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53篇 |
免费 | 8313篇 |
国内免费 | 43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62篇 |
大气科学 | 2437篇 |
地球物理 | 3367篇 |
地质学 | 12383篇 |
海洋学 | 3055篇 |
天文学 | 262篇 |
综合类 | 1487篇 |
自然地理 | 24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705篇 |
2023年 | 770篇 |
2022年 | 1284篇 |
2021年 | 1531篇 |
2020年 | 1220篇 |
2019年 | 1295篇 |
2018年 | 1153篇 |
2017年 | 1089篇 |
2016年 | 1093篇 |
2015年 | 1360篇 |
2014年 | 1261篇 |
2013年 | 1491篇 |
2012年 | 1613篇 |
2011年 | 1560篇 |
2010年 | 1545篇 |
2009年 | 1392篇 |
2008年 | 1420篇 |
2007年 | 1337篇 |
2006年 | 1315篇 |
2005年 | 1039篇 |
2004年 | 762篇 |
2003年 | 545篇 |
2002年 | 577篇 |
2001年 | 479篇 |
2000年 | 388篇 |
1999年 | 179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西秦岭“五朵金花”岩体是寨上—马坞金矿整装勘查区一带重要的金矿成矿地质体,围绕“五朵金花”岩体已发现有多达100余处金矿(床)点,是西秦岭重要的金矿集中区。锁龙—马坞一带研究区正好包括了整个教场坝岩体以及中川岩体及柏家庄岩体北部大部分区域,具有良好的形成金矿的潜力。因此本次工作在收集前人1∶5万矿调及锁龙金矿矿产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利用MRAS软件对该区域金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同时预测了23处金成矿的有利区域,为该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靶区。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115.
先天免疫是宿主抵抗病原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病原的传播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甲壳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仅具有先天免疫,而不具备适应性免疫,其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实现免疫防御功能,抑制病原体增殖。JAK/STAT途径是调节无脊椎动物免疫反应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从细胞因子受体(Dome)、JAK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调节因子的结构、在宿主体内的表达及发挥的功能等来综述在养殖甲壳动物中JAK/STAT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目前已在对虾、螯虾和蟹等近十种甲壳动物中报道了此通路的元件,而且各元件均具有保守的典型结构域,同类元件在不同种类甲壳生物中的结构有所差异,但是功能基本相似。这些元件均被证实通过调节JAK/STAT通路的信号转导来影响抗病能力。目前仅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鉴定出JAK/STAT信号通路的所有元件,对其他甲壳动物中剩余元件的鉴定仍有必要,并且甲壳动物JAK/STAT信号通路对其他信号通路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通过本文希望能为该通路在甲壳动物中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6.
锶同位素已经成为全球海平面变化、造山运动、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全球地质事件研究与对比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的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测试了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石盐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并建立了相应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7 895,硬石膏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8 174,石盐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8 177,同时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从早三叠世的0.707 413快速增加到中三叠世早期的0.708 515,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从总体上看,这些87Sr/86Sr值与全球早中三叠世同期的87Sr/86Sr值数据接近,说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钾盐的物质来源大部分为海水,并沉积于海相沉积环境,同时由于火山... 相似文献
117.
根据汕头气象站 1880―2015 年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滤波、线性倾向计算、趋势系数计算、相关分析、谱分析等方法,分析该站近 135 a 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结果得出:1)汕头站近 135a 来的全年及前汛期、后汛期的降水量变化存在 2~7、10 和 30 a 左右的周期变化,没有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2)近 135 a 来汕头的降水量变化与同期全球气候变暖对应关系较为复杂,暖期(1977―2015 年)与冷期(1900―1938 年)相比,汛期(4―9 月)雨量增加 68.1 mm,其他月份(旱期)减少 64.1 mm,年雨量仅增加 4 mm;3)按现用广东省气象局降水气候评价标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汕头前汛期降水量正常年景的频率增加、后汛期降水量偏少的概率增多。 相似文献
118.
119.
烟台海洋倾倒区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烟台海洋倾倒区2008年的监测结果和相关历史资料,分别对倾倒区的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倾倒区内目前有浮游植物18种,浮游动物23种,底栖生物17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的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W.Smith)占有绝对优势,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 Tokioka),底栖生物的组成以环节动物最多,优势种不明显。综合指数分析表明倾倒区海域的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然而,多年的疏浚物倾倒使该区的生物群落发生了变化。与倾倒初期相比,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密度在2006年的调查中出现最低值,群落结构趋向单调,至2008年这一趋势有所缓和;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密度较倾倒初期也有明显的下降,多样性指数的降低和优势度的增大也预示群落结构稳定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0.
The incompressible viscous uniform and shear flow past a circular cylinder is studied. The two-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iscretized by a weighted residual method in space. The stable three-step scheme is applied to the momentum equations in the time integration. The numerical model is firstly applied to the computation of the lid-driven cavity flow for its validation. The compu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data and other numerical results. Then, it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viscous uniform and shear flow over a circular cylinder for Reynolds numbers from lO0 to lO00. The transient time interval before the vortex shedding occurs is shortened considerably by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 perturbation. The computed Strouhal number, drag and lift coefficien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computation shows that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viscous flow proble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