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53篇 |
免费 | 8313篇 |
国内免费 | 43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62篇 |
大气科学 | 2437篇 |
地球物理 | 3367篇 |
地质学 | 12383篇 |
海洋学 | 3055篇 |
天文学 | 262篇 |
综合类 | 1487篇 |
自然地理 | 24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705篇 |
2023年 | 770篇 |
2022年 | 1284篇 |
2021年 | 1531篇 |
2020年 | 1220篇 |
2019年 | 1295篇 |
2018年 | 1153篇 |
2017年 | 1089篇 |
2016年 | 1093篇 |
2015年 | 1360篇 |
2014年 | 1261篇 |
2013年 | 1491篇 |
2012年 | 1613篇 |
2011年 | 1560篇 |
2010年 | 1545篇 |
2009年 | 1392篇 |
2008年 | 1420篇 |
2007年 | 1337篇 |
2006年 | 1315篇 |
2005年 | 1039篇 |
2004年 | 762篇 |
2003年 | 545篇 |
2002年 | 577篇 |
2001年 | 479篇 |
2000年 | 388篇 |
1999年 | 179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锂镁皂土--一种稀缺矿种的形成机理和用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稀缺且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特殊粘土类矿产资源-锂镁皂土(汉克托石,hectorite)的基本概念、形成机理,特性及开发利用概况。 相似文献
978.
双重介质渗流水力特性试验装置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双重介质渗流水力特性试验系统,由双重介质试验模块、水循环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三部分组成,较好地解决了孔隙介质和裂隙介质的模拟、边界条件的模拟、止水工艺的完善和水交换信息采集等关键问题,并具有裂隙宽度可调节,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试验数据实时全自动采集等特点。该系统可用以研究基于双重介质模型的水量交换以及渗流场的水压分布规律以及双重介质的水力性态和渗流机制。利用该试验系统进行双重法介质渗流水力特性试验,通过趋势图直观分析、极差和方差分析和F-检验等分析手段,得出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水交换影响因子对双重介质水交换的影响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裂隙宽度、孔隙介质渗透系数、压力梯度、水温。 相似文献
979.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柴达木沙尘暴东移的必经之道和沉降区,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降尘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认识青藏高原区域粉尘输送的现代过程和机制。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分别在青海湖小泊湖(XBH)、西宁多巴(DB)、西宁青海师大科技楼顶(KJLD)设置降尘缸,进行湿法收集。对其降尘通量和粒度特征进行了时空分异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西宁地区2014年降尘通量为442~542 g/m~2·a,青海湖XBH采集点指示的2014年降尘通量为415 g/m~2·a,降尘通量年际变化较大,各站点降尘通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降尘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降尘通量最低;2)各站点降尘粒度组成特征非常相似,以粉砂为主(4~63μm),西宁地区尘暴与非尘暴降尘粒度频率曲线呈近似正态分布,尘暴期间降尘粒径较非尘暴时段大;3)XBH、DB和KJLD 3点所有样品平均粒径分别为37μm、34μm和31μm,中值粒径分别为31μm、27μm和26μm;对比低海拔兰州尘暴粒径特征,发现降尘粒径存在一定的海拔依赖性,即粒度随海拔增高逐渐变粗。 相似文献
980.
从资料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方法的规范性等几方面着手,对深圳湾公路大桥设计风速进行推算。利用深圳市气象站1954~2001年逐年年最大风速资料,通过时距、高度、地形等订正后得到相当于开阔平地上方10 m高度10 min年最大风速48年序列,使之符合建筑抗风指南或规范的要求。再利用极值Ⅰ型计算出不同重现期的基本风速,同时用耿贝尔的参数估算法和修正后的矩法参数估计法计算出不同重现期(200、120、100、60、50、30、10年)的基本风速。研究发现桥位区自动气象站与深圳市气象站最大风速正相关显著,前者是后者的1.1倍,从而可将基本风速外推到桥位区,进一步根据规范将该值放大1.11/2(1.049)倍至海面上,最终得到设计风速。还利用近地层风的指数和对数曲线推算出150 m内每10 m高度层的最大风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