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51篇
  免费   4376篇
  国内免费   6083篇
测绘学   2131篇
大气科学   4435篇
地球物理   5267篇
地质学   11729篇
海洋学   3427篇
天文学   787篇
综合类   2251篇
自然地理   3083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612篇
  2022年   1367篇
  2021年   1587篇
  2020年   1313篇
  2019年   1419篇
  2018年   1519篇
  2017年   1364篇
  2016年   1419篇
  2015年   1341篇
  2014年   1523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1553篇
  2011年   1548篇
  2010年   1496篇
  2009年   1425篇
  2008年   1296篇
  2007年   1099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837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588篇
  2002年   593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96篇
  1997年   521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341篇
  1992年   300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1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giant Bayan Obo REE–Nb–Fe deposit consists of replacement bodies hosted in dolomite marble made up of magnetite, REE fluorocarbonates, fluorite, aegirine, amphibole, calcite and barite. Two or three phase CO2-rich, three phase hypersaline liquid–vapor–solid, and two phase liquid-rich inclusion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mineralized fluorite and quartz samples. Microthermometry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ic phase in CO2-rich inclusions is nearly pure CO2. Fluids involving in REE–Nb–Fe mineralization at Bayan Obo might be mainly of H2O–CO2–NaCl–(F–REE) system. Coexistences of brine inclusions and CO2-rich inclusions with similar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give evidence that immiscibility happened during REE mineralization. An unmixing of an original H2O–CO2–NaCl fluid probably derived from carbonatitic magma. The presence of REE-carbonates as an abundant solid in fluid inclusions shows that the original ore-forming fluids are very rich in REE, and therefore,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oduce economic REE ores at Bayan Obo.  相似文献   
992.
From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framework minerals of the strata between or above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coals in the Qinshui basin, Shanxi, three stages are predicted of hydrocarbon expulsion from the coals. Combined with the known history of basin evolution, it is deduced that the expulsion of hydrocarbons happened during the J1 (210–180 Ma), the early K1 (150–130 Ma) and K2E1 (110–60 Ma). In the early stage, the coals produced and discharged coal-generated oils. The average GOI value of four sandstone samples is relatively high, as they have been exposed to high paleo-oil saturation in the strata between or above the coals. The biomarker compositions of oil-bearing fluid inclusio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extracts from the coals, and so it is concluded that those oils were derived from the same family of the coals.  相似文献   
993.
库水位波动对滑坡的稳定性变化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定值分析方法未能考虑土体强度参数取值的不定性,而概率分析法能考虑土体强度参数分布的随机性,对库区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文章以万州瓦窑坪滑坡为例,在基于库水位实际波动进行拟合的条件下对滑坡的渗流场进行了模拟,同时对不同水位下滑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在库水位波动条件下整体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滑坡具有低危险性。库水位下降到160.47 m水位时,边坡破坏概率超过30%,具有中等危险性。采用R/S分析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具有持续性的小变形,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与稳定性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4.
北极地区地质构造及主要构造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地区范围很广,北极圈面积达2 100×104 km2,区域地质复杂。通过对北极地区区域地质编图,笔者认为前寒武纪主要由波罗的、劳伦和西伯利亚三大克拉通,以及其间的微板块或地块组成。主要造山带包括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贝加尔造山带、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海西造山带、晚中生代的上扬斯克造山带、新西伯利亚造山带与楚科奇-布鲁克斯造山带。根据北极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显生宙以来经历的构造事件大致包括: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贝加尔运动,致使波罗的古陆与斯瓦尔巴-喀拉地块碰撞造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加里东运动,在劳伦古陆周边形成规模巨大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波罗的古陆与西伯利亚古陆的碰撞造山形成海西造山带;北极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裂离加拿大边缘,侏罗纪加拿大海盆开始张开;早白垩世,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继续与西伯利亚碰撞,阿纽伊洋(Anyui Ocean)消亡,形成上扬斯克-布鲁克斯造山带。受北极调查程度影响,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卢家屯组按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影背山砾岩段、漏斗山杂色岩段、杨树河子黑色岩段,前人采集到的Palaeanodonta-Palaeomutela动物群、Pleuroneia? sp.和叶肢介等生物化石组合指示时代为二叠纪。本次对九台市影背山双顶山卢家屯组建组剖面下、中、上段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证实卢家屯组由下至上存在3个最小锆石年龄峰值,分别为(283.4±7.9)、(262.4±3.9)、(255.5±5.8) Ma,确定了卢家屯组的上限为晚二叠世。根据卢家屯组中碎屑锆石存在1 800 Ma和2 500 Ma左右的典型华北板块基底年龄,认为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群最终闭合时间应为P3-T1。  相似文献   
996.
