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767篇
测绘学   519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340篇
地质学   1326篇
海洋学   49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海水养殖珍珠的表层微形貌呈现以文石晶体及壳角蛋白膜为结构单元组成的按一定方式排列的层状或阶梯状的结构或形态。单元结构的生长方式符合“隔室效应”原理。表层结构中文石的结晶度、结构有序度及壳角蛋白膜厚度是珍珠光泽强度与明亮度的决定因素 ,并影响珍珠的透明度、伴色及体色。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主要对PCM编码式的布设模式进行分析和改进,介绍PCM编码式和闭锁深度倍数式2种站点布设模式,然后在最小有效距离(MED)为6.31倍断层闭锁深度的情况下,通过精度评价方法对比2种布设模式的结果,发现二者相差不大。进一步研究MED的合理选择,结果表明,MED取20倍的闭锁深度比6.31倍的闭锁深度更为合理。在MED为20倍的情况下对比研究PCM编码式和常规闭锁深度倍数式布设模式的优劣,结果表明,PCM编码式的布设模式优于常规模式。将PCM编码式的布设模式应用于川滇地区的巧家-东川剖面进行检验,发现PCM编码式的结果优于目前站点分布得到的结果,说明合理的站点布设可得到精度更优的结果。本文研究对于断层形变监测中精确获取形变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3.
进行海岸沿岸流模型实验,利用ADV(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测量了沿岸流流速沿垂直岸线方向多个断面的垂向分布。采用Faria等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将沿岸流沿水深分为上层和下层两部分:下层采用对数分布来表达沿岸流的垂向分布;上层考虑了波浪引起的自由表面的波动,流速分布为修正的对数分布。最后对沿岸流垂向分布特征做了分析,并与Visser和Hamilton的实验结果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4.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7年8月8日至10月31日期间四川九寨沟MS7.0主震及5200个余震序列进行相对定位,得到4036个重定位地震事件.采用中国区域地震台网观测到的宽频带垂直分向波形数据和W震相反演方法,得到了主震震源机制解.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分别沿NNW和SSE两个方向扩展,展布长度约58 km,且这些余震主要集中在22 km深度之上.余震分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分区特性,即在主震NNW方向约5 km处存在明显的西北和东南两区余震活动分界线;西北区的余震由深至浅具有较好连续性,而东南区却在约10 km深度处存在不连续性.余震分布的这种分区特征,说明九寨沟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结构存在强烈的不均匀性.余震分布与主震破裂特征的一致性,证实了我们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展示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46°/83.7°/-177°,而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155.7°/87.1°/-6.3°,最佳质心深度为15.5 km,矩震级MW为6.5.根据余震分布较为垂直和主震震源机制解两节面的倾角均在80°以上,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推测此次九寨沟地震为与节面Ⅱ参数相近的一次高角度的左旋走滑型事件.  相似文献   
185.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考虑经济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目标,以区域水资源支撑能力的限制和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存关系等为约束,建立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三者相协调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识别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滇池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态识别研究,得出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对该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滇池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间的协调性及其随时间的动态演变特性.  相似文献   
186.
