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6篇
  免费   1527篇
  国内免费   2158篇
测绘学   1187篇
大气科学   1168篇
地球物理   1256篇
地质学   3888篇
海洋学   987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597篇
自然地理   108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一次龙卷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利用WSR-98D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8日发生在安徽省无为县境内的一次龙卷过程。此次龙卷产生于低空急流左侧,动力、热力条件均为较有利的大尺度环境,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发现,龙卷起源于中高层向低层发展的中-γ尺度气旋中。闪电定位资料分析表明,龙卷发生前10min闪电活动开始频繁。龙卷出现后负地闪明显加大,且龙卷闪电存在于雷暴的发展后期、成熟和消亡阶段。此次龙卷的一些基本特征与通常结论有所不同,(1)雷达反射率因子小于通常结论;(2)龙卷风暴发展高度不是很高,回波顶高仅6~9km,类似于普通雷暴;(3)闪电活动中以负地闪为主,正地闪较少,并未出现正地闪一度占主导地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2.
地下深部流体的来源与演化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地球化学领域的探索前沿和研究热点之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为开展深部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样品,构建了探索地下流体的研究平台。中给出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He、Ar、N2、O2、H2、CH4、CO2流体地球化学剖面。CCSD主孔CH4浓度的变化与H2浓度的升降没有显相关性;CO2浓度的变化与钻井条件下的氧含量无显相关性;CO2浓度与CH4浓度的关系有三种情况:CO2浓度与CH4浓度不相关、CO2浓度与CH4浓度负相关、或CO2浓度与CH4浓度正相关;氦浓度的增加与CO2和CH4浓度的上升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大气中N2、O2、Ar浓度太高,掩盖了井中N2、O2、Ar气体组分浓度变化,通常情况下N2、O2、Ar浓度变化难以作为深源气体的判据。CCSD流体与KTB流体中氧.氮关系基本一致,氧、氮线性相关(r=0.97),表明这两种气体主要来源于大气。KTB中的CH4与乙烷、N2表现出非常强的线性关系,而在CCSD流体中CH4与乙烷、N2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性。两个地区间的流体成因、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在CCSD主孔中,目前已发现存在大量的CO2,及少量CO、CH4、C2H6、C3H8、C4H10和He、N2等气体。已确定300~2000米主孔出现多处来自于地下的气体异常,包括甲烷和C2~C4等烃类气体,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根据流体各组分间相关性研究,可以判定异常中氧主要来源于大气,N2、Ar和CO2有一部分源于大气,一部分来源于地下。在流体显异常时,甲烷等烃类气体、氦、一氧化碳和绝大部分CO2来源于地下。出现显地下流体异常处,在岩石中存在裂隙、晶洞、破裂面、断层;它们作为流体迁移通道或存储空间,可能是流体存在的必要条件。某些CO2和He气异常与碳酸盐和铀矿石等围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3.
晚太古代Sanukite(赞岐岩)与地球早期演化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Shirey and Hanson(1984)将某些太古代的高镁闪长岩套称为sanukite(赞岐岩),类似于日本中新世(11~15Ma)Setouchi火山岩带的高镁安山岩。Sanukitoids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组成,不同于TTC岩套(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Sanukitoids具有下列地球化学特征:富Mg,Mg~#>0.60,Ni和Cr>100μg/g,Sr和Ba>500μg/g,LREE富集(大于球粒陨石100倍),无Eu异常。高镁安山岩在太古代很少见,而其相应的侵入岩高镁闪长岩或sanukitoids,虽然数量也很少,但却是各地晚太古代地体中随处可见的。Sanukitoids的原始岩浆是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随后可能经历了广泛的分离结晶作用。TTC和sanukitoids岩套可以相伴产出,二者均与板片熔融有关,TTG与其直接有关,sanukitoids可能与其间接有关。全球Sanukitoids主要集中在晚太古代时期,可能暗示板块的消减作用在~3.0Ga以后才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4.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地区属半干旱荒漠草原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应针对该类景观区微景观特点,选择土壤或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开展工作.经试验确定采样粒级为-5~ 20目;采样密度2个点/km2;采样介质为残坡积物或冲、洪积物.经4个1∶20万图幅的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异常圈定和地质找矿效果,方法技术有效.  相似文献   
165.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侏罗纪盆地中发育有断层相关褶皱,有十分清晰的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等构造样式。断层相关褶皱轴向呈东西向展布,形成褶皱的地层是早侏罗世右拐群煤系地层,表明该褶皱至少在煤层形成后,受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形成。研究这一构造样式,对这一地区的推覆构造、盆山耦合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6.
列车荷载对平行换乘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君  姚燕明  蔚俊霞 《岩土力学》2004,25(Z2):375-378
根据地铁车站轨道结构的特点,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轮轨竖向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新建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车站内的轮轨接触荷载对车站结构及其周围土层变形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认为,列车荷载引起的结构变形在允许值的7 %范围以内,引起的地面沉降在允许值的3 %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67.
汪会帮  陆锡铭  吕庆  许建聪 《岩土力学》2004,25(Z2):479-481
对金丽温高速公路K81高边坡进行接触大变形有限元动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路堑边坡开挖,导致滑面的法向应力减小、抗滑力下降,是引起古滑坡复活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也说明了接触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潜在滑面的力学作用,是研究滑坡的滑动机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8.
董家山隧道小净距段爆破控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姚勇  何川  晏启祥  李玉文 《岩土力学》2004,25(Z2):501-506
结合都-汶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小净距段的实际情况,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净距段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相互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爆破施工中应对迎爆侧进行重点监控,采用合理的开挖和加固方式将有效降低爆破施工对先建隧道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小净距段隧道的爆破设计、施工及现场监控量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9.
interpretationofpaleoclimaticrecordsinicecore(Dansgaardetal.,1969;Rozanskietal.,1997;Yao,1999;Thompsonetal.,2000).SincethefirstdeepicecorewasdrilledinGreenlandin1966(Dansgaardetal.,1969),hundredsoficecoreswereobtainedsuccessivelyfromicesheetsinAntarcticaandArctic,andmountainglaciersatmid-highlatitudes,fundedbynumerousresearchprogramsonglobalclimateandenvironmentalchange.Theseicecoresprovideuniqueandvaluablefirst-handinformationinrecoveringglobalpaleoenvironmentalrecordsandforecastingfuturecl…  相似文献   
170.
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在旅游地开发过程中,文化事项如何转化为旅游产品,即旅游文化开发是一个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对于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并且缺少成熟的研究方法,具体到实践中可操作性还比较弱。在查阅了国内近20年中的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应用理论、开发实践、方法探索3个方面对国内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