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64篇 |
免费 | 9819篇 |
国内免费 | 53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42篇 |
大气科学 | 2737篇 |
地球物理 | 4137篇 |
地质学 | 15224篇 |
海洋学 | 4069篇 |
天文学 | 315篇 |
综合类 | 1733篇 |
自然地理 | 30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2篇 |
2024年 | 859篇 |
2023年 | 925篇 |
2022年 | 1398篇 |
2021年 | 1712篇 |
2020年 | 1385篇 |
2019年 | 1598篇 |
2018年 | 1409篇 |
2017年 | 1370篇 |
2016年 | 1387篇 |
2015年 | 1670篇 |
2014年 | 1492篇 |
2013年 | 1784篇 |
2012年 | 2050篇 |
2011年 | 1841篇 |
2010年 | 1846篇 |
2009年 | 1758篇 |
2008年 | 1784篇 |
2007年 | 1610篇 |
2006年 | 1601篇 |
2005年 | 1314篇 |
2004年 | 939篇 |
2003年 | 667篇 |
2002年 | 732篇 |
2001年 | 626篇 |
2000年 | 522篇 |
1999年 | 287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7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10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油气藏中的轻烃气体能够以微弱但可检出的量近似垂直地渗漏到地表土壤中,其中一部分烃类以游离态赋存在土壤或岩石颗粒空隙中.壤中游离气中的烃类能反映深部油气藏烃类的现代补偿性活跃微渗漏,被认为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最可靠方法之一.壤中游离气采集是获得第四系沉积层中微渗漏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的关键技术.自行研制了便携式游离气采集新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密封性好等特点.通过长期实践,总结了土壤游离气保真采集的方法.游离气方法在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南坡临南—钱官屯地区、塔里木盆地阿克亚苏地区X井区的油气化探应用,获得的游离烃异常较好地反映了油气垂向微渗漏近地表信息,以及下伏油气的分布特征,油气微渗漏异常区与背景区分离明显,表明壤中游离气方法应用效果显著,在油气勘探中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2.
航空重力测量是以飞机为载体,快速、高效获取大面积中、高频地球重力场信息的航空物探测量方法.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的商业化运行归功于动态差分GNSS定位技术的成熟,使得载体的动态定位、动态测速和加速度解算精度大大提高,而差分GNSS技术解算载体动态定位的精度又依赖于地面基准站坐标精度.在实际作业中,通过组建控制网并设立地面GNSS基站,联测国家GNSS控制点,不仅需要花费较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在人迹罕至的沼泽、高原、荒漠无人区以及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地区,这种方法都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着我国CORS站建设的不断深入,CORS系统精度和网度不断提高,利用CORS站数据,通过GAMIT等软件进行地面GNSS基站解算来确定其准确坐标位置的方法成为一种新趋势.本文以某测区实际数据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基站坐标精度及对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介绍了CORS系统在航空重力测量地面GNSS基站解算中的应用效果,说明利用CORS系统解算不仅满足航空重力测量精度要求,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3.
174.
云计算为地质行业软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笔者采用云计算技术,研发了一个基于web的在线重磁网格数据处理系统,使得用户无需安装即可便捷获取滤波、延拓、导数计算等数据处理功能.该工具采用了三层架构设计,分别为展现层、计算服务层和逻辑控制层.其中展现层利用web2.0前端技术开发,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及数据可视化功能.计算服务层封装了一系列网格数据处理算法,用于处理用户提交的数据处理任务并返回数据处理结果,该层包括滤波计算、频率域向上延拓方法和差分迭代向下延拓算法等.逻辑控制层连通展现层和计算服务层,根据用户提交的数据处理请求调用所需算法并返回计算结果.我们利用RGIS软件对比检验了系统可用性,通过不同计算平台对比,验证了系统的跨平台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5.
176.
海水入侵是目前国内外沿海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系统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于北海市开展了EH-4音频大地电磁法工作,对研究区海水入侵现状进行初探,确定了研究区咸、淡水分界面和地层含水性特征等情况.本次研究表明,合理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开展沿海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采取有效的防范治理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沿海地区海水入侵这一难题;通过本次工作,也证实了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研究区内进行海水入侵调查工作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7.
为研究薄壁断裂南段的电性结构特征,采用高密度电阻率层析成像探测方法,对薄壁断裂在峪河口以南至方庄镇段的电性结构进行探测,共布设4条测线,总长度为10.47km,探测结果揭示在测线下方存在有明显的电阻率间断面,认为是薄壁断裂在该处的反映.结合已有地质地球物理结果,认为薄壁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以峪河口为界,以北至上八里镇石门河出山口处,在第四纪早期有明显活动,以南至方庄镇附近为隐伏断裂,走向NE,倾向SE,倾角约为60°,上断点深度为30m. 相似文献
178.
结合因子分析和分形分析对内蒙古黑鹰山地区1:5万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研究,提取了矿致地球化学异常.针对10个元素的因子分析共提取出3个因子:F1-Zn、Cd、(Cu);F2-Ag、Mo、Cu、Bi;F3-Sn、As、Pb、Sb.进而利用C-A分形分析模型对矿化因子F2进行了分形建模.从\"面积-F2因子得分\"双对数图中提取出4段分形拟合线,分别代表了\"无找矿潜力低背景区\"、\"背景区\"、\"高背景区\"、\"高找矿潜力区\".后续地表检查工作中在\"高找矿潜力区\"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矿化蚀变现象.结果表明,F2因子反映了热液成矿过程,可作为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空间聚集的综合指标;C-A分形模型可以准确圈定F2因子\"高成矿潜力区\"的边界;高成矿潜力区准确指示了进一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9.
从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而地球化学数据是成分数据,具有闭合效应,使得数据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时需进行变换.笔者采用东昆仑东段水系沉积物中11种常量元素的含量数据,通过ILR数据变换后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区结果,结合EDA法,对样品数据进行分区标准化,以标准化后的值来圈定异常.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ILR变换后的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所圈定的异常可以去除地质体中高背景值的影响,与矿床空间位置对应较好,且该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