expands the diversity of Faveoloolithidae.  相似文献   
998.
混积岩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岩石组合类型。然而长期以来,对混积岩的岩石学分类与命名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且尚未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与命名规则。本文结合渤海海域混积岩岩石薄片组分鉴定、岩石储层物性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并与相关文献结合,最终确立以陆源碎屑物、生物成因碳酸盐颗粒、化学沉淀碳酸盐为三组分端元的一套新的混积岩岩性分类体系,并将混积岩分为4大类、16亚类。通过讨论混积岩混积层系及混积岩组构界定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混积岩定义。利用新的岩石学分类方案,可为储层评价研究提供指导。以渤海海域为例,建立起研究区不同岩性相与储层物性的对应关系,并在岩性分类体系中划分出差储层、中等储层及优质储层三个储层区。  相似文献   
999.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40Ar/39Ar dates are ultimately linked to co-irradiated reference materials of known age. Here we provide new data from the SK01 sanidine, which was analysed in three different laboratories to evaluate it as a 40Ar/39Ar reference material. Aliquots of 5 mg, incrementally heated in two laboratories, yielded indistinguishable results with a weighted mean age of 27.58 ± 0.06 Ma (95% confidence level). Single-crystal step heating and single-crystal total fusion analyses of SK01 sanidine were undertaken in the third laboratory to further test the intracrystalline homogeneity. For the seven step-heating analyses, six crystals yielded nearly concordant age spectra with 40Ar/39Ar ages ranging from 26.853 ± 0.094 Ma to 26.963 ± 0.067 Ma, whereas one crystal gave an older age of 27.774 ± 0.071 Ma with a slightly discordant age spectrum. Twenty-three single-crystal total fusion analyses yielded 40Ar/39Ar ages ranging from 27.070 ± 0.108 Ma to 27.736 ± 0.062 Ma with a dispersion of ~ 3.8%. The older ages from single-crystal total fusion dates are interpreted to reflect an inherited or excess argon component in some crystals. This is an initi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SK01 sanidine, and additional work needs to be conducted to further evaluate the age dispersion so that it can be utilised as a 40Ar/39Ar reference material.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水培方法培育含碘芹菜,揭示了蔬菜植物对 I–、IO–3的吸收特征,并在烹饪条件下,通过与碘盐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蔬菜植物中有机碘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芹菜对 I–、IO–3的吸收速率随外源碘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碘浓度下,芹菜对不同形态碘的吸收速率存在差异,这与 I–和 IO–3被吸收的方式不同有关;市售芹菜在100~160℃下爆炒90 s,添加碘盐,碘的损失率达54.80%~80.34%,含碘芹菜的碘损失率为3.00%~40.77%; 在100℃下烹煮5 min,市售芹菜加碘盐,菜和汤中的碘含量分别仅为碘添加含量的1.56%和29.03%,而含碘芹菜仍保留原始碘含量的85.26%;加醋会促使烹饪时添加的碘盐中无机碘丢失,而对含碘芹菜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