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30篇
  免费   4251篇
  国内免费   5820篇
测绘学   2166篇
大气科学   3850篇
地球物理   5130篇
地质学   11926篇
海洋学   2864篇
天文学   747篇
综合类   2199篇
自然地理   2719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1146篇
  2021年   1297篇
  2020年   1081篇
  2019年   1276篇
  2018年   1388篇
  2017年   1218篇
  2016年   1298篇
  2015年   1168篇
  2014年   1391篇
  2013年   1464篇
  2012年   1454篇
  2011年   1515篇
  2010年   1474篇
  2009年   1370篇
  2008年   1312篇
  2007年   1158篇
  2006年   1037篇
  2005年   889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710篇
  2000年   635篇
  1999年   758篇
  1998年   583篇
  1997年   529篇
  1996年   519篇
  1995年   415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0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51.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innovation, urban discourse has shifted to consider what kinds of spatial designs may best nurture innovation.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productivity(RIP) using the example of China's Pearl River Delta(PRD). Based on a spatial database of 522 546 patent data from 2017, this study proposed an innovation-based built environment framework with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healthy environment, daily interaction, mixed land use, commuting convenience, and technology atmosphere. Combining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and Geodetector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R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in the PRD region is extremely uneven. The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ilt environ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IP, and, specifically, that healthy environment, mixed land use, commuting convenience, and technology atmosphere all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Meanwhile, the Geodetector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ilt environment factor impacts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RIP to varying degrees, with technology atmosphere demonstrating the greatest impact intensity. We conclude that as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course shifts focus to th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economy, the innovation-oriented design and updating of built environments will becom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952.
对当前地震观测仪器的授时技术现状进行阐述,统计并分析测震观测仪器授时终端的缺陷,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北斗/GPS双模的分体式授时终端的设计,并通过硬件设计制作与软件功能调试,实现与地震数据采集仪器的成功对接.在地震台站试运行期间对所记录地震事件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授时终端的校时准确性,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53.
江门市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32,自引:31,他引:1  
管勇  黄江辉 《广东气象》2007,29(2):29-31,35
对江门市1961~2005年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门市45年来年平均气温以0.023 8℃/年的趋势变暖,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增暖达到最强。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全球同步,尤其是冬季增暖明显。年降水量总趋势以1.57 mm/年的变化率减少,与我国近40年来的降水倾向率变化趋势相同,降水整体变化不明显,但有明显的阶段性,多雨与少雨期交替变化。气候极端事件出现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4.
定义了能量变化率指标,以简谐激励作用下的滑移隔震结构为例,探讨了摩擦系数对滑移隔震结构能量变化率指标的影响,通过对这些能量指标的研究,分析了系统的相对输入能量和绝对输入能量的差异性随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5.
Current exploration needs are satisfied by multisource technology,which offers low cost,high efficiency,and high precision.The delay time,which determines the s...  相似文献   
956.
浮游生物主要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嵌套性结构及物种间的互作关系对群落的分布格局、功能乃至稳定性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此仍知之甚少.为此,本研究以东太湖为研究区域,在2019-2020年期间进行了春、夏、秋、冬季的观测调查,根据浮游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合群落分布矩阵和二分网模型研究浮游生物的嵌套性格局及其互作关系,并探讨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在时间上,春、秋、冬季水体的理化特征较为相似,但与夏季的水质差异显著.在空间上,西南部区域的综合污染指数显著高于东北部;(2)环境异质性使得浮游植物呈现出明显的嵌套性分布,即秋、冬季群落是春、夏季群落的子集.然而,浮游动物并未呈现该分布特征;(3)浮游生物的互作关系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的互作网络组成最简单,物种竞争最激烈,物种的特异性关系、物种脆弱性和一般性最小,说明浮游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在冬季最弱.综上所述,水环境的时空差异性造成的生态位分离可能是造成浮游生物嵌套性及其互作网络季节性变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57.
利用濮阳周边数字地震台网近十年的震相观测报告数据及3级以上地震事件的波形记录,基于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的速度模型,采用Hypo2000地震定位法对研究区内1级以上287次地震事件进行绝对定位.同时,以Hypo2000绝对定位结果为初始位置,对濮城镇附近约25 km范围内的153个一级以上地震进行双差相对定位,获得...  相似文献   
958.
A three-dimensional (3D) step-by-step inversion strategy for audio magnetotellurics(AMT)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minimized by it...  相似文献   
959.
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云南雨季开始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瑜  赵尔旭  黄玮  朱勇  杨淑群 《高原气象》2007,26(3):572-578
通过对46年(1961—2006年)的初夏(4月21日~5月31日)孟加拉湾低压的研究,发现影响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初夏孟加拉湾低压系统源地大致位于9°~12°N,88°~91°E之间,较强的低压系统从源地移出后分别沿着两条路径影响云南,这两条路径对应着不同强弱的南亚高压环流。初夏孟加拉湾低压出现频率与云南雨季开始早晚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前期3月中南半岛附近海域的对流强(弱),则有(不)利于初夏孟加拉湾地区产生低压系统。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前期南印度洋海温呈负相关,当南印度洋海温下降(上升)时,有(不)利于孟加拉湾地区对流加强、低压系统生成。  相似文献   
960.
云南热区≥10℃和≥18℃年积温及日数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伟  郭立群  刘勇  冯弦  李江  孟梦 《高原气象》2007,26(2):396-401
云南热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我国热区的研究与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用云南实测地面气温资料等,采用线性回归及残差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热区森林生态系统≥10℃积温及其日数、≥18℃积温等热量指标在不同地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云南热区不同区域≥10℃积温及其日数、≥18℃积温等热量指标都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根据这些划分热量带的基本指标,以及热区分布县市的最低海拔和增温或降温的效应,对其热区分布的海拔上限进行了估测,为准确确定云南热区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各县市热带和南亚热带的热区范围及热区的主要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