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98篇
  免费   4111篇
  国内免费   5990篇
测绘学   3076篇
大气科学   2807篇
地球物理   3517篇
地质学   10378篇
海洋学   4155篇
天文学   438篇
综合类   1569篇
自然地理   2359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1033篇
  2021年   1156篇
  2020年   990篇
  2019年   1216篇
  2018年   1079篇
  2017年   1084篇
  2016年   1091篇
  2015年   1198篇
  2014年   1169篇
  2013年   1495篇
  2012年   1613篇
  2011年   1635篇
  2010年   1582篇
  2009年   1548篇
  2008年   1614篇
  2007年   1443篇
  2006年   1329篇
  2005年   1084篇
  2004年   803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青藏高原北部成矿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属矿产资源成群成带分布特征明显,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1999年以来,在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相继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批1∶50万、1∶20万区域化探成果资料的综合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北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物、化探资料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级成矿带(域),5个级成矿带,9个级成矿带,对以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质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土壤中钙形态的连续浸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海  王世杰 《岩矿测试》2007,26(6):436-440
通过改进的连续浸提技术,把土壤钙的赋存形态划分为5个类型:水溶态、交换态、酸溶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形态钙含量及总钙量,各形态钙的加和值与测得的总钙量基本相符,且各形态钙8次浸提的相对标准偏差基本在10%以内。探讨了改进的连续浸提方法提取条件(包括浸提剂、水土比、提取时间、离心速率及离心时间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各形态钙可以满足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样品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银含量为例,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包括称样质量、标准工作溶液、工作曲线拟合、试液定容体积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计算,求得标准不确定度为1.56,扩展不确定度为3.12。  相似文献   
994.
The Cenozoic sedimentation in the Tianshui basin,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liupanshan and West Qinling,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rovides a record for the regional tectonism and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Thermochronologic study on the detrital apatite grains from sandstones at Yaodian, near Tianshui, has revealed two rapid tectonic uplift-exhumation events of the source area, which happened at 23.7 and 14.1 Ma, respectively. The fast exhumation (0.34 mm/a) at 23.7 Ma, which recorded the tectonic uplift of West Qinling,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eogene Tianshui basin and initiated the reception of alluvial deposits. This event is most likely in response to the synchronous tectonis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source region experienced another rapid exhumation (1.05 mm/a) at 14.1 Ma, when the Tianshui basin began to depress broadly and fluvial-lacustrine sediments dominated the Late Miocene. Translated from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6, 24(6): 783–789 [译自: 沉积学报]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漫反射光谱鉴定红粘土中针铁矿和赤铁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铁矿(Gt)和赤铁矿(Hm)是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要铁矿物。这两种矿物在土壤和沉积物中含量很低,常规的测试手段很难有效地测定其含量。利用反射光谱联合加热处理的方法,可对土壤及沉积物样品中针铁矿和赤铁矿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样品加热到300℃后,针铁矿的反射光谱的一阶导数特征峰发生了变化,赤铁矿的一阶导数特征峰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加热前后样品反射光谱一阶导数的变化取决于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含量。利用这种方法估计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样品中的赤铁矿含量约为0.3%~0.4%,针铁矿含量约为0.5%~1%。  相似文献   
996.
江西广丰早白垩世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侵入杂岩可能是一套具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系列,杂岩中基性岩可分出稀土特征不同两类岩石,中酸性岩石亦可分出稀土特征不同两类的岩石,其中(橄榄)玄粗岩与钾长斑岩、橄辉粗玄岩与花岗斑岩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和稀土元素特征参数具有相似性。这些信息对揭示本区早白垩世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以某市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为例,主要阐述了该数据库的功能设计,并通过入库处理,将分层数据导入到对应数据库中。根据数据库设计要求,按空间单元划分存储单元建立各个子数据库,或者将所有数据合并为一个存储单元建立无缝数据库。从而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998.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城市货运量变动情况的分析,运用地域非均衡系数、位势商及地理联系率指标,总结得出近十五年来安徽省货流运输联系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演化趋势。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货流运输能力显著增强、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货运强度和货物生成密度持续下降,地区间运输联系逐步加强。在时间序列上,货运量分布表现出均衡化趋势,地域分布非均衡系数不断减小,同时,货运量分布区域位势高低悬殊,而且各城市的波动比较明显。在空间演化方面,货运量分布与生产地分离的趋势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999.
以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彩红外航片和IKONOS卫星影像,绘制了1987、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并数字化基于地面土地利用调查绘制的1979年土地利用图.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空间格局现状及土地覆盖类型动态变化;并以ETM 数据为信息源,绘制了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研究表明:2002年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呈现出一个耕地、草地、人工乔木林和人工灌木林以及种植稀疏灌木的草地高度镶嵌的景观格局特征;20年内土地覆盖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景观异质性增强.基于研究区景观的高度破碎化,绘制小流域精细尺度土地覆盖图,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00.
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土地覆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彩红外航片和IKONOS卫星影像,绘制了1987、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并数字化基于地面土地利用调查绘制的1979年土地利用图.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空间格局现状及土地覆盖类型动态变化;并以ETM 数据为信息源,绘制了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研究表明:2002年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呈现出一个耕地、草地、人工乔木林和人工灌木林以及种植稀疏灌木的草地高度镶嵌的景观格局特征;20年内土地覆盖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景观异质性增强.基于研究区景观的高度破碎化,绘制小流域精细尺度土地覆盖图,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