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9篇
  免费   1955篇
  国内免费   2863篇
测绘学   1187篇
大气科学   1240篇
地球物理   1789篇
地质学   4776篇
海洋学   1430篇
天文学   234篇
综合类   778篇
自然地理   116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514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493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05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2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5篇
  1928年   3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 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在新近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分布特点及其年代学,并利用已有的地球化学数据重点分析了早期关注程度较低的侏罗纪花岗岩类岩浆作用的性质。目前在冈底斯弧背断隆带未发现侏罗纪火山岩;在冈底斯东部地区,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几乎同时发生于南冈底斯(叶巴组火山岩和鸟郁、尼木花岗岩类)、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宁中、金达、布久花岗岩类)和北冈底斯(聂荣花岗岩类),中晚侏罗世接奴群和拉贡塘组火山岩断续分布于北冈底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零星分布于沙莫勒一麦拉一洛巴堆~米拉山断裂以北。将冈底斯侏罗纪岩浆活动置于时空框架内分析发现,南冈底斯和北冈底斯在侏罗纪时主要受俯冲作用的影响.而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和中冈底斯自早侏罗世以来除了受到俯冲作用的影响外,还受到自东向西逐步扩展的碰撞作用的影响。结合古地磁重建资料和其他新发现.认为冈底斯带侏罗纪这种岩浆活动的特点可用班公湖一怒江洋壳向南、新特提斯洋壳向北的双向剪刀式(剪刀口向西张开)俯冲模式来解释。  相似文献   
92.
High resolution research of rock magnetic records and quartz sands from the Maogou Section in the Linxia basin reveals that after a relatively stable environment between 13.07 Ma and 8.6 Ma, the basin was gradually influxed by eolian dusts at about 8.6 Ma, with two rapid increases at about 6.4 Ma and 5.3 Ma, respectively.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drying of northwest China began at 8.6 Ma and strengthened rapidly at about 6.4 Ma and 5.3 Ma.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2007, 27(4): 103–110 [译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相似文献   
93.
This paper presents pelagic records of planktic foraminifera, as well as data of stable isotope stratigraphy and carbonate stratigraphy since 3.5 Ma B.P. from site ODP758 in the Ninetyeast Ridge of the Indian Ocean. Based on these data, manifestations and related mechanisms of major tectonic and environmental events such as the rapid uplift of the Himalaya Mountains, “middle Pleistocene climatic transition” and “mid-Brunhes dissolution event” in the region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indices and changes in terms of foraminifera assemblage, paleotemperature, paleosalinity and themocline from site ODP758, the authors deduce that the paleoclimatic changes might correlate with the 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 at 1.4–1.7 Ma B.P. The changes of CaCO3, mass accumulation rates (MAR) of CaCO3 and non- CaCO3 MAR indicate that the loaded terrigenous sediments increased at 1.7 Ma,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uplift histor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shown by the available data. The last two changes coincide with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ence they are called “Qinghai-Tibet movement” (1.7 Ma), and the “Kunlun-Yellow River movement” (1.2–0.6 Ma). The changes of the CaCO3 content, coarse fraction (> 150 μm) content an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biostratigraphy show that strong dissolution of abyssal CaCO3 occurred in the study region during 0.5–0.4 Ma. The even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mid-Brunhes dissolution event” in the sedimentary records of the Atlantic Ocean, Pacific Ocean, Indian Ocean and Nansha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7, 26(12): 1627–1632 [译自: 地质通报]  相似文献   
94.
系统研究了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岩相学、元素及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源区性质,并与喜马拉雅带二叠纪火山岩进行了对比研究。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近东西向集中分布在冈底斯构造带中北部地带,空间上从东至西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渐次减小,时间上从早至晚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总体由弱到强。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从早到晚岛弧造山作用经历了初始岛弧→早期岛弧→成熟岛弧的发展演变过程,火山岩浆来源于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原始岩浆在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有俯冲洋壳及随带的深海沉积物和再循环进人地慢的地壳物质组分的强烈混染,明显不同于受地壳物质组分强烈混染的喜马拉雅带二叠纪陆缘裂陷型火山岩。综合研究冈底斯带及其邻区近年来的最新调查与研究成果,从北向南拟建了石炭纪—二叠纪冈底斯岛弧→雅鲁藏布江弧后裂谷盆地→喜马拉雅陆缘裂陷盆地的弧盆系时空结构演化模式,探讨了冈瓦纳大陆北缘石炭纪—二叠纪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造山作用与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演化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机制,讨论了冈底斯带松多乡榴辉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5.
基于拓扑相似性的道路网综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网综合时须保持道路网眼空间分布特征这一基本要求,在讨论道路网眼拓扑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相似性的道路网综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制定道路网拓扑相似性评价指标来进行道路网综合方案选择,同时针对拓扑相似性相同的不同道路删除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利用道路形状加以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原理正确,无论对于保持道路网眼空间分布还是形状特征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对会“打滑”地层,国内外均为难题,新研究的技术是:(1)用特殊的新构思,运用内设备,压制出可批量2供应的高强度金刚石,这种高强度金刚石可承受比目前高得多的钻压;(2)运用强力钻进的配套技术,用上述高强度金刚石制作头。  相似文献   
97.
从地(市)级气象台的业务工作出发,试图建立通过微机实现的对上接收信息、对外预报服务、对下预报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化系统,以发挥地(市)级气象台在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推动天气预报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把基层气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8.
“Tripoli”的含义及译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poli”是一种新型的石英质工业矿物原料,在我国长期被误译为硅藻土,影响地质部门对这一新矿种的认识和寻找。本文追溯了“Tripoli”一名的由来,正确地阐述了“Tripoli”的本质特征,分析了在国内文献中长期被误译的根源,指明了其正确含义,并建议废除各种不正确的中译名,译为“粉石英”。  相似文献   
99.
肯尼亚Anza盆地东南部地处东非裂谷系,发育了巨厚的中—新生界沉积盖层。然而,该区域勘探程度较低,制约了对其构造体系的认识及油气勘探潜力的评价。文章基于研究区的重力异常数据,针对其构造特征的认识进行了数据处理及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受中非剪切带右旋剪切应力的影响,研究区发育规模较大的北西向基底断裂和规模较小的北东向盖层断裂,且北东向断裂切断北西向断裂;基底深度差异大,总体呈"两凹夹一隆"的特征,凹陷区沉积了巨厚的中—新生界盖层;受北西向拉张断裂和沿构造软弱带发育的北东向断裂的控制,研究区划分为东部凹陷、中部凸起、南部隆起和西部凹陷4个构造单元,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00.
罗会邦  陈蓉 《气象科学》1995,15(4):17-29
本文总结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及西太平洋暖池势力强迫对东亚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专题五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其中包括青世故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时间演变特征,夏半年高原热源异常对我国降水和北半球环流的影响;西沙海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南方降水的关系,北太平洋海温主因子特征及其与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