李强  邓承之  张勇  何跃  邹倩  何慧根 《气象》2017,43(9):1073-1083
利用四川和重庆123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2年小时降水资料,分析川渝地区主汛期5—9月小时强降水频次、强度和持续性等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30和≥50 mm·h-1三种强度阈值强降水时间演变上,1980—2012年年际和日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三种强降水年平均频次分别为504、184和28次。≥20 mm·h-1 强降水空间分布上,在山地地形动力辐合抬升,以及盆地西部较大的地形梯度作用下,≥20 mm·h-1强降水高频次区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北部的龙山山脉、西南部雅安及乐山周围与盆地过渡区。≥20 mm·h-1强降水频次的日峰值空间分布上,盆地南部主要出现在20:00—01:00(北京时,下同),而盆地中部、北部和东部主要在02:00—07:00。持续不同小时时间尺度的强降水事件日变化上,具有双峰型结构,午后为第一个降水峰值,20:00至第二天07:00为第二个峰值,白天多为短时间(2~6 h)强降水事件,而傍晚开始至第二天清晨,持续2~18 h强降水事件均有发生。不同开始时间强降水事件的强度与频次和降水量具有一致性的日变化特征,呈现单峰型结构,峰值主要发生在18:00—06:00,且不同开始时间事件频次和降水量空间分布上,白天(09:00—20:00)相对于夜间(21:00—08:00)偏小,即夜间强降水事件特征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87.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中国近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邹燕  赵平 《气象学报》2009,67(5):708-715
采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台风最伟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tion,简称APO)与东亚近海-西北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APO与中国近海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活动的关系.研究表明:(1)夏季APO强弱与同期西北太平洋及中国东部近海TC活动存在密切关系,即在APO强(弱)年,西北太平洋TC活动偏西(东)和偏北(南),中国东部近海TC明显增多(减少);(2)当APO偏强(弱)时,中国东部近海大气环流有(不)利于TC的维持和发展,表现为低层存在异常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对流层高低层纬向风垂直切变减小(增大),且对流加强(减弱);(3)APO强弱也影响着TC引导气流的方向:在APO强(弱)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偏北和偏东(偏南和偏西),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减弱(加强),有利于TC的向西北行或在偏北(南)纬度西行,进入中国东部近海的TC增多(减少);(4)APO强弱也影响着南海-热带西太平洋TC源地上空的大气环流,在APO强(弱)年,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季风槽偏北、偏西(偏南、偏东),热带西太平洋TC活动偏北和偏西(偏南和偏东),有利于进入中国东部近海TC的增多(减少).  相似文献   
188.
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地区岩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内149件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常规分析和微量重金属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 3-Ca·Mg、HCO 3-Ca和HCO 3-SO 4-Ca型为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HCO-3、SO 2-4、Ca2+和Mg2+浓度均表现出与含水岩组相对应的关系,即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水>碎屑岩水.地下水中Mg2+/Ca2+摩尔比值表明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地下水径流过程中以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共同溶解为主.地下水中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偏低,绝大部分水质都在Ⅲ类水标准以内,只有极个别点受到污染导致部分重金属组分偏高.  相似文献   
189.
认识沉积环境有机碳留存状况是阐述油气形成过程中有机碳早期成岩的关键内容。以南海珠江口盆地及其邻近海域为背景,通过研究表层沉积物中脂类化合物的形态组成,认识脂类有机碳的来源和留存状态,阐述特征脂类分子的早期成岩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为0.22%~0.66%,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布在-20.88‰~-22.93‰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海源特征。沉积物中共检测出21种脂肪酸、6种脂肪醇、8种甾醇和植醇;总脂肪酸、脂肪醇、甾醇和植醇含量分别为12.57~40.27μg/g、5.35~8.98μg/g、0.15~3.75μg/g和0.01~3.99μg/g干重,总体表现为靠近珠江口和台湾海峡略高。脂类化合物的存在形态以游离态(FR)和碱性水解态(BH)为主,酸性水解态(AH)贡献较低;其中植醇和甾醇呈现显著的BH优势,植醇中未检出AH组分的贡献。脂类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海洋现场生产,海洋微藻和细菌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1.18%~33.78%和11.02%~15.64%,陆源高等植物贡献低于5%。来源于硫酸盐还原菌的支链脂肪酸在靠近珠江口海域高达1.79~2.62μg/g,占总脂肪酸的5.14%~6.50%,并与硫酸盐还原过程相关的古菌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0.
I.m~UCrIONBedloadisthesedimentwhichmovesalongtheriverbedintheformofrolling,slidingandsaltation.Bedloadmaycreatemanyproblemsinthe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navigationchannelandinthedevelOPmentofhydroelectricity.Dataofbedloaddischargearealsorequiredinthedesignofreservoir,inwhichtheinflowbedloadareallactuallytrapped.Thewaysofbedloadmotionaredifferentfordifferentsizes.Thus,itisextremelydifficulttodeterminethebedloaddischargeaccurately.Manyequationshavebeenproposedtocalculatethebedloaddischarge.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