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60篇 |
免费 | 3675篇 |
国内免费 | 21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17篇 |
大气科学 | 1299篇 |
地球物理 | 1451篇 |
地质学 | 5064篇 |
海洋学 | 2274篇 |
天文学 | 76篇 |
综合类 | 701篇 |
自然地理 | 10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296篇 |
2023年 | 352篇 |
2022年 | 587篇 |
2021年 | 661篇 |
2020年 | 586篇 |
2019年 | 647篇 |
2018年 | 554篇 |
2017年 | 533篇 |
2016年 | 508篇 |
2015年 | 537篇 |
2014年 | 566篇 |
2013年 | 701篇 |
2012年 | 741篇 |
2011年 | 719篇 |
2010年 | 697篇 |
2009年 | 707篇 |
2008年 | 748篇 |
2007年 | 696篇 |
2006年 | 633篇 |
2005年 | 488篇 |
2004年 | 348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254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179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54年 | 7篇 |
192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无控制区域网平差、三线阵影像的核线影像重构、多基线匹配、密集匹配、基于几何约束的半全局优化匹配策略、用SRTM30mDEM填补DSM空洞等关键技术,实现全国DSM的快速自动生产与质量控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2.
王震;余洋;张志强;余跃平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3):39-43
针对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存储遥感影像的一些不足,探讨如何设计非关系型数据库影像存取管理系统,既能实现遥感影像的存储与管理,又可以节省开支与资源,力求以很小的代价实现遥感影像的有效存储与管理。通过不同数据库的对比验证,基于MongoDB的遥感影像的存储效率更高,并且支持对任意格式影像文件的高效存储,明显优于关系型数据库。 相似文献
43.
44.
Cu-Mo-Au含矿斑岩不仅可以形成于与洋壳俯冲相联系的弧环境,而且也产于碰撞造山带内。通过对比俯冲型和碰撞型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它们特别在微量元素上具有较大差别,暗示它们有着不同的物源区组成或形成机制。同冈底斯带碰撞型含矿斑岩相比,太平洋东岸俯冲型含矿斑岩有着明显高的HREE和Y含量,低的Sr/Y、(La/Yb)N以及(Dy/Yb)N比值,表明其物质源区不含或含有少量的石榴子石并可能以角闪石组成为主。统计发现这些俯冲型含矿斑岩部分样品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但大部分样品却显示出具有与正常岛弧系列火山岩相似的特征,它们很可能是板片释放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的熔体并在后期经历MASH过程的产物。冈底斯带碰撞型含矿斑岩具有典型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条件达到了石榴子石相变,可能形成于增厚的下地壳,其物质源区很可能与前期的洋壳俯冲有着密切的联系。普朗-雪鸡坪含矿斑岩具有与俯冲型含矿斑岩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有可能是西向俯冲的甘孜-理塘洋发生断离,进而诱发前期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并非是俯冲洋壳直接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5.
文章对近年来科学考察船运行维护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运维管理、科考船评价、共享协同和其他4个主题进行了文献分析。从科学调查、船舶及科考设备资产、船舶运营、船舶和设备安全、船员5个方面总结了调研的国内4家科学考察船拥船单位的运维管理经验。以“珠海云”为例,剖析了兼具科考船和智能船舶双重特征的船舶面临的运维管理经验不足、人员单薄和组织欠缺三大挑战。从5个方面介绍了“珠海云”现行的运维管理实践,即筹建运管中心雏形、分阶段掌控管理权、建立健全船舶管理体系、打造专业化人才梯队,以及培育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结果旨在为新建科考船和智能船舶的运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波浪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推进波能资源的利用,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波能转换装置(WEC),提出了创新性的弹性胶囊振荡水柱式(EC-OWC)波能转换装置,设计建立了物理试验模型。通过膨胀波试验,研究了弹性胶囊的膨胀特性和自由膨胀波的运动特性;通过波浪试验,研究了装置与波浪耦合作用时的水动力性能,以及波浪和模型参数对系统振荡和波高放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装置内外水头差由0增加至30 cm时,自由膨胀波波速由约3.02 m/s减小至1.90 m/s,与一维纵波理论结果规律相符;相对水深在0.064 4~0.078 2范围内时,稳定后的波高放大比基本均超过4,其中相对水深值为0.070 6时达到最大波高放大比6;波高放大比随相对水头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相对水头值为6时达到最大波高放大比6.5;波高放大比在相对管长为1.77时达到最大值6.35。结果表明:一维纵波理论可为弹性胶囊的设计提供支撑;控制水头差可有效调整装置的自然振荡周期;当装置内外振荡周期相匹配时,系统达到近似共振,装置内部膨胀波为驻波,且当胶囊长度接近半波长时,波高放大比达到最大。通过对EC-OWC模型的初步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展示了该装置的优越性能和共振特性,可为此类WEC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大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系统具有水平面积大、垂向抗弯刚度低的特点,在外海波浪作用下,柔性光伏系统的水弹性运动响应较大。针对漂浮式柔性光伏结构的特点,建立了二阶非线性波浪与柔性漂浮式光伏耦合作用的频域数值模型,基于模态展开法实现结构运动与流体作用的解耦。其中,柔性漂浮式光伏结构的水弹性运动响应利用经典欧拉-伯努利梁振动方程模拟,流体域利用二维Rankine源及关于海底的镜像作为格林函数建立边界积分方程,采用高阶边界元方法求解。通过对比验证,建立的耦合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波高和结构抗弯刚度时的结构运动响应,发现非线性波浪力引起的结构运动响应不可忽略。还研究了波浪周期和结构抗弯刚度对结构弹性变形的影响规律:波浪周期越大,结构的弹性变形越由低阶模态占主导,结构运动幅值分布越平缓;结构抗弯刚度越小,结构的弹性变形包含越多高阶模态成分,结构运动幅值分布波动越大。 相似文献
48.
海洋工程建设中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变化是开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利于近岸海洋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根据2011—2022年宁波梅山港区码头工程实测的4个航次的水文泥沙、水质、沉积物、生物等资料,分析了该工程施工前(2011)、施工期(2016年、2017年)和施工后(2022年)周边海洋环境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梅山港区码头工程周边海域水质、沉积物、生物生态的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变化均在有限范围内波动,说明该工程施工对周边海域水质质量、沉积物质量以及海洋生物生态未造成明显影响。工程施工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有限,说明该工程建设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研究结论作为开展宁波梅山港区码头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