西华山钨矿床是一个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大脉型钨矿床。已有百余年的开采史。但在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一直存在不同认识。作者利用红外显微镜及其它相关设备,对西华山矿床不同中段样品中的黑钨矿、锡石、绿柱石、黄铁矿、闪锌矿、石英和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蚀变花岗岩中造岩石英只见次生气液包裹体,晶洞水晶中只有原生包裹体,而云英岩石英中原生、次生包裹体均较发育。黑钨矿中以原生气液包裹体为主,在早期结晶的黑钨矿中还有较多的硅酸盐熔融包裹体,而晶洞中的黑钨矿和水晶一样——只有原生气液包裹体。绿柱石中除了硅酸盐包裹体外,主要是气液包裹体(多为次生)。其它锡石、黄铁矿、闪锌矿和萤石等都只有气液包裹体(原生或次生)。研究结果表明,西华山钨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尔后才演变成单一的热水溶液,在这一过程中黑钨矿、黄铁矿、闪锌矿、萤石和石英等矿物不断晶出。矿床总的成矿温度大致为700~200℃,压力约为160~200MPa。各种气液包裹体的盐度主要为5.0%~10%Na Cleqv。文中还对这些数据的地质意义以及对脉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数据解释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7.
尤丽  于亚苹  廖静  刘立  刘娜  赵爽  李晓 《地球科学》2015,40(4):671-676
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图像分析, 对西科1井第四纪发育的典型暴露面及其附近的岩石类型、成岩作用和孔隙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 典型暴露面(埋深68.75~70.24 m)附近的岩石类型为骨架灰岩和泥粒灰岩, 成岩作用类型包括溶解作用、胶结作用、泥晶化作用和新生变形作用, 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粒间溶孔、粒内孔及粒内溶孔、生长骨架孔及其溶孔、铸模孔和晶间溶孔.碳酸盐矿物的悬垂状产状、生物体腔孔充填物的方解石化和普遍发育的溶解作用指示该深度段遭受了大气水淋滤的强烈改造.   相似文献   
998.
围绕油藏数值模拟过程中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详细介绍了基于角点网格模型的建模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步骤。其主要流程是:首先根据断层数据构造断层模型,在断层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骨架模型;然后在骨架模型约束下采用地层恢复技术实现含断层的地层模型;最后基于结构模型插值物性参数完成属性模型。以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为例,对建模流程和技术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建模结果与专业地质建模软件Petrel相符。  相似文献   
999.
扬子陆核崆岭高级变质地体内出露一套强变形的基性-超基性岩岩石组合, 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崆岭群中, 该套变基性-超基性岩组合对扬子陆块早期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同位素稀释法(isotope dilution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简称ID-TIMS)获得该套岩石组合中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063±12Ma, 说明Sm-Nd同位素体系可用于对超低含量、发生强蚀变作用的超基性岩样品进行定年.样品Nd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εNd(t)值为6.90~7.32), 表明形成于封闭体系中, 其对应Nd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13~1.09Ga, 与形成年龄接近, 说明来自亏损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结合区域上已有的中元古代末期到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岩浆事件研究, 认为在该时期扬子陆块可能由多个微陆块组成, 就扬子陆核而言, 其与扬子陆块西侧之间很可能存在分隔的大洋.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工程算例,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边坡治理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能更加直观的得到坡体的实际破坏形式,求得的边坡稳定系数更接近边坡的实际稳定状态,显示出其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