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测绘学   357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677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针对城市车载Li DAR数据处理中行道树的提取,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层格网化处理;然后分析行道树在多层格网中的分布形态;最后结合点云的投影密度和高程分布等特征,以空间区域增长的方式提取行道树。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排除其他地物,提取完整的行道树点云。  相似文献   
982.
<正>1 Introduction High quality shale reservoirs are considered economically recoverable.Determin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es for high quality shale reservoirs is crucial to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China,where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just started.Total organic content,quarts content,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thickness and gas content are the main evaluation indexes  相似文献   
983.
科尔沁草甸地冻融期土壤水热盐动态迁移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科尔沁草甸地冻融期土壤水、热、盐迁移规律,以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生态水文试验站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土壤冻融期实测气象、土壤等数据为基础,用统计分析法对研究区草甸地冻融期土壤温度、水分、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对土壤剖面温度的影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剖面温度变化滞后于气温变化的时间取决于气温升降幅度,且没有显著的规律;由于气温回升速度大于降温速度,导致土壤消融速度比冻结速度快;土壤冻结过程由表层向下进行,冻结温度与土壤含盐量呈负相关关系,用温度的线性内插法准确确定草甸地于2014年3月9日达到最大冻深104 cm;土壤消融时受地下暖土层热流和地表温度双重影响,由底部向地表和由地表向冻结层进行双向消融;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受土壤冻融作用影响,升降趋势显著;草甸地土壤冻结期盐分向地表积聚,并于2月达到最大,后经消融及雨水淋润作用开始下降;冻融期盐分变异性大于水分变异性,说明盐分的运移过程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84.
针对对铜陵桂花冲花岗闪长斑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斑岩高硅富碱(w(SiO2)平均为63.60%,w(Na2O+K2O)平均为7.09%,K2O/Na2O为0.51~0.68),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稀土总量低(ΣREE在187.43×10-6和209.19×10-6之间),但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ΣLREE/ΣHREE为15.00~16.49,(La/Yb)N为22.37~28.45),且具弱负Eu异常(δEu在0.75~0.83,平均为0.80)。同时,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和U),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得花岗闪长斑岩年龄为(138.3±1.4)Ma,表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与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主要成矿岩体的年龄(137.5 Ma±1.1Ma~151.8Ma±2.6Ma)一致。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是由壳幔混合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  相似文献   
985.
闽江钻孔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对指示沉积演化历史、沉积环境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踪作用。闽江福州段540cm的沉积物微量元素比值(Rb/Sr和Sr/Ba)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敏锐地指示了沉积环境从河流快速转变为沼泽的突变点,同时,也清楚地指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的物源变化。受控于闽江流域丰富的岩浆岩和稀土资源以及呈酸性的福建土壤和闽江水体,闽江钻孔沉积物REE明显高于上地壳、长江和黄河,与福建土壤最为接近。经过球状陨石和北美页岩标准化之后,闽江钻孔沉积物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呈右倾型,与长江和黄河沉积相比具有更好的轻稀土富集。δEu负异常和δCe正异常非常显著,并且与∑REE密切相关,表明它们均受到源区环境变化和搬运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986.
利用T/P卫星、Jason-1卫星以及Jason-2卫星同步段的Corssh数据,研究了黄海海域同步段不同测高卫星的测高系统差,得到了T/P卫星与Jason-1卫星间升轨与降轨系统差为0.074m与0.075m,Jason-1卫星与Jason-2卫星间升轨与降轨系统差为0.066m与0.076m。通过计算多代卫星数据的系统误差,提高了融合数据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步入信息爆发性增长的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网中的海量人类社会相关信息为解决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如何将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地整合和共享,是进一步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能力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在社会信息的位置泛在属性基础上提出的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将位置作为信息横向关联的结点,为打通各领域系统间的壁垒,实现跨网、跨平台、跨系统、跨位置语言的海量异构信息自动汇集、融合计算与智能服务,提升社会化信息共享水平和效率,推动智慧地球和智能社会建设提供了支持。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在立体剖分与位置编码、位置编码映射、地理实体编码、泛在位置信息叠加协议、高精度位置时空框架与位置感知的信息融合技术等各项关键技术的前沿进展。并进一步总结了全球位置服务网在行业中的示范应用,最后对全球位置服务网在技术和应用上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望为未来全球位置服务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8.
通过开展三岔顶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了研究Au,Ag,Cu,Pb,Zn,W,Sn,Mo,As,Bi,Sb,Cr,Ni,Co,Hg,Cd共16种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相关性,认为该区元素的富集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明显相关;Hg,Cr,Ni,W,As,Au,Pb,Zn等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易于形成异常;Ag,As,Au,Co,Cr,Cu,Hg,Ni,Sb,Zn等10种元素不同程度富集,成矿可能性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组合类型,讨论了各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全区共圈定31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在综合异常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寒凝泉铬钴镍铜、黄沙河东铜银钼铅多金属、月牙湾铜银铅锌多金属3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9.
本文介绍了我国最新研制的首套吊舱式高温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系统主要由高精度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构成的全张量磁梯度探头、数据采集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无磁吊舱等组成.在江苏省丹阳市试验区开展了飞行试验,成功地获取试验区全张量磁梯度分布图,测试结果表明吊舱式高温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仪各项指标满足航磁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测...  相似文献   
990.
结合观测的海表温度距平(SSTA)对925hPa 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距平(以下简称NCEP风应力距平)资料与FSU风应力距平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分析了分别以NCEP、FSU风应力距平作为初始强迫风场时的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简称ZC耦合模式)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1980、1990年代NCEP风应力距平较FSU风应力距平与观测SSTA匹配更为合理。NCEP风应力距平不仅较FSU风应力距平对ZC海洋模式初始化效果好,尤其在1990年代更为显著,而且在1980、1990年代以NCEP风应力距平替代FSU风应力距平作为ZC耦合模式的初始强迫风场,都提高了该耦合模式预报能力,尤其是可提前6-8个月成功地预报出1997/1998年EI Nifio事件。进一步分析表明,在1997/1998年EI Nifio事件前兆、爆发阶段,NCEP风应力距平驱动海洋模式产生的SSTA比FSU风应力距平驱动海洋模式产生的SSTA更接近观测SSTA的水平冷、暖分布特征,这为ZC耦合模式提供了更为合理的预报初始强迫场,从而有利于提高其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