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5篇
  免费   2996篇
  国内免费   3966篇
测绘学   1217篇
大气科学   3022篇
地球物理   3946篇
地质学   8169篇
海洋学   2035篇
天文学   620篇
综合类   1619篇
自然地理   203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853篇
  2021年   968篇
  2020年   823篇
  2019年   925篇
  2018年   1036篇
  2017年   883篇
  2016年   965篇
  2015年   829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1004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1001篇
  2010年   990篇
  2009年   898篇
  2008年   823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627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476篇
  1996年   473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66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利用1974~1982年黄、东海海洋水文气象标准断面实测资料对近海面空气湿度的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冬、夏季海、气温与湿度的关系,并对冬、夏季近海面空气湿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夏季,空气湿度为气温的函数;冬季,除了考虑空气本身平流的水汽外,还必须考虑海洋向大气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172.
本文通过对闽江口琅岐岛钻孔的孢粉,有孔虫及硅藻的综合分析,发现第四纪地层中有五个孢粉组合带,五个硅藻组合带与一个微体化石层。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认为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可以划分为晚更新世晚期与全新世(早期、中期、晚期)。气候演化依次为:冷干→温暖略干→温暖湿润→炎热潮湿→温暖略干。沉积相发展顺序为:冲积相、冲洪积相→河流相、湖沼相→湖沼相、河口相→海湾相→河口相。  相似文献   
173.
黄、东海毗邻海域悬浮体与水团的对应关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东海毗邻海域由陆架到深海的悬浮体进行了大量加密取样,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给出了悬浮体含量及其三维分布,确定它们与水团及其边界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从物源、动力和成因等解释了这种对应,提出了水团对悬浮体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黑潮次—中层混合爬升水及其混合水形成悬浮体含量最低值区,横亘在陆架与深海之间,形成阻隔含有大部分悬浮体的陆架中、下层水体向深海输送的洁净“水障”,台湾暖流北上的顶托也起类似作用,并分析了影响悬浮体含量的各种因素及有关机制。  相似文献   
174.
长江口南港水道潮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6年长江口南港水道枯、丰水期(1月、7月)大、中、小潮两次各26h以上的全潮水文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实测流的特征和潮流类型、运动形式、潮流垂直变化、余流、M2分潮流及分潮流对涨、落潮流不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粘土矿物对海水中主要营养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海水中磷盐和硝酸盐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行为的研究发现,海水体系中高岭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大于蒙脱土,其原因为,粘土颗粒的表层铝/硅结构比是控制磷酸盐吸附的主要因素,其中铝含量越高,肿附能力越大。考察PH、粘土酸改性处理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H<8.5的磷酸盐吸附PH曲线呈峰形,其吸附作用以阴离子交换为主;PH>8.5时磷酸盐的吸附作用以沉淀吸附为主。酸改性蒙脱土可提高吸附磷酸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6.
养殖对虾与海捕对虾鉴别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养殖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和海捕中国对虾肌肉煮熟后的失水率,提取物中的甜菜碱和氧化三甲胺含量,以及虾肉脂质中所含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下列结果:(1)两类对虾鲜样煮熟后失水率相差6%以上;(2)海捕对虾肌肉中的甜菜碱和氧化三甲胺含量比养殖对虾的高,两者有显著差别;(3)养殖对虾肌肉所含C18:2ω6为17.3±1.5%,海捕对虾为2.0±0.8%。从以上结果本文推荐以脂肪酸C18:2ω6含量来鉴别养殖对虾与海捕对虾。  相似文献   
177.
The wave forces on 1, 2 and 4 vertical circular piles under the action of several wave trains of the same wave parameters, such as Hs,Tp and Mo, but different wave group factor GF are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After comparing these forces,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e mean and significant wave forces are almost of no difference for the wave trains with different GF. When GF is larger, the one-tenth of the wave froce extreme is slightly increased and the maximum wave force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ones with smaller GF, to which attention must be pai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8.
Abstract

Cobalt-rich crust has attracted increased attention due to their economic value.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seamount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are rich in cobalt-rich crust resources. The Caiwei Guyot in Western Pacific Ocean is one of the cobalt-rich crust exploration areas contracted betwee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A large volume of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to elucidate the tectonic evolution, basement type, sediment typ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surface sediments at Caiwei Guyot. However, a research gap exists on the sedimentary strata below the pelagic deposits and above the volcanic basement of the Caiwei Guyo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at two main types of sediments existing on the top of Caiwei Guyot. The deposition thickness on the top of Caiwei Guyot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sedimentary centers and exposed periphery. Pelagic sediments are difficult to form at the northeastern portion and edge area of Caiwei Guyot due to the strong bottom current environment, which makes these areas suitable for crust growth. This paper delineated three cobalt-rich crust prospective areas at the Caiwei Guyot with of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exploration and mining-lease-block selections at Caiwei Guyot.  相似文献   
179.
黄、东海海域水团发育对底质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东海海域底质沉积物中的细粒级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和全粒级碳酸盐含量分析、对比上覆水团和悬浮体资料,探讨研究区水团发育消长对底质沉积物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可以划分为长江冲淡水影响的长江型物质沉积区;黄海水影响的黄河型物质沉积区和黑潮水以及东海次表层水影响的残留型物质沉积区。而水团发育消长可直接影响下伏底质的分布特征。黄河型物质沉积区与残留型物质沉积区的分界相应于黄海冷水向东南扩展与黑潮次中层混合水向陆架爬升互为消长的长期综合平衡位置,而黄海冷水向东南的扩展范围代表着黄河物质在陆架向东南扩展沉积的最大范围.  相似文献   
180.
本文以《徐霞客游记》为依据,对明末南方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进行了初步归纳和分析,以揭示徐霞客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