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是研究长江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大九湖一根泥炭岩芯的年代学、元素及摇蚊亚化石记录,结合区域古气候资料,探讨大九湖泥炭地地表干湿变化历史及生物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近400年来大九湖泥炭地古水文和摇蚊种群变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820s之前研究区内气候偏冷湿,尤其是1720s-1820s年间,冷湿的环境有利于泥炭中碳的大量积累,较高的地表有效湿度使得摇蚊大量生长,同时湖泊相摇蚊属种丰富度及含量均较高;1820s-1940s年间,区域内夏季降水量显著降低,同时伴随明显的区域增温过程,泥炭地地表有效湿度过低不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摇蚊种群生物量极低;1940s (尤其1970s)后,摇蚊种群丰度逐渐回升,但湖泊相摇蚊丰度较1820s以前明显降低,半陆生摇蚊属种丰度有所增加,说明尽管该时期泥炭地表湿度有所增加,但较1820s前仍较低,暖湿气候下泥炭分解也较为明显.本研究探索性地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泥炭地摇蚊种群对泥炭地湿度变化的响应过程,这不仅为摇蚊亚化石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为全面、精准地理解泥炭地演化及区域环境变化过程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几种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在不同地形类别的工程应用比较和对1:10000正射影像图航外控制测量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3.
王国利  王晏民 《测绘通报》2012,(1):20-21,41
采用多源约束验后方差迭代整体配准法,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配准粗差影响,提高点云的配准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楼燕敏  吴迪 《测绘通报》2012,(12):47-50,58
机载LiDAR是一种综合应用激光测距仪、IMU、GPS的新型快速测量系统。使用该系统进行滩涂海岸地形测量和4D产品制作具有传统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介绍机载LiDAR技术在浙江省滩涂海岸地形测量项目中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情况,并就航飞潮位选择、数据精度控制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5.
王晏民  郭明 《测绘学报》2012,41(4):605-612
为提高点云查询效率和按需提取数据,提出一种二维与三维混合索引的大规模点云数据管理方法。采用二维四叉树和三维最小外包盒结构管理原始点云,以3D-R树管理多站点云,利用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全部点云模型和相关属性数据。利用古建筑大规模点云数据在微机上实现了点云模型的数据存储与可视化。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管理超过10 GB级的点云模型数据和十亿级有效点,数据可视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6.
华北平原灌溉需水量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华北平原14个气象站点2002年-2007年的降水资料、76个站点的0-80 cm厚度的土壤参数以及ETWatch系统计算的蒸散发量数据,运用水分平衡原理计算了灌溉需水量的空间分布;利用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灌溉需水量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山前平原到滨海平原,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分别为28...  相似文献   
107.
10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rea‐preservation approach for polygonal boundary simplification by the use of structured total least squares adjustment with constraints (STLSC), with the aim being to maintain the area of the original polygons after the simplification. Traditionally, a simplified line is represented by critical points selected from the original one. However, this study focuses on maintaining the areas of the polygons in the process of simplification of polygonal boundaries.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 in this article is a supplement to the existing line simplification methods, and i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simplification of polygonal boundaries in terms of positional and area errors. Based on the sub‐divisions of the original polyline, using the critical points detected from the polyline by the use of line simplification methods, the framework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cludes three main components, as follows: (1) establishment of the straight‐line‐segment fitting model based on both the critical and intermediate points on the sub‐polyline; (2) introduction of both area and end‐point constraints to reduce the geometric distortions due to the line simplification; and (3) derivation of the solution of boundary simplification by the use of STLSC. An empirical example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by imposing the linear fitting model on both the critical and intermediate points on the sub‐polylines in the proposed STLSC method, the posi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points and the simplified line are approximately in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2) by introducing both end‐point and area constraints in the proposed STLSC method, the areas of the simplified polygons are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original ones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the two neighboring fitted line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t the optimized position.  相似文献   
109.
以后母戊鼎为例,介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和分析青铜器基础尺寸的精细测量方法,并利用剖面法和造型图解法分析大鼎的形体构造。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方便、快捷、精度高,对于了解青铜器的铸造结构意义重大,为后母戊鼎的后续保护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时间距离的城市道路交通测度空间是一个非欧氏距离空间。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非欧氏距离空间的最佳路径选择算法。因为道路路口的转向时间消耗是路径时间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法在路径经过的道路路口处,根据离开路口的方位角定义了路口的虚拟状态。合并考虑路段和路口转向的时间消耗,通过计算起点到虚拟状态的累计时间,完成了最佳路径的选择。算法是一个多阶段决策过程,通过递推方法来实现;并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