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526篇
海洋学   27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南黄海春季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受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4月对南黄海调查所得资料,对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受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南黄海中北部上层海域出现了DO、pH的高值区以及营养盐的低值区,而底层则因有机物的分解,DO和pH较低而营养盐含量较高;受苏北沿岸水、长江冲淡水和/或台湾暖流前缘混合水的影响,南黄海西南部海域表、底层DO含量均较低,但却为营养盐的最高值区,且表层水中无机氮盈余状况的分布与该海域环流状况、尤其是苏北沿岸水的扩展途径密切相关,表现为无机氮相对过剩,而无机磷相对缺乏;南黄海西部沿岸流对营养盐往东南方向的输运态势较为明显,同时,首次从营养盐分布的角度揭示了这一水动力过程;受苏北沿岸水、黄海暖流以及两者之间的南黄海西部沿岸流主体的影响,南黄海斜断面上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和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12.
自动验潮仪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传统的瓦尔代式验潮仪完全一样,故新建验潮井必须恪守规范的技术要求,才能使其随潮性和消波性这对矛盾达到对立统一。如果井内不设消波器,进水孔总截面积与井筒截面积之比太大,必然会导致消波性太差。完全依靠自动验潮仪的所谓"数据消波功能"消除井内波动对资料质量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13.
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海岸带的建设及合理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总结了天津海岸带的特点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海岸带调查的技术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结合天津海岸带地区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出了天津海岸带地区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天津海岸带地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14.
冬季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2007年1月12日—2月4日南黄海调查所得资料,对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大部分海域,表、底层海水化学要素分布基本呈现上下均匀状态,这是冬季强烈的垂直混合作用的结果,同时黄海西部沿岸流、台湾暖流前缘水、东海北部的气旋式涡旋和黄海暖流也对各要素的分布发挥着重要的影响。2)调查海域中北部122°30′~124°00′E,34°42′~36°42′N范围内,底层黄海暖流的增温增盐效应较强,且水体垂直混合作用并未到达海底,近底层有跃层存在,使底层水既保留了夏季黄海冷水团水的特性,同时又由于黄海暖流的入侵而具有暖水的性质,跃层和夏季冷水团残留水为溶解氧(DO)和pH低值区的产生以及营养盐高值区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水文条件或动力因素。生物化学作用则是形成上述现象的内在原因,而且该跃层也阻碍了各生源要素的垂向输运,使底层水与底层以上水体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化性质。3)冬季南黄海各化学要素除具有垂直均匀分布的特点外,在中北部各断面东侧还存在层化现象或锋面结构,表现为上层的垂直均匀分布和下层的梯度分布,这也是该海域近底层水体层化以及黄海暖流较强的增温增盐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915.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肉质的蛋白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广东阳江和浙江乐清两地的泥蚶肌肉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质谱和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江和乐清两地样品平均检测到的蛋白点数分别为674±25和746±34个,平均匹配率为78.6%.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26个,其中3个点仅在阳江泥蚶中表达,5个点仅在乐清泥蚶中表达;6个点在阳江泥蚶中为高表达,12个点在阳江泥蚶中为低表达.选择其中6个具有代表性的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乐清泥蚶中高表达的4个蛋白确定为肌动蛋白、PRKA激酶锚定蛋白9、烯醇化酶.这些物质与泥蚶的肉质特性有一定关联.乐清地区出产的泥蚶在营养、肉质和鲜美度方面均优于阳江地区的泥蚶.  相似文献   
916.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acute mortality of half-smooth tongue sole 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 juveniles in a fish farm in Jimo,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in June 2006. Gross signs of the diseased tongue sole included several petechiae and ecchymoses on the body and fin necrosis and hemorrhagic lesion at the base of the fin.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kidney, liver and hemorrhagic lesions of the diseased tongue sole. Among14 strains, SJ060621 was proved to be highly virulent to juvenile tongue sole with LD50 value of 1.0×105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mL-1, while the remaining 13 were avirulent. Among the 16 antibiotics tested, SJ060621 was sensitive to gentamicin and nitrofurantoin. It was identified as Listonella anguillarum with conventional plate and tube tests in combination with API 20E analysis. 16S rRNA gene and partial HSP60 gene sequenceing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train was highly homologous with L. anguillarum. Examination of the infected musculature by electron microscopy indicated numerous bacteria and lots of macrophages containing phagocytosed bacteria. Histo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severe necrotic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the infected organ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location of occurrence of bacteria, and bacteria were found in aggregations in the inflammatory areas in musculature.  相似文献   
917.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目标之一是掌握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本文结合目前已经开展的国家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从土地调查工作分类方面分析,简要介绍了广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中国土分类和规划分类的主要情况,广州市结合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实际情况,增加细化调查分类,一次调查生...  相似文献   
918.
华北平原浅层含氟地下水演化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氟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历史资料、实地水文地质调查、取样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图解、统计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历史阶段(1980~1985年)和现阶段(2005~2010年)F-质量浓度空间分布,探讨了现阶段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F-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化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氟水的区域范围相比历史阶段明显增加;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补给区(Ⅰ区),到中部冲积湖积平原缓慢径流区(Ⅱ区),最后到东部冲积海积滨海平原排泄区(Ⅲ区),浅层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呈低→高→低的变化;高氟水的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HCO3-和Na+富集的苏打型碱性水化学环境有利于F-的富集,而Ca2+、Mg2+则会抑制F-的富集;高氟水的形成与其迁移、赋存的环境条件有关,在Ⅰ区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主要受萤石溶解作用、F-解吸作用控制,在Ⅱ区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受蒸发浓缩作用、萤石溶解作用、方解石-白云石沉淀作用、F-解吸作用等控制,而在Ⅲ区高氟水主要受方解石-白云石的沉淀作用、F-解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控制。  相似文献   
919.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hemocytes in the haemolymph and hepatopancreas were examined in experimentally and naturally WSSV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infected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hological manifesta- tions of hemocytes were similar among moribund shrimps infected via injection, feeding and by nature. Firstly, the total hemocyte counts (THCs) in WSSV-infected shrim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shrimp. Secondly, necrotic, broken and dis- integrated cells were often observed, and a typical hematolysis was present in the haemolymph smear of WSSV-infected shrimp. Thirdly, necrosis and typical apoptosis of hemocytes were detected with TEM in the peripheral haemolymph of WSSV-infected shrimp. Hyalinocytes and semi-granulocytes with masses of WSSVs in their nuclei often appeared, whereas no granular bemocytes with WSSV were found in the hepatopancreas of moribund infected shrimps. All our results supported that hemocytes were the main target cells of WSSV, and hyalinocytes and semigranular hemocytes seemed to be more favorable for WSSV infection in F. chinensis.  相似文献   
920.
水流作用下渔网养殖空间变化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炜  詹杰民 《海洋工程》2007,25(1):93-100
渔网的动力分析是养殖网箱设计和优化的基础。通过把一系列杆相互铰接在一起,建立网的模型,模拟网在来流作用下的变形。作用在杆上的水动力可以通过Morison公式来计算,采用有限单元的离散方法,并利用网目合并的方法来减少总的自由度数目。模型的计算结果同试验成果做了对比,计算与试验在柔性网的变形方面,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