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90篇 |
免费 | 7916篇 |
国内免费 | 46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02篇 |
大气科学 | 4457篇 |
地球物理 | 5925篇 |
地质学 | 13534篇 |
海洋学 | 3688篇 |
天文学 | 869篇 |
综合类 | 2382篇 |
自然地理 | 28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0篇 |
2024年 | 607篇 |
2023年 | 775篇 |
2022年 | 1371篇 |
2021年 | 1526篇 |
2020年 | 1473篇 |
2019年 | 1425篇 |
2018年 | 1493篇 |
2017年 | 1407篇 |
2016年 | 1478篇 |
2015年 | 1341篇 |
2014年 | 1504篇 |
2013年 | 1612篇 |
2012年 | 1573篇 |
2011年 | 1602篇 |
2010年 | 1592篇 |
2009年 | 1417篇 |
2008年 | 1422篇 |
2007年 | 1268篇 |
2006年 | 1076篇 |
2005年 | 980篇 |
2004年 | 754篇 |
2003年 | 707篇 |
2002年 | 753篇 |
2001年 | 767篇 |
2000年 | 745篇 |
1999年 | 827篇 |
1998年 | 679篇 |
1997年 | 604篇 |
1996年 | 561篇 |
1995年 | 468篇 |
1994年 | 432篇 |
1993年 | 403篇 |
1992年 | 337篇 |
1991年 | 230篇 |
1990年 | 205篇 |
1989年 | 157篇 |
1988年 | 134篇 |
1987年 | 100篇 |
1986年 | 78篇 |
1985年 | 62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44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22篇 |
1978年 | 12篇 |
1958年 | 15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1.
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南海海域采集管眼鱼6尾,经形态特征鉴定为月鱼目、鞭尾鱼科、鞭尾鱼属(Stylephorus)、鞭尾鱼(Stylephorus chordates)。鞭尾鱼主要鉴别特征为:体长,侧扁。眼大,呈望远镜状,朝前或朝上。吻小,管状,口有特别大的伸缩能力。背鳍从颈背部延伸至尾鳍基部。尾鳍分明显的上叶和下叶,下叶2鳍条极度延长。鞭尾鱼在南海海域的发现是该科、该属、该种鱼类在中国海域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212.
213.
214.
215.
月面环境与月壤特性研究的主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月面环境与月壤特性是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对它们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加深,本文对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热环境以及月壤特性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初步分析了这三个方面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地形地貌对月球定量遥感的影响以及南极艾特肯(SPA)盆地等地貌单元的年代学划分和成因演化;(2)月面热辐射、月表物理温度和热流等月面热环境特征的进一步探测和全面分析,以及其对地球反照率变化的响应;(3)月壤形成演化过程及空间风化作用,月球极区氢富集机制和水冰探测,以及月球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16.
217.
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虑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研究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地震响应分析确定饱和粉土层受到的随机地震荷载,进一步探讨了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技术,以及利用此种试验分析饱和粉土液化特性的方法。研究结果为形成判别饱和粉土层地震液化可能性的新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18.
高原季风对500hPa中纬度西风带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48--2008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1958—2007年中国560站夏季降水资料,设计了一个区域西风指数,探讨了高原夏季风和500百帕中纬度西风带活动的时间一频率多层次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变化特征以及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夏季风对区域西风带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近61年来,两者总体变化趋势相反,前者增强后者减弱。除了都具有1—2年、27—28年和线性趋势变化的共同周期外,还呈现出各自的周期变化,并且均发生过一次年代际气候跃变现象,前者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者发生在80年代中期,高原夏季风由偏弱转为偏强,区域西风由偏强转入偏弱,在跃变前后两者各种周期的时间尺度和强度存在明显的不同。如果排除1—2年周期的不确定性,预计接下来高原夏季风将直接进入偏弱期,区域西风指数可能在3—4年后才转入偏强期,并且高原夏季风会比区域西风指数提前发生突变,对区域西风指数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高原夏季风不仅自身对我国夏季降水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它通过影响中纬度西风带的活动,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219.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和产油层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勘探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现已认识到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底砂(砾)岩,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岩以滨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占优势,局部发育海陆过渡相陆源碎屑沉积。根据盆地内100多口井资料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以及其它指相标志的综合分析,在东河砂岩中识别出滨岸、河口湾、辫状河三角洲以及冲积扇等不同的沉积相类型,其中高能碎屑滨岸相最重要,分布最广。东河砂岩沉积早期和中期,盆地主要为高能碎屑滨岸相和碎屑陆棚相沉积,末期海侵达到最大,盆地内为碳酸盐台地沉积,而轮南及盆地北部一带受物源区的影响,出现混积滨岸和碎屑滨岸沉积。东河砂岩明显具有填平补齐的沉积特征,其砂体厚度在缓坡处减薄、陡坡处增厚、遇孤岛减薄或尖灭,这些沉积特征为形成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奠定了良好的地质基础。满加尔、轮南、塔中、玛扎塔格以及草湖地区都有可能找到该类油气藏(田),展示了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的良好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