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8篇
  免费   1520篇
  国内免费   2166篇
测绘学   1187篇
大气科学   1169篇
地球物理   1256篇
地质学   3889篇
海洋学   987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598篇
自然地理   108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长时效的正压原始方程能量完全守恒(拟)谱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青 《气象学报》1994,52(4):385-396
遵循误差反演补偿新计算原理,对正压原始方程传统气象全球拟谱模式方案进行了改造,构造了正压原始方程能量完全守恒全球拟增模式新计算方案,解决了正压原始方程的(非线性)计算稳定性问题和能量守恒整体性质保持问题,改进了相应正压原始方程传统气象全球拟谱模式方案的计算效能。新方案的数值试验表明:在计算实践上,新方案在解决能量守恒问题的同时,可解决(非线性)计算稳定性问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解决非线性计算收敛性问题。进一步的比较数值试验还表明:在计算实践上,新方案具有在提高相应传统气象方案的计算精度,减少其计算量的同时,延长其计算时效,解决其中一类特定“气候漂移”问题方面的效用。本工作原理也适用于斜压原始方程情形。  相似文献   
962.
姚燕  姜立鹏  祝婷  张涛  姚爽  张志森 《气象科学》2022,42(5):703-710
针对全球实时气象数据,重点研制面向全球大气再分析的观测资料前处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实现大量实时文件快速解析分类的数据分拣技术,实现多类气象观测要素并行解码的信息提取技术,满足同化数据格式需求和实现分级分类有效存储的自定义模板统一编码技术。关键技术已于2019年6月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业务应用,为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业务提供着稳定的实时观测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63.
箱式超大型浮体在非均匀海洋环境下的水弹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超大型浮体(Very Large foating Structure,VLFS)作为人类开发海洋的前沿基地,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海洋工程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由于超大型浮体覆盖的面积比普通的船舶和海洋结构物要大很多,其首尾两端所处的海洋环境可能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必须考虑非均匀海洋环境对其水弹性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国内首次进行的箱式超大型浮体在非均匀海洋环境中的水弹性试验,对非均匀海洋环境、超大型浮体的水弹性性能以及两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64.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新算法,用以融合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试验结果表明,谊算法可以取得比传统的实数小波变换融合算法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5.
2002年5月,对澳门路环岛地区及相邻珠海横琴岛的地磁流动观测网的25个测点进行了地磁场总强度(F)的观测。同时还进行了地磁环境噪音的测量及十字剖面测量。2003年1月,对此流动观测网进行了复测。尽管该地区四周邻海,存在相当数量的干扰因素。但两次观测结果经通化处理后表明大多数测点的地磁场总强度的变化不大,变化量在1~2nT左右。两次观测结果的总体均方差为2.8nT。  相似文献   
966.
在曲阜市地热地质普查中发现了井温梯度与地温梯度的关系,从理论与实际勘探工作中充分说明和验证了地热盖层地温与井温梯度差的客观存在规律。井温梯度同比于地温梯度,井温梯度与地温梯度存在一固定差值,地温梯度与井温梯度之差为2.6℃/hm。  相似文献   
967.
硅藻群落结构的差异:比较样本采集过程与空间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种群的分布与其所处的生境条件密切相关,但在实际过程中的一些人为因素,例如取样方法、样本的制备以及藻种鉴定都可能会干扰到种群结构的分析结果.因此很有必要探究这些人为因素是否会对真实的硅藻群落生态学研究产生误导性的判断,以免干扰硅藻生物水质评价的客观性.选取采样方法及样本制备为代表的人为因素对硅藻群落生态分析结果引入的误差大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子样本之间(同一样品重复制作的玻片样本)和样品之间(同一样点重复取样)群落结构差异大小分别是1.26%和1.97%,同一条河流的样点之间则为3.38%,而所选定的跨河流研究区域的样点间群落结构差异最大(42.03%).生态学的排序结果和数理统计分析表明,在硅藻群落结构分析中,现场取样方法和样本制备过程相对于不同生境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并不会带来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河流附生硅藻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可基本不考虑取样方法等因子的干扰,而是侧重于环境因子对硅藻生态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8.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固城湖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在江苏固城湖湖心采集了连续岩芯,进行了多环境代用指标(有机碳、氮、磷以及金属元素)的分析.210Pb CRS模式计算表明,1980s后沉积速率平均约0.067 cm/a,与137Cs 1986年时标得到的沉积速率吻合.而1920s至1980s,固城湖沉积速率变化较大,在0.056-0.167cm/a之间,其中1960s沉积速率最高,对应于该阶段固城湖强烈的人类围垦活动.元素Cu、Pb、Zn、Cr的含量在表层增长迅速,对比参考元素的变化,表明固城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为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岩芯0.5m到1.78m深度的AMS 14C的树轮校正年龄在8000-6500BC之间,光释光数据表明同等深度其绝对年龄在7-8ka之间,多环境代用指标在岩芯30cm深度左右出现了大的转折,表明近代存在沉积物缺失的可能。这也许与该区春秋末期以来的反复围垦活动有关,人类活动改变了湖泊沉积的模式.有资料表明,固城湖彻底与太湖隔绝是在公元1556年胥溪河河段下坝建成之后.若依此时间对应于岩芯30cm深度,得到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067cm/a,与1980s以来的沉积速率一致,有可能指示固城湖至下坝建成以来才出现沉积物的持续沉积.  相似文献   
969.
应用新安江-海河模型研究下垫面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栗  姚成  李致家  黄鹏年 《湖泊科学》2015,27(5):975-982
为了探明流域产汇流参数变化特征及其演变机理,分析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通过新安江海河模型研究卫河流域代表区下垫面变化情况,采用综合线性权重法对元村集站设计洪水资料系列进行一致性修正.结果表明:自由水蓄水容量、河网水流退水系数、地表填洼蓄水能力和地下水库出流初始水深这4个参数在1980年后都变大,可见代表区下垫面1980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流域内径流量大幅减少;合河—新村—五陵区间在1980年前15场洪水和1980年后32场洪水的预报径流深合格率都超过80%,达到乙等精度;元村集站最大5日洪量修正后比修正前平均减小27.1%;最大15日洪量修正后比修正前平均减小25.4%;最大30日洪量修正后比修正前平均减小23.0%.本研究可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地区的防洪安全,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970.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日益严重.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可以为湿地恢复提供帮助.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水鸟生境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根据TM遥感影像图和相关数据计算出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11年5个年份的水鸟生境适宜指数,并结合GIS空间分析生成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分级图,分析升金湖建立保护区后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结果表明:升金湖地区在1986年建保护区后的几年间水鸟生境适宜性相对平稳,但是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s后期,该地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开始显著恶化,一直持续到2000年之后才有小幅度的回升.水鸟生境适宜性最好的区域由片状分散逐渐转变成小范围聚集,适宜区域也在由实验区和缓冲区向核心区迁移的过程中显著缩减.本文还讨论了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恢复水鸟生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