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8篇 |
免费 | 372篇 |
国内免费 | 6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4篇 |
大气科学 | 560篇 |
地球物理 | 445篇 |
地质学 | 1003篇 |
海洋学 | 239篇 |
天文学 | 43篇 |
综合类 | 183篇 |
自然地理 | 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91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93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通过一些典型节理化岩体模型变形破坏过程中的AE事件的定位分析和破裂面形态的研究,探讨了不连续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单节理岩体变形破坏的空间动态特征受节理角控制,随着节理角从小变大,岩体的变形破坏方式从AE在局部集中的突发式失稳向AE弥漫于整个节理层面的类似渐进式的破坏形式发展;失稳破裂面从简单的整体状岩-膏界面变成形态复杂的层内复合破裂面;复杂节理岩体的变形破坏受一条(组)主导构造控制,强AE事件集中发生在不连续构造交汇部位,在包含多条主构造的岩体模型中最终失稳破裂面只与最后阶段AE的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影响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收集前人所作的全国各地区水稻产量气象预报模型,将所得到的资料按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单季稻进行分析,并提取预报因子。通过定量化处理,使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以预报方程中的影响因子为指标,讨论了各水稻分区(双季早稻分为4个区,双季晚稻分为2个区,单季稻分为9个区)水稻产量的主、次要影响因子和影响时期,为大范围水稻产量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6.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灰色预测、干支60周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江苏—南黄海地区未来3~5年地震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目前处于本世纪第2活跃幕中后期,未来几年内依然存在5~6级地震的危险性,至2000年7月,累积发震概率将达到0.7~0.8,1999—2000年、2002—2003年均有可能发生5级以上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147.
刘家坪杂岩体出露于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该区扬子期岩浆活动,早期为刘家坪组海底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系,晚期先后侵入有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脉。岩浆岩具有幔源岩浆及造山带地区火山岩的特征。据震旦系覆于刘家坪杂岩体之上,其底部砂砾岩的砾石中有杂岩体成分,以及杂岩体侵入于同位素年龄值为6.43亿年的刘家坪组之中,认为刘家坪杂岩体时代为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
148.
蚕豆生长发育的温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2006年蚕豆单产统计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的方法,计算每年蚕豆气象产量,并以此划分丰、平、歉气候年景.以2001-2006年田间观测数据和生产实际为基础,确定蚕豆平均生长发育期,分析蚕豆生长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蚕豆从播种到成熟的最适温度上限、最适温度下限、最适温度上限极值、最适温度下限极值、受害温度、死亡温度,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蚕豆生长期的其它气象因子,制定蚕豆生长季气象服务决策表,为规范化、数字化的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9.
Qingdong Zeng Jianming Liu Tiebing Liu Yuanchao Shen Ping Shen Guangming Li 《Resource Geology》2007,57(3):313-324
The Sawuershan reg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gold metallogenic belts of Xinjiang,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Kalatongke island arc zone of north Xinjiang, NW China. There are two gold deposits in mining, namely the Kuoerzhenkuola and the Buerkesidai deposits. Gold ores at the Kuoerzhenkuola deposit occur within Carboniferous andesite and volcanic breccias in the form of gold‐bearing quartz–pyrite veins and veinlet groups containing native gold, electrum, pyrite, pyrrhotite and chalcopyrite. Gold ores at the Buerkesidai deposit occur within Carboniferous tuffaceous siltstones in the form of gold‐bearing quartz veinlet groups and altered rocks, with electrum, pyrite and arsenopyrite as major metallic minerals. Both gold deposits are hosted by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faults associated with intens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The typical alteration assemblage is sericite + chlorite + calcite + quartz, with an inner pyrite–sericite zone and an outer chlorite–calcite–epidote zone between orebodies and wall rocks. δ34S values (0.3–1.3‰) of pyrite of ores from Kuoerzhenkuola deposit are similar to those (0.4–2.9‰) of pyrite of ores from Buerkesidai deposit. δ34S values (1.1–2.8‰) of pyrite from altered rocks are similar to δ34S values of magmatic or igneous sulfide sulfur, but higher than those from ores. 206Pb/204Pb, 207Pb/204Pb and 208Pb/204Pb data of sulfide from ores range within 17.72–18.56, 15.34–15.61, and 37.21–38.28, respectively. These sulfur and lead isotope compositions imply that ore‐forming materials might originate from multiple, mainly deep sources. He and Ar isotope study on fluid inclusions of pyrites from ores of Kuoerzhenkuola and Buerkesidai gold deposits produces 40Ar/36Ar and 3He/4He ratios in the range of 282–525 and 0.6–9.4 R/Ra,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a mixed source of deep‐seated magmatic water (mantle fluid) and shallower meteoric water. In terms of tectonic setting, the gold deposits in the Sawuershan region can be interpreted as epithermal. These formations resulted from a combination of protracted volcanic activity, hydrothermal fluid mixing, and a structural setting favoring gold deposition. Fluid mixing was possibly the key factor resulting in Au deposition in the gold deposits in Sawuershan region. 相似文献
150.
南海季风爆发的统计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对南海季风爆发作了统计动力分析,即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高低层风场看成一个整体,并以南海季风爆发日为基准,对风场作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偏差风场的第一模态反映了高低层东亚夏季风环流在南海季风爆发日前后有剧烈变化,这直接体现了南海季风的爆发,并表明此时大气环流有突变发生;第二、三模态则分别反映了具有5~7天振荡周期的中高纬大气长波活动和亚洲季风区中准双周低频振荡的主要活动区,以及中低纬度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第二模态体现了偏差风场的幅散风部分而第三模态则体现了旋转风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