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25篇 |
免费 | 8948篇 |
国内免费 | 47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19篇 |
大气科学 | 2707篇 |
地球物理 | 3850篇 |
地质学 | 13404篇 |
海洋学 | 3361篇 |
天文学 | 308篇 |
综合类 | 1663篇 |
自然地理 | 26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9篇 |
2024年 | 781篇 |
2023年 | 866篇 |
2022年 | 1411篇 |
2021年 | 1697篇 |
2020年 | 1345篇 |
2019年 | 1415篇 |
2018年 | 1300篇 |
2017年 | 1221篇 |
2016年 | 1226篇 |
2015年 | 1511篇 |
2014年 | 1389篇 |
2013年 | 1617篇 |
2012年 | 1748篇 |
2011年 | 1698篇 |
2010年 | 1668篇 |
2009年 | 1503篇 |
2008年 | 1542篇 |
2007年 | 1432篇 |
2006年 | 1369篇 |
2005年 | 1090篇 |
2004年 | 824篇 |
2003年 | 612篇 |
2002年 | 660篇 |
2001年 | 548篇 |
2000年 | 437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关键是层序划分和对比。而层序划分、对比的关键是层序识别。层序的识别包括层序界面(层序的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的识别和构成层序的体系域识别。这里,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即层序界面和体系域在测井曲线上和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其中,层序底界面在测井上表现为突变的钟型、箱型或侧积式曲线的底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剥蚀、顶超、上超、下超;而体系域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为:低水位体系域的海底扇以漏斗形中、高幅的前积式,或钟型中、低幅的后积式模式为特征,陆坡扇成钟型、正向齿形,自下而上幅度由中高幅→低幅,即具后积式测井模式,低水位楔的测井曲线表现为旋回性进积模式特征,其特征表现为锯齿状箱型。海侵体系域的测井曲线呈现向上变细、变深序列,并表现为钟型、正向齿形或齿化状,幅度由高幅变化为低幅,包络线具后积式特征。高水位体系域相应的测井曲线呈现中幅箱形或桶形,不同体系域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3.
44.
利用2003~2012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市场潜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面板工具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结论是:①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距日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动态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差距在逐渐减小;② 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分行业看,市场潜能仅对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对商务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③ 市场潜能有效地带动了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市场潜能没能有效地转化为真实需求。基于此,建议中国未来应提高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潜能,带动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提高非中心城市的本地化专业服务水平,以满足非中心城市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受距离限制不能从中心城市获得的专业化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45.
46.
针对Aqua和Terra MODIS AOD数据利用线性回归算法拟合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二次多项式回归算法对其进行拟合,二次多项式是指这个多项式的项数超过1,且最高次方数为2。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和线性回归算法分别对2015年随机选择的一天和4-6月的AOD数据进行拟合,并将两种方法拟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针对同一组Aqua和Terra MODIS AOD数据的拟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法拟合得到的RMSE、MAE、R值比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得到的值精度都要高很多,说明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方法在Aqua和Terra MODIS AOD数据的拟合方面优于线性回归方法的拟合,证明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方法适用于此方面的研究,而且能够提升Aqua和Terra MODIS AOD数据拟合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47.
48.
长白山地区全新世火山活动活跃,发育了良好的火山空降、火山碎屑流、火山涌流和火山泥石流堆积物。这些堆积物交错堆积,野外区分较为困难。在火山碎屑地层剖面调查基础上,系统采集了各种类型的火山碎屑堆积物样品。在实验室通过粒度参数和概率累积曲线分析,对堆积物成因类型进行了判别,讨论了火山空降堆积物和火山碎屑流堆积物随着与火口距离变化的规律。首次对研究区内粒度范围为62.5~0.02μm的细火山灰进行了粒度分析,对火山碎屑流和火山碎屑涌流中细火山灰端元分布特征和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9.
黑河流域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利用气象站资料,对黑河流域荒漠区降水特征及其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荒漠区降水属于降水脉动事件,降水前后土壤水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随土层增加差异逐渐变小。土壤水分在降水量、土壤深度和降水前后的差异极显著,交互效应也极显著(P<0.0001),表明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具有显著的响应现象。土壤水分的降水脉动响应表现为降水后土壤含水量激增,在蒸散作用下缓慢减小。降水前后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变异规律均能较好地拟合成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降水前后土壤含水量随机变异均小于结构性变异,反映出荒漠区土壤水分在时间尺度上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格局。降水使土壤水分空间结构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在时间序列上异质性降低。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