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769篇 |
免费 | 4885篇 |
国内免费 | 65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76篇 |
大气科学 | 5922篇 |
地球物理 | 7213篇 |
地质学 | 13376篇 |
海洋学 | 2947篇 |
天文学 | 1379篇 |
综合类 | 3042篇 |
自然地理 | 3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8篇 |
2023年 | 506篇 |
2022年 | 1164篇 |
2021年 | 1349篇 |
2020年 | 1122篇 |
2019年 | 1202篇 |
2018年 | 1513篇 |
2017年 | 1344篇 |
2016年 | 1599篇 |
2015年 | 1259篇 |
2014年 | 1628篇 |
2013年 | 1493篇 |
2012年 | 1357篇 |
2011年 | 1394篇 |
2010年 | 1505篇 |
2009年 | 1467篇 |
2008年 | 1323篇 |
2007年 | 1276篇 |
2006年 | 1020篇 |
2005年 | 888篇 |
2004年 | 772篇 |
2003年 | 798篇 |
2002年 | 739篇 |
2001年 | 691篇 |
2000年 | 920篇 |
1999年 | 1388篇 |
1998年 | 1118篇 |
1997年 | 1114篇 |
1996年 | 1004篇 |
1995年 | 881篇 |
1994年 | 828篇 |
1993年 | 697篇 |
1992年 | 542篇 |
1991年 | 439篇 |
1990年 | 324篇 |
1989年 | 303篇 |
1988年 | 268篇 |
1987年 | 171篇 |
1986年 | 147篇 |
1985年 | 114篇 |
1984年 | 70篇 |
1983年 | 57篇 |
1982年 | 70篇 |
1981年 | 56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7篇 |
1958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三山岛金矿F3断裂带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灾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三山岛金矿F3断裂带的构造、岩性和水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矿坑开挖中的突水和坑道碎屑流的成因做了探讨,并在水文地质结构、水化学、水同位素及水文地热学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对未来的二期井下工程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43.
944.
Analyses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over urban and industrial regions in Northeast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45.
高速水下航行体头肩部和表面突起等位置很容易产生空泡,不失一般性,将表面突起结构简化为一定高度的台阶.针对简化的航行体模型,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头肩部空泡与台阶处空泡、头肩部空泡与尾空泡2种类型的双空泡相互作用问题.不同的来流攻角下,头肩部空泡与台阶处空泡的作用过程存在区别,可以分为大攻角和小攻角2种类型.当尾空泡内有... 相似文献
946.
利用星载闪电探测仪OTD(optical transient detecter)和LIS(lightning imaging sensor)所获取的1995年6月—2006年4月的卫星闪电资料,结合NOAA Optimum Interpolation SST 海温资料,分析我国近海海域的闪电分布时空特征以及闪电活动与该海域海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近海闪电密度平均值为3.39 fl·km-2·a-1,其中,南海和渤海的闪电活动相对频繁,随着与海岸线间距离以及纬度的增加,该海域闪电密度逐渐下降;在春季和冬季,黑潮主干海域的海温值相对较高,该处闪电活动也明显强于同纬度的东海近海和太平洋海域,表明黑潮海域是强闪电活动区;在季节变化上,我国近海海域闪电活动与同海域海温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97,闪电活动与海温变化体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在年际变化上,我国近海海域闪电活动与该海域海温的线性相关不显著,说明我国近海海域海温的年际变化并不是引起该海域闪电活动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7.
改则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盆地内沉积物记录了高原古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本文对改则盆地康托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改则盆地中-晚始新世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1中始新世湿润气候下开放湖盆阶段:虽然碳酸盐岩δ~(18)O值在43层处向正值偏移,但整体~(18)O和~(13)C强烈亏损,并且该时期碳酸盐岩δ~(18)O值和δ~(13)C变化相关系数为R~2=0.082。表明该阶段的研究区虽然经历过短期蒸发作用增强或补给水减少,但整体是气候湿润条件下补给水丰富的开放型湖盆。2晚始新世干旱气候下封闭湖盆阶段:经过中新世晚期(63层)气候和湖泊水文状态的过渡,晚始新世~(18)O和~(13)C同位素富集,δ~(18)O值和δ~(13)C值变化相关系数为R~2=0.7762。表明该阶段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烈,湖盆萎缩成为封闭湖盆。综合前人研究,认为青藏高原腹地及北缘、东北缘在晚始新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干旱化事件。对比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记录、全球海水Sr和大气CO_2记录,认为青藏高原腹地和北部的干旱化事件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
利用鲁西南地区雾日与同期、前期全球500hPa高度资料,统计得出欧亚大陆槽脊位置,亚洲南北两支锋区的位置、强度、走向等与鲁西南地区雾日密切相关,并选取优势因子建立鲁西南地区月、旬、候雾日预测方程,试报结果表明,用前期全球500hPa高度资料预测雾日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