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206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261篇
地质学   613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热液金刚石压腔(HDAC)高温高压实验平台是在金刚石压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温高压原位实验模拟设备.近年来,HDAC技术已经在地质科研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等知名期刊刊发.本文介绍了HDAC高温高压实验平台结构与组成、实验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随着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和季节动力预报系统的发展,短期天气预报及长期气候预测的能力持续提高,然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次季节至季节(S2S,两周至三个月)预测技巧偏低,成为当今气象学界和业务服务的难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特聘专家李天明教授团队于2012年研发了基于时空投影技术的统计预报模型(STPM),成功地对中国大陆降水和气温距平,以及区域极端降水、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和西太平洋台风群发事件等高影响天气进行提前10~30 d的预报,并在国家气候中心及多个省份开展了业务应用。STPM也成功应用于台湾春雨预报、南海季风爆发和ENSO预测等季节至年际变化的预测。本文对S2S预测的理论基础、STPM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并讨论了S2S预测业务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83.
利用1961—2018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2 400站中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广地区)134站逐日降水资料、英国Hadley中心逐月海表温度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筛选了两广地区前汛期降水正(负)异常、后汛期降水负(正)异常的年份,即前、后汛期降水异常反位相年份。结果表明,近60 a来,两广地区前、后汛期降水反位相现象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存在密切联系。前汛期期间,当热带西太平洋海温为负异常时,大气对该冷源的Rossby波响应引起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且水汽由热带西太平洋向两广地区输送并辐合,同时两广地区为水汽的湿平流区域、风场异常辐合区域,其上空受异常上升运动控制,这样的环流配置有利于两广前汛期期间降水正异常。热带西太平洋海温负异常可持续至后汛期期间,大气的Rossby波响应所致的西太平洋反气旋较前汛期偏西北,两广地区为水汽异常辐散区域,同时水汽干平流且风场异常辐散,受异常下沉运动控制,不利于两广地区降水的产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84.
南极高原拥有独特的天文观测优势,为了对南极中山站夜天文观测条件进行实测研究,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专门研制了一套具有耐低温、自动除雪除霜等适应南极气候特征的全自动全天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全天云量、天光背景和全天图像,并将信息推送到网页实时显示。介绍了系统的研制及为适应南极气候进行的耐低温实验,统计分析了中山站2016~2017年的全天信息数据,结果显示,中山站2016和2017年的可观测时间为772.21 h和437.38 h,可观测夜数为93 d和51 d,天光背景最大真实值为22.05 Mag/arcsec 2,年平均气温为-10.6℃,最高气温19.1℃,最低气温为-44℃,201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2%。  相似文献   
85.
青藏铁路冻土区环境问题对工程安全可靠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青藏铁路冻土区主要工程对多年冻土温度、水分特征和冻土环境特征的影响,探讨了冻土区工程环境与冻土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特点。进而论述了控制外界对冻土工程环境系统的热侵蚀是保证冻土区工程安全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6.
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工程安全可靠性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冻土区路基工程和冻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分析,提出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监测关键技术一是监测方法,二是监测手段,三是数据分析。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性首先取决于工程周围和工程基底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其次取决于发生变形的路基填土厚度及其基底融化层厚度。因此,路基顶面以下不同深度地温监测和年际冻融季节时段路基土层变形监测是冻土区工程长期可靠性监测的主要指标。青藏铁路自然条件的严酷性,要求监测手段具有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对复杂自然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文章提出一种自动观测多年冻土地温和路基变形,并能够实现数据无线传输的现场监测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这种监测系统能够适应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减轻了人工监测的劳苦,具有可靠性和耐久性。作者还提出了能够简便判断冻土区工程安全可靠性的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对目前冻土区工程安全可靠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7.
张雨心  左栋 《测绘通报》2020,(10):148-151
近年来,汽车工业已进入智能时代,自动驾驶汽车必将引领时代风潮,与之而来的则是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产业的大发展。然而,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的出现,使导航电子地图由人读向机读转变。与之伴随的数据采集、更新、使用等方面的变化及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部分环节如果处理不当还将威胁国家安全。本文从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对国家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风险点切入,分析了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在数据采集、更新、使用等环节的国家安全风险,制定防控要点,为促进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88.
利用InSAR数据的格尔木市地表沉降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SAR及其相关技术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采用2015年12月4日至2018年1月10日间的37景Sentinel-1卫星SAR影像数据,基于InSAR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地处高原的格尔木市市区及其周边进行了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表明,基于相干性等指标共提取了252 889个相干点,每平方千米平均有501个相干点,后续经相干点分析计算后掩模去误差较大的点后,实际使用相干点252 035个;格尔木市及其周边郊区的整体沉降速率均在5 mm/a以内,未发现明显的沉降区域或大面积的沉降带,市区南部的沉降速率低于北部。  相似文献   
89.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质量检查的传统流程需到实地逐一核实,检查周期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摄的检查技术流程,结合研发的野外实地调绘软件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增减挂钩项目质量检查流程,并基于DOM检查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流程优化了传统外业检查流程,实现地块的全覆盖内业检查和外业的实时取证,确保成果耕地质量指标的准确性,对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给予客观评价。评价体系的应用选取广西几个县增减挂钩为研究对象,探究体系评价的合理性,初步确定该方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90.
末次间冰期兰州黄土记录中的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肮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口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导春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伊/蒙间层矿物。粘土矿物的形成以碎屑成因为主,其一在剖面上的变化具有批示气候变化的意义。古土壤层中伊利石结晶度较黄土层中低,反映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粘土矿物受到了不同和蔼的改造。粘土矿物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