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692篇
测绘学   290篇
大气科学   661篇
地球物理   348篇
地质学   1079篇
海洋学   29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24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Sixtee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to evaluate the residue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 from intertidal flat in Jiangsu Province. Overall, 22 OCPs were detected with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OCPs ranging widely from 0.96 to 12.14 ng/g(dry wt). Total hexachlorocyclohexane(HCH) and total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 levels varied from 0.01 to 0.67 ng/g and from 0.23 to 4.85 ng/g, respectively. DDTs were the predominant compounds. The dominance of β-HCH indicated a history of HCH pollution. According to the ratios of( p, p'-DDD+ p, p'-DDE)/ p, p '-DDT and o, p ′-DDT/ p, p ′-DDT, new input of DDTs did not occur in most sites, and the main sources were historical usage of technical DDTs. OCPs such as dieldrin, endrin, p, p ′-DDD, and p, p ′-DDT exceeded the effects range low, showing adverse biological effects that would occasionally occur at some sites of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962.
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30~60 d低频振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炜  周顺武  智海 《气象》2014,40(5):530-540
根据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的低频降水特征,并重点讨论了30~60 d低频降水正、负位相期间相关要素场低频分量的异常分布及传播特征。结果表明:(1)1998年高原东南部降水存在10~20、20~30以及30~60 d周期的低频振荡,其中30~60 d振荡的正(负)位相基本对应着降水的盛(间歇)期。(2)在降水正(负)位相期间,高原南侧存在一个低频气旋(反气旋),而日本海上空维持着一个异常低频反气旋(气旋),受高原南侧低频气旋(反气旋)东北侧的偏南(北)气流以及日本海上空低频反气旋(气旋)西南侧的偏南(北)气流的共同影响,高原东南部为明显的低频水汽辐合(散)区。(3)在低频降水正位相期间,高原地区经孟加拉湾至中南半岛到南海均为低频热源区;负位相,热源、汇低频分量的分布与正位相基本相反。(4)1998年夏季存在从西太平洋经长江中下游西传至高原地区的30~60 d整层积分水汽通量辐合(散)和100 hPa低频辐散(合),且西传至高原东南部时基本与高原东南部30~60 d低频降水的正(负)位相对应。  相似文献   
963.
“14·02”湖南三次雨雪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蓉  唐佳  唐明晖  陈红专  杨云芸 《气象》2014,40(12):1450-1506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 1.0×1.0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2月上中旬发生在湖南的三次雨雪过程(简称"14·02")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一次过程湘南出现冻雨,温度层结表现为850~700 hPa有明显逆温层,700 hPa温度高于0℃,850和925 hPa温度低于-4℃,地面温度低于0℃。从主要影响系统配置来看,700 hPa强盛的西南急流为水汽的输送和湘南融化层的形成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低层冷空气受南岭山脉阻挡而形成的地面静止锋和深厚的冷垫是导致湘南冻雨较长时间维持的原因。(2)第二、三次过程以降雪为主,温度层结显示地面温度0℃左右,地面以上层次温度低于0℃。(3)第三次雨雪强度最强,暖湿空气沿锋面强迫抬升,在低层冷空气共同作用下,导致较强雨雪天气的发生。雷达回波显示强降雪过程具有积层混合性降水回波及低质心高效降水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964.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仅次于水电和风能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受云量时空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准确模拟云天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围绕如何减小中尺度气象模式的云初始场误差,进而改进云天的太阳辐射模拟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基于卫星资料同化的LAPS(Local Analysis Prediction System)多时间层三维云分析同化方法,改进三维云结构,并将LAPS模式输出结果作为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初始场,模拟了2008年1月及夏季(6~8月)北京地区的总云量和总辐射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多云和有降水天气过程总辐射的模拟改进效果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同化前后的总云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大部分时次总云量的模拟值低于观测值;大部分多云及降水时段同化后总云量模拟值较接近于实测值。1月晴天、多云天以及夏季晴天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时间变化趋势较一致,但同化前后两者的相关性差异不明显;晴天条件下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均低于实测值,1月多云条件下多数时段同化后总辐射模拟误差减小不明显,与总云量的改进效果不显著有关。夏季多云、有降水及6月典型降水三种天气条件下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稍差,同化后两者的相关性较同化前有所改进,尤其是6月典型降水过程改进效果较明显;同化前总辐射模拟误差较大,而同化后误差显著减小,尤其是6月典型降水过程同化后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较同化前分别减小了102.6 W m-2和355.9%,最大相对误差减小更显著;同化后总辐射模拟误差小于同化前的比例高达75%,即大部分时刻同化后模拟误差小于同化前。多云和有降水天气过程总辐射模拟效果的显著改进与总云量的改进密切相关,即同化后总云量模拟值增加,云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增强,导致模拟总辐射减小,即更接近于实测总辐射值。研究结果对于多云和降水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模拟效果改进、太阳能资源客观评估以及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5.
焦家断裂带是胶西北地区三大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一般认为焦家断裂带为龙(口)-莱(州)断裂带南段的高家庄子-紫罗姬家段。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认为焦家断裂带在紫罗姬家以南,沿195°~200°方位延伸至紫罗綦家与黄家之间分为3支:第一分支沿紫罗綦家—赵官庄—前单家—张家埠至曹家埠村北;第二分支(主断裂带)沿紫罗綦家村东南—大尹家—西尹—西罗台村南至曹家埠村南;第三分支自紫罗綦家与黄家村之间向南延伸至史家村西之后,再向南去向不明,推测逐渐尖灭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66.
刘楚斌  张永生  范大昭  雷蓉  戴海涛 《测绘学报》2014,43(10):1046-1050
利用卫星的辅助数据构建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严格几何模型。以此为基础,考虑镜头光学畸变、像元尺寸变化和CCD旋转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构建附加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967.
利用IGS(国际卫星定位导航服务组织)提供的GIM数据对2013-04-20发生的Mw7.0芦山地震震区上空电离层信息进行了研究。选取震中附近格网点进行包络线法异常分析及通过绘制全球电离层异常图来分析异常。通过分析发现,震前存在明显的电离层异常,在4月14日即震前第6天存在异常;异常区域沿着赤道共轭分布,不断移动。通过分析地磁指数、太阳活动水平等信息量,发现电离层异常与地震有较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8.
本文在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一张图”定义基础上,明确了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定义,总结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的特点。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一张图”的需求,提出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内容、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69.
以海南1∶10 000 DLG数据为例,描述了基于ArcGIS制图表达机制、制图数据与GIS数据通过模板方式生产实现一体化存储的工作方法,为海南1∶10 000 DLG数据更新提供参考,能够实现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和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970.
基于多智能体的农地非农化时空模拟与规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鸿辉  曾永年  谭荣 《测绘学报》2011,40(3):366-372
遵循时间与空间规划效率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准则,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和资源经济学理论构建农地非农化时空模拟与规划模型(STSPFCM).该模型由外部环境、多智能体系统、决策框架组成,可实现影响农地非农化过程的智能体决策规则的时间与空间“显性”表达,模拟不同农地非农化规划准则下的农地非农化发展趋势,实现农地非农化的时空规划.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