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0篇
  免费   2645篇
  国内免费   4075篇
测绘学   2081篇
大气科学   1912篇
地球物理   1862篇
地质学   6620篇
海洋学   2843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960篇
自然地理   1520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693篇
  2019年   848篇
  2018年   709篇
  2017年   703篇
  2016年   673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769篇
  2013年   928篇
  2012年   1032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972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012篇
  2007年   960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8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the Yellow Sea (YS)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due to sea-level rising and the Kuroshio incursion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In this study, biomarker records of core F10B from the mud area southwest off Cheju Island (MSWCI) were generated to evaluate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during the last 14 kyr. The contents of diatom, dinoflagellate and haptophyte biomarkers (brassicasterol, dinosterol and C37 alkenones) display similar trends, with increasing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during the last 14 kyr due to the increased influences of the Kuroshio, and especially due to the eddy-induced upwelling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ents of terrestrial biomarkers (C28 +C30 +C32 n-alkanols) and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TOM) proxies (TMBR’ and BIT) all reveal decreasing TOM input into the area around the sampling site for the 14 kyr, mostly due to sea-level rising. Phytoplankton biomarker ratios reveal a shift from a haptophyte-dominated community at 6.2–2.5 kyr BP to a diatom-dominated community at 2.5–1.45 kyr BP, likely caused by a stronger cold eddy circulation system at 2.5–1.45 kyr BP in the MSWCI.  相似文献   
992.
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球形类化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获自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大量球形类化石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便于交流和深入讨论的球形类化石形态分类方案,对各种类型的球形类化石进行了属性探讨,并按形态属描述球形类化石4个新类型(相当于形态属),8个新种类(相当于形态种)。研究表明球形类化石是一个多源的非正式生物类群,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球形类化石。具有丰富的研究内涵,对揭示早期生物的起源、演化、多样性及胚胎发育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9-10月栖息地适宜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作为商业性捕捞的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可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根据2003、2004年9~10月份期间我国鱿钓船在2°~24°N、57°~69°E海域的探捕数据,结合表温、盐度、海表面高度和叶绿素a,以CPUE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法(AM)和几何平均法(GM)分别建立基于环境因子的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结果表明,9月份在栖息地指数(HSI)大于0.8的中心渔场作业次数比例超过24%,平均日产量在5.48 t/d左右;10月份在HSI大于0.8的中心渔场作业次数比例在43%以上,平均日产量在5.2 t/d以上。基于表温、盐度、海表面高度和叶绿素a的HSI模型能较好预测印度洋鸢乌贼中心渔场,且AM模型优于GM模型。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实现温室控制,针对温室环境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和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并用于温室控制。该方法将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湿度等信息输入到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获得决策结果的同时通知控制部分执行相应的决策。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专家系统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推理能力差、智能化低的缺点,而且克服了神经网络不具有解释功能的问题。总之,成功实现了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功能上的互补,较好的用于温室控制。  相似文献   
995.
威海市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海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亟待解决。以威海市环翠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水利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选取5个层次共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网格法进行了垃圾填埋场选址区划分析研究,划分出垃圾可填埋区、限制填埋区、禁止填埋区。并在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进一步优选出几个垃圾填埋场地的首选场址,可供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根据芝罘湾海域110个底质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结果,对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分布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和沉积动力判别图解,探讨了底质沉积物的运移趋势及沉积水动力规律。研究表明,芝罘湾海域底质沉积物类型共有8种,其中砂质泥、砂质粉砂、泥和粉砂分布最广泛;平均粒径值具有从岸向海逐渐增大的趋势,分选性、偏度和峰度分别为差、正偏—极正偏、平坦—中等的特征;粒度运移趋势分析反映出套子湾泥沙向西、西南运移,芝罘湾及以东海域泥沙呈顺时针方向运移;沉积动力判别图解揭示出芝罘湾海域沉积水动力具有整体较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究ENSO事件对GNSS ZTD(水汽)周期变化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以河北省为例开展ENSO事件对GNSS ZTD及其周期变化的影响研究。首先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筛选出南方涛动指数(SOI)与GNSS水汽的共同周期,再利用小波变换提取GNSS水汽与SOI共同周期所在的高频项,并将重构的高频项与SO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I与GNSS ZTD存在负相关性,由此推断ENSO事件与GNSS ZTD的周期变化存在一定关联。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分别提取ENSO事件和正常气候下GNSS ZTD的变化周期,分析ENSO事件对GNSS ZTD周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ENSO暖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对GNSS ZTD的最长显著周期存在显著影响;ENSO冷事件(拉尼娜事件)对GNSS ZTD的最长显著周期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998.
内蒙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地层发育良好,岩性相对稳定,变质、变形程度较低,是研究区范围内早二叠世地层层序研究的理想地区。该课题逐层实测了寿山沟组剖面,从剖面的岩性地层入手,着重分析了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的岩性组合特征、基本层序、沉积旋回特征;同时根据古生物化石类型和组合,推断该区域形成的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寿山沟组剖面厚度为9598.98m,根据岩性和粒度的大小,可分3个岩段:一段为滨浅海浅海陆棚沉积;二段、三段为一套浊流沉积岩系,发育特征性浊流沉积构造,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999.
空间同位模式分析是数据挖掘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可有效挖掘城市设施在空间位置上的关联特征,进而发现城市设施的分布规律.本文基于POI数据同位模式挖掘用来获取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结构:首先,通过邻近实例获取、同位候选模式存储与筛选,得到城市服务业二阶同位模式;然后,据此构造产业空间关联图,得到产业间的关联结构;最后,分别构造了...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系统阐述了《军官地图集》电子版的设计和研制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军官地图集》电子版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自动分幅设计以及专题图设计等。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地理数据库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等几部分。在地图集系统中,多比例尺海量地理数据的应用必然要求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系统中采用了易于存储、便于管理的数据结构,并对数据库的各类数据描述表进行了详细说明。自动分幅设计是电子地图集的一个新功能,本文提出了电子地图集的分幅方式:经纬线分幅、矩形分幅、名称分幅和区域分幅,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军官地图集》电子版中的专题地图在设计上突出了图集的系统性和军事特色,本文提出了该电子版中专题地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根据该电子版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同时提出了电子地图集制作的步骤,并阐明了电子地图集设计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