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8篇
  免费   3658篇
  国内免费   5027篇
测绘学   1572篇
大气科学   3720篇
地球物理   4921篇
地质学   9555篇
海洋学   2939篇
天文学   781篇
综合类   2074篇
自然地理   2101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907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923篇
  2018年   1012篇
  2017年   955篇
  2016年   1092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1118篇
  2013年   1116篇
  2012年   1259篇
  2011年   1253篇
  2010年   1234篇
  2009年   1251篇
  2008年   1144篇
  2007年   1140篇
  2006年   946篇
  2005年   896篇
  2004年   707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87篇
  2000年   669篇
  1999年   790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647篇
  1996年   553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432篇
  1993年   400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5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洞穴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6地质大队于1959~1960年曾对双河洞石膏矿进行过地质勘查。1986年~2006年4月,先后有中、法、日等国专家19次进双河洞考察,初步查明了该洞总长度为105.7km,是亚洲第二长洞,在世界上排名第16位。该洞不仅规模宏大,网络复杂,且有一定数量的次生淋滤型石膏矿分布,成为国内外罕见的独特洞穴景观。双河洞自2004年荣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以来,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该洞的形成,与该区域大范围内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至中寒武统平井组下部白云岩中,含大量硬石膏层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2.
对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辉绿岩墙群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该区辉绿岩墙群为拉斑系列岩石,其主量元素以中等TiO2(1.19%~1.59%)、高MgO(5.51%~7.88%)、贫K2O(0.04%~0.84%)和P2O5(0.10%~0.20%)、Na2OK2O为特征;高场强元素(HFSE)丰度特征显示其为E-MORB型或过渡型玄武岩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高,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显著[(La/Yb)N=1.93~3.61,LREE/HREE=3.01~4.10],在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呈略富集型.结合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综合分析推测,它们可能形成于一种裂谷向MORB环境过渡的构造环境,即初始小洋盆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l84航次1148站井深477m之下深海相渐新世浮游有孔虫Globoquadrina压扁壳、次生方解石和充填壳的氧同位素对比,定量分析了钙质成岩作用对壳体氧同位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成岩作用影响,1148站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显著变轻,这种变化趋势与低纬度开放性大洋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与南海海盆扩张早期,大量陆源物质从较窄陆架可以直接沉积到海底,由于陆源物质氧同位素相对偏负,当与海洋沉积物混合后,引起本区沉积物孔隙水氧离子浓度变轻。而扩张初始,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使钙质壳体被快速封存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中,造成孔隙水离子成为影响壳体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当氧同位素相对较重的有孔虫壳体溶解和重结晶并与孔隙水离子发生交换时,引起壳体δ^18O负向偏移。  相似文献   
94.
黄海鲱鱼的人工孵化及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言伟  程济生 《海洋学报》1981,3(3):477-486
对鲱科鱼类个体发育及早期形态特征的研究,国外早已进行过,尤以苏联和日本的资料最多。  相似文献   
95.
平鲷♀与真鲷♂的杂交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盐度,温度,pH对平鲷Rhabdosargus sarba♀和真鲷Pagrosomus major♂清子活力的影响,确立了人工授精与孵化的条件参数。平鲷♀与真鲷♂杂交的受精率达95%以上,胚胎发育与其亲本的相似。经过超低温保存的真鲷精子的激活率,活力与鲜精的接近,其杂产的受精率也可达95%以上。实验获得了杂产仔鱼,但杂交的孵化率比对照组低。  相似文献   
96.
孙元福  郑全安 《海洋学报》1981,3(3):400-409
所有物体都不断地发出电磁辐射,在微波谱段内黑体的辐射量Bbb可用瑞利—金斯公式表示:Bbb=2KT/λ2。  相似文献   
97.
In this paper, the marine ship observation data sets in the seventh (October 16-December 4. 1989) and eighth (June 1-July 16, 1990) cruises of PRC -US tropical ocean and global atmosphere (TOGA) joint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lements 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surface wind field, fluxes and net heat budget, which are important physical parameters of underlying earth's surface influencing the global mean circulation evolution on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time scales. These diagnostic analyses are very benefic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ir-sea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the improving of surface flux parameterizations and regional or global climate model.  相似文献   
98.
渤海中南部悬浮物海洋调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悬浮物 (SPM)的研究目前已引起诸多学者关注。作者利用 1998和 1999年的中德合作海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研究悬浮物与透明度的关系 ;研究悬浮物与浊度的关系 ;估计海底剪切速度。并为研究悬浮物输运提供资料和作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99.
南极冰层的冰量为24.5×106km3,占地球总冰量的90%以上,南极冰川进退控制着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气候波动。酉部南极乔治王岛第四纪冰碛与湖积剖面记录了近12000a来南极曾于距今11000a,9000a和6100a出现过3次快速的冰消过程,近6000a来是一小幅度冷暖交替的气候波动过程。深圳湾北岸潮间带堆积是在近6000a以来发育的,堆积物的环境记录表明,海平面呈周期性升降变化,波动周期平均为670a,低海面时期发生于距今5500—4900a,3900—3600a,2400—2200a和1300—1200a。相邻低海面间则是海面上升时期,每一升降周期的海平面变化幅度为80cm左右,近100a的现代增温,海平面处于上升阶段,上升速率为2—3mm·a(-1)。  相似文献   
100.
试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构造演化和盆地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和周边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盆地的基底岩性特征、结构特征。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除元古界片麻岩外,还分布有一定范围的中生界及古生界。基底构造特征是纵向上多层次,横向上不均一,南北有别,东西分带。构造演化上经历了张、合、压、扭等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