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0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829篇
测绘学   425篇
大气科学   383篇
地球物理   458篇
地质学   1541篇
海洋学   372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45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岩体裂隙等效水力隙宽的统计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天然裂隙岩体等效水力隙宽确定的复杂性,利用平行板水流的立方定律及流量等效原理,推导出光滑平行板单裂隙的等效水力隙宽公式,同时对隙宽分布的频率特性进行了探讨,认为非均匀隙宽单裂隙的等效水力隙宽可近似取40%频率的隙宽,或取隙宽的几何平均值与调和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2.
为了解芙蓉岛鸟类生态类群和多样性,本文以2019年9月芙蓉岛鸟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样点法对芙蓉岛鸟类的种类、生态类群、区系、居留型和鸟类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5目15科31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及有效决议汇编》附录Ⅲ中的鸟类1种。从生态类群构成上:鸣禽19种,猛禽7种,涉禽4种,陆禽1种;从鸟类地理区系构成上:广布种23种,古北种7种,东洋界1种;从居留类型构成上:冬候鸟5种,留鸟3种,旅鸟17种,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混合类型6种。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为3.83,均匀度指数(J)为0.77。芙蓉岛鸟类优势种为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家燕(Hirundo rustica)和树麻雀(Passer montanus)。本文对芙蓉岛鸟类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报道,对芙蓉岛鸟类资源的本底调查以及该区域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3.
A total of 34 thunderstorms around Shanghai and Wuhan of China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lightning activity and precipitation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Precipitation particle concentration data are obtained from the 2A12 product of TRMM/TMI(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 Microwave Image) and lightning activity data are from the TRMM/LIS(Lightning Imaging Sensor) and SAFIR3000(Surveillance et Alerte Founder par Interferometric Radioelectirque).On a spatial ...  相似文献   
154.
Zhong, W., Cao, J., Xue, J., Ouyang, J., Wang, H., Tang, X. & Gao, X. 2012 (January): Carbon isotope evidence of last glacial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tropical NW Leizhou Peninsula, South China. Boreas, Vol. 41, pp. 102–112. 10.1111/j.1502‐3885.2011.00224.x. ISSN 0300‐9483. Bulk organic δ13C values of sediment sequences are commonly used to indicate past climatic changes, although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leading to the observed organic carbon isotope responses are presently not fully understood. Based on two sedimentary sequences, namely a peat profile and a fluvial and swamp sequence from the tropical NW Leizhou Peninsula in South China, we interpret more negative bulk organic δ13C values to suggest wetter and warmer conditions, implying a stronger East Asian (EA) summer monsoon, and less negative δ13C values to indicate drier and cooler conditions, reflecting a weakening of the EA summer monsoon. A warm and wet period occurred between c. 48.0 and 28.0 cal. ka BP. In the study region, a climate shift occurred at c. 22.0 (or 20.0) cal. ka BP, and the driest and coldest period occurred between c. 19.0 and 16.0 cal. ka BP. After c. 12.0 cal. ka BP, the climate changed towards wetter and warmer conditions. Several possible millennial‐scale dry and cold oscillations characterized possibly by C4 plants, or by more positive organic δ13C values during the period when C3 plants dominated, are cautiously and tentatively interpreted as showing a similarity with Heinrich events and other cold millennial‐scale oscillations evidenced from a Greenland ice core and Chinese stalagmite. We demonstrate that bulk organic δ13C records of sedimentary sequences in the study region have potential for indicating the changes in vegetation composition that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varia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相似文献   
155.
本研究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并借助GIS、RS技术,利用1986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影像,提取获得了1986年和2002年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空间信息,根据分形理论中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物理意义,揭示了闽江河口湿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闽江河口的湿地类型具有分形结构.并且由于受到较强的人类活动的干预,湿地斑块的形状较为复杂,且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6.
对江西晚白垩世赣州群茅店组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5万区调最新成果资料,对《江西省岩石地层》中的赣州群茅店组进行了重新厘定,在原茅店组正层型剖面上,识别出了5种不同性质的沉积界面,即沉积不整合界面、超覆不整合界面、平行不整合界面、相转变面、同相叠复面,从而将原茅店组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按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超覆不整合面之下的原茅店组中下部层位划归赣州群茅店组,其中发育的一套玄武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组合单独划出,新建为陈坑火山岩段;超覆不整合面之上的原茅店组上部层位的粗碎屑沉积岩,则划归晚白垩世灌溪群宏冈组。重新厘定的茅店组仅相当于原正层型茅店组的中、下部层位,且可细分为下段、陈坑火山岩段和上段。  相似文献   
157.
利用 EOF分解和 Z指数对广西前汛期 (4~ 6月 )降水进行型态分布及旱涝等级的划分 ,研究旱涝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 ,并对旱涝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广西前汛期降水的一致性较好 ;6 0年代和 90年代为旱涝多发年代 ,70年代以涝为主要特征 ,80年代以旱为主要特征。影响广西前汛期降水的环流因子主要有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北半球极涡、印缅槽及副热带高压 ;中低纬太平洋海区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多少的影响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8.
以有关规范为基础,分别从区域、近区域和场址区三个尺度对吉林红石蓄能电站场址的稳定性作了评价。从地质构造、新构造、火山、地震等方面来分析,区域和近区域均是稳定的,场址区内虽有5条断裂构造发育并有发生轻微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可能,但不会对场址产生的影响,因而场址区也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9.
电磁波层析成像(CT)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不仅勘探精度高,而且还具有快速、省钱的优点,本文叙述了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及污水处理工程场地的勘探实例。最终以二维图像的形式直观、清晰地重现地下介质的构造形态,为工程场地地基安全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0.
塔里木盆地南缘沉积物磁化率变化与历史时期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磁化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在恢复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对于本地区环境的演变反映较为敏感,因此本文以低频磁化率为主导指标,结合其它地质记录,对尼雅地区的古气候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近4000年来尼雅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干旱化为主,但期间仍有几次相对干湿的波动,共经历了3次相对湿润期和3次相对干旱期。据此恢复出的古气候环境与其它环境指标恢复出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同时也具全球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