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20篇 |
免费 | 9535篇 |
国内免费 | 524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12篇 |
大气科学 | 3179篇 |
地球物理 | 4130篇 |
地质学 | 14704篇 |
海洋学 | 3619篇 |
天文学 | 375篇 |
综合类 | 1775篇 |
自然地理 | 28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2篇 |
2024年 | 794篇 |
2023年 | 870篇 |
2022年 | 1481篇 |
2021年 | 1760篇 |
2020年 | 1408篇 |
2019年 | 1508篇 |
2018年 | 1368篇 |
2017年 | 1274篇 |
2016年 | 1325篇 |
2015年 | 1582篇 |
2014年 | 1511篇 |
2013年 | 1748篇 |
2012年 | 1898篇 |
2011年 | 1841篇 |
2010年 | 1818篇 |
2009年 | 1682篇 |
2008年 | 1675篇 |
2007年 | 1579篇 |
2006年 | 1550篇 |
2005年 | 1231篇 |
2004年 | 917篇 |
2003年 | 697篇 |
2002年 | 748篇 |
2001年 | 636篇 |
2000年 | 501篇 |
1999年 | 280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晋东北地区燕山期地壳活动剧烈而频繁,经历了3次由伸展→挤压转换→隆升和岩浆活动过程。燕山运动早期形成早侏罗世断陷盆地和中侏罗世挤压坳陷型聚煤构造盆地;中期中晚侏罗世形成被NW、NE向深大断裂围限的火山断陷盆地,中基性—酸性火山喷发和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浆侵入,晚侏罗世末形成了一系列NNE向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带;晚期早白垩世再次形成断陷盆地和开阔平缓褶皱,义县组不整合在火山岩之上,晚白垩世处于挤压造山后的山体隆升阶段,左云组不整合在义县组之上,伴随有壳源型花岗岩侵入,NW、NE向断裂复活,形成地堑、地垒式断裂组合,导致山体隆升。 相似文献
32.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2009年完成,安徽省于2008年4月率先启动了芜湖县的试点工作,并自行购买了ALOS1B1级数据制作DOM,套合上矢量的原始土地利用现状图,以便于外业调绘的全面开展.下面,是笔者对利用ALOS1B1级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外业调绘用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掌握,调绘底图的生产快速,质量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土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保护水平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扬州市为研究案例,得出扬州市2000~2008年的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评价分值为52.9,处于生态恢复阶段中的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自2000~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来递增速度明显加快,到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分值为74.7,处于生态恢复阶段的末期,即将跨入生态保育阶段。最后,根据评价结论,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扬州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与构造背景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露头区却尔却克山、元宝山和南雅尔当山中—上奥陶统宏观沉积特征分析,结合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对盆地东北部巨厚的中—上奥陶统碎屑岩沉积物源及其构造背景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中—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发育复理石建造,综合重矿物组合、矿物成熟度参数、砂岩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提供的物源信息,反映物源区主要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却尔却克组沉积早期物源区主要来自北部古陆,主要为酸性花岗岩类和变质岩类,却尔却克组沉积中后期,除来自北部的物源外,还有来自东南部阿尔金造山带的火山碎屑物质的加入。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分析为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区中晚奥陶世构造隆升与沉积充填关系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5.
Transition from platemargin to intraplat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of basalts in Paleogene Liaohe basin,northeaster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Changzhi GU Lianxing REN Zuowei ZHANG Zunzhong CHEN Zhenyan & ZHAO Ming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005,48(12):2069-2080
Mesozoic and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ircum-Pacific area of eastern China. These rocks have long been genetically linked to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oceanic plate to the eastern Asia continent[1,2].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3―6] has attained conclusions that a simple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model does not work well in interpreting all the volcanic rocks in eastern China, although some of them could be attributed to circum-Pacific interaction … 相似文献
36.
37.
风蚀是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破坏的主要动力机制和成因,强烈的风蚀作用致使许多土遗址坍塌殆尽,导致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通过对土遗址的室内和现场风蚀模拟试验研究发现,经PS(高模数硅酸钾)材料加固后土遗址的抗风蚀能力明显增强。室内试验发现,风蚀量随风速的增长而增加、随风蚀时间延长近线性增长,PS材料浓度大于5 %的加固试样,即使风速达20 m/ s时,风蚀量均小20 (kg/ m2)•h,抗风蚀强度提高 6~10 倍。现场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材料的入渗深度和用量直接影响加固效果,中浓度PS材料加固的墙面抗风蚀能力最强。因此,选择适当的PS材料浓度、提高加固材料的渗透力是土遗址保护加固的关键,将对西北地区土遗址科学保护的全面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8.
利用CloudSat 卫星资料,选取冰粒子的等效半径(IER)、数浓度(INC)、含水量(IWC),统计分析了层云、层积云微物理量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层云/层积云小粒子(0~50 μm)、中等粒子(50~80 μm)、大粒子(≥80 μm)出现频率分别为18.7%/16.3%、77.6%/62.6%、3.7%/21.2%。在IER 垂直分布上,层云小、中等粒子在云层中部出现较多,层积云小粒子在云层上部出现较多,中等、大粒子在云层中部出现较多。层云/层积云INC低值段(0~50 L-1)、中值段(50~100 L-1)、高值段(≥100 L-1)出现频率分别为90.1%/76.5%、9.6%/19.5%、0.3%/4.1%。在INC垂直分布上,层云低、中值段在云层中部出现较多,层积云低、中值段分别在云层中部、上部出现较多。层云/层积云IWC低值段(0~50 mg·m-3)、中值段(50~100 mg·m-3)、高值段(≥100 mg·m-3)出现频率分别为96.7%/82.8%、3.2%/13.4%、0.1%/3.7%。在IWC垂直分布上,层云低值段在云层中部出现较多,层积云低、中值段分别在云层中部、上部出现较多。 相似文献
39.
春季黄海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10年4~5月黄海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黄海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年春季黄海POC浓度范围为78.11~9 189.00μg/L,平均浓度为(413.59±794.23)μg/L;北黄海和南黄海POC分布都呈现表层低、底层高的垂直分布特征和近岸高、远岸低的平面分布特征。其中,北黄海POC的高值区南部近岸水体,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北黄海POC的低值区主要位于其中部表层水体,主要由于浮游植物现场生产受限所致;南黄海POC高值区主要位于受沿岸流和陆源输入影响显著的苏北沿岸,底层高值主要与浮游植物碎屑沉降和沉积物再悬浮有关,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南黄海中部海域,亦由于浮游植物现场生产受限所致。PN的分布趋势和影响因素与POC相一致。 相似文献
40.
为揭示多级压气机中上下游叶轮对中间叶片叠加气动影响特性,阐述不同叠加干涉情况下下游叶轮进气角度变化,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一级轴流和一级离心组成的组合压气机非定常流场。详细讨论了上游动叶尾迹和下游动叶势流对中间导流叶栅段气流非定常流动的异频和同频叠加干涉特性,依据计算结果,直观地展示了静叶通道中两种干涉间相互激励和抑制作用的位置和时间,与数学公式的推导结果相互印证。研究结果表明:当上下游动叶对中间静叶段异频干涉时,干涉的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当上下游动叶对中间静叶干涉频率相同时,干涉的相互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但干涉的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受时序位置影响。另外,上游动叶尾迹与下游离心叶轮势流的不同叠加情况,决定着下游离心叶轮进口相对气流角的大小及波动幅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