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5篇 |
免费 | 1018篇 |
国内免费 | 14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82篇 |
大气科学 | 599篇 |
地球物理 | 955篇 |
地质学 | 2642篇 |
海洋学 | 632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285篇 |
自然地理 | 5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226篇 |
2021年 | 279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58篇 |
2018年 | 225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273篇 |
2013年 | 270篇 |
2012年 | 342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297篇 |
2007年 | 322篇 |
2006年 | 299篇 |
2005年 | 244篇 |
2004年 | 196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169篇 |
2001年 | 137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9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4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川纹笛鲷消化道优势菌群PCR-DGGE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培养的16S rDNA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对集约化海水网箱养殖川纹笛鲷(Lutjanus sebae)的消化道胃壁、胃内容物、肠壁、肠内容物优势菌群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川纹笛鲷消化道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细菌群落,对DGGE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菌群组成相似度高于55%,其中胃内容物及胃壁细菌组成相似度最高(90%),这可能与摄食饵料在消化道推移有关;而胃壁与肠壁相似度相对最差,可能反应了由于生理环境不同引起的宿主差异性。通过建立川纹笛鲷消化道16S rDNA-DGGE指纹图谱及比较分析,为澄清川纹笛鲷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Examination of ENSO events and the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and δ18O values recorded in the Guliya ice core,China,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ENSO events and the precipitation anomaly in Guliya is significant.In the years of El Nino events,the anomalies of precipitation and δ18O values in the Guliya ice core were negative anomalies,that is,the ENSO events are related to the deficit of precipitation as well as low temperature in the we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64.
三种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因子变化和养殖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因子变化情况和对养殖效益的分析。实验分为3种不同的养殖模式:对虾单养组、鱼虾混养A组、鱼虾混养B组。结果表明:pH变化范围在8.40~9.06之间,其中对虾单养组pH较之两组鱼虾混养组略高,最高值达9.06;COD变化范围在101~211之间,其中对虾单养组COD较之两组鱼虾混养组略高,范围在132~211之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为对虾单养组>鱼虾混养A组>鱼虾混养B组;异养菌数目和弧菌数目,随着养殖的进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最大值分别为对虾单养组1.1×106 CFU/mL、2.0×103 CFU/mL,鱼虾混养A组1.45×106 CFU/mL、1.80×103 CFU/mL,鱼虾混养B组1.20×106 CFU/mL、1.56×103 CFU/mL;养殖效益上,总产值、纯利润、亩利润、投入产出比均呈现出鱼虾混养B组>鱼虾混养A组>对虾单养组。由此可见,凡纳滨对虾和鱼类混养,可以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提高凡纳滨对虾养殖规格,提高投入产出比,增加养殖效益,是一种相较于凡纳滨对虾单独养殖优越的养殖模式;而不同规格和数量的鱼类和不同数量凡纳滨对虾的混养,又会产生不同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5.
分别运用原始曲线分析法和归一化速率方法分析门源地震震中300 km范围内3个地电阻率台站数据变化。从原始曲线来看,金银滩台EW道临震前2个月出现大幅突跳及保留年变形态的趋势下降(-3.3%);山丹台NS道趋势下降(-1.9%)、EW道趋势上升(3.1%);武威小西沟台NS道趋势下降(-3.3%)、EW道趋势上升(2.8%),震后EW道趋势转平。而3个地电阻率台站归一化速率曲线在门源地震前均出现超过阈值的现象,但各自归一化速率形态存在差异。整点值突跳变化和日均值、月均值曲线加速变化、转折变化,尤其是上升至高值阶段出现的转折变化均可作为异常形态进行分析,以上变化不明显时需结合归一化速率方法提取异常。 相似文献
66.
石笋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记录的陕南地区4200~2000a B.P.高分辨率季风降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陕南祥龙洞石笋XL2的19个230Th年龄、218个氧同位素分析以及896个Sr/Ca分析数据,高分辨率重建了4200~1972a B.P.期间陕南地区季风降雨变化.重建结果显示陕南地区这一时期季风降雨有显著的127~105a和57a周期,可能分别受控于太阳活动、PDO和/或AMO的变化.重建时段有3次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分别发生于2200~2100a B.P.,2900~2700a B.P.和3600~3400a B.P.,其中2900~2700a B.P.干旱事件对应于北大西洋地区2.8ka冷事件.对比研究显示,尽管祥龙洞石笋和董哥洞石笋δ18O记录整体一致,但除了2900~ 2700aB.P.干旱事件之外,其他两次干旱事件在董哥洞石笋记录中并不明显.而尽管总体上祥龙洞和和尚洞石笋δ18O记录的差异要大,但XL2的3次干旱事件在和尚洞记录都有明显体现.有精确年代控制的祥龙洞、董哥洞及和尚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差异,揭示晚全新世我国季风降雨在十一百年尺度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7.
The alkenone unsaturation index UK′37 has been applied to reconstruct past temperature changes in both marine and lacustrine system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whether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C37:4 alkenone to the total C37 production (%C37:4) can reflect surface salinity changes in lacustrine systems. Here we present long-chain C37 alkenon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Lake Qinghai, China. Surface sediments were sampled over a large range of surface salinity changes (1.7-25 g/l) within Lake Qinghai and its surrounding lakes, whil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t these sampling locations should be relatively small. We have found that %C37:4 varies from 15% to 49% as surface salinity decreases. We tentatively describe this %C37:4-salinity link with a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C37:4 = 53.4 (±7.8) − 1.73 (±0.45) × S (n = 28, r2 = 0.62), although step-wise %C37:4 changes in response to salinity variation may exist. UK′37 values vary between 0.10 and 0.16 at these sites and the inferred range of lake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is ∼2-3 °C, suggesting that UK′37 largely reflects temperature signal across a large salinity rang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gs that UK′37 can indicate temperature changes over a large d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settings. We have also found that UK′37 values are correlated with salinity changes (r2 = 0.4), and thus cannot exclude potential temperature effect on %C37:4 and salinity effect on UK′37 in this study. However, even extreme estimates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within the lake are still unable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C37:4 changes. We therefore suggest that %C37:4 could be used to infer past lake salinity changes at a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导热系数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导热系数的推算公式,以长春地区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对原状土样的导热系数与其物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制作9个重塑土样,测其相关的参数值,以验证回归方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回归分析建立导热系数与2个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不成立;考虑天然密度、含水率和孔隙度为自变量,其分别对应的相关性系数T检验显著值(Sig)都0. 05,复决定系数为0. 886,建立的回归方程成立,自变量能准确解释因变量的变化,且含水率与导热系数呈负相关,天然密度和孔隙度呈正相关。重塑土样相关参数代入回归方程得到的导热系数值与实验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低于4%,验证了该回归方程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9.
70.
基于淮河流域9个水文站的月径流量数据,采用Pettitt非参数检验法、GAMLSS模型与洪水频率分析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淮河中上游洪水频率的演变规律,分析基于平稳性和非平稳性条件下的洪水发生强度及洪涝灾害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潢川、横排头和蚌埠站点未发生明显变异,其余6个站点发生均值或方差变异,变异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年左右.淮河流域的最优拟合分布函数是Weibull;班台、蒋家集和横排头站适宜于非平稳性模型,其余站点选择平稳性模型.各站点非平稳性条件下10年和20年一遇设计流量值与平稳性条件下皮尔逊Ⅲ型分布设计流量值相差不大,但30年一遇、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设计流量相差逐渐变大.横排头站和蚌埠站洪水放大因子随着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大于1,百年一遇重现期不足80年.各站点年最大洪峰流量与淮河流域、安徽省水灾面积通过了95%或99%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