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全球闪电活动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郄秀书 《干旱气象》2003,21(3):69-73
全球闪电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从卫星上观测到的全球闪电活动、闪电活动和全球电路对温度的响应,闪电和对流层上部水汽的联系,闪电和N0,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闪电活动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文中还对影响闪电活动和起电过程的热力动力作用以及气溶胶的作用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2.
山西省是全国地震活动最强烈的省份之一,77%的国土面积、70%的产值、60%的人口处于强震活动区.地震频度高、震源浅,地震灾害严重,监测、设防和救援力量底子薄、能力弱是我省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43.
Progresses in the research on physical processes of lightning discharge and electric structure of thunderstorm in the last decade in China have been reviewed. By using the self-developed lightning detecting and locating techniques with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of lightning discharge in some representative areas in China have been obtained. Observations on lightning activity were condu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2002-2005,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understorm and lightning activity in the plateau were revealed. The lightning spectra in the band of visible light were recorded, and the spectral lines were identified in detail with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heories of atomic structure. The techniques on artificially altitude triggered lightning and related measurements under a harsh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have been well developed. Evidences of bi-directional leader propagation were observed by means of optics and VHF radiation during the triggered lightning discharges. Som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have been tested using the artificial lightning triggering techniques. In addi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ghtning activities and weather and climate was preliminarily studied.  相似文献   
44.
人工引发雷电对雷暴特性可能影响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义军  言穆弘 《高原气象》1998,17(4):412-419
利用地面电场,地面降雨和雷达资料就人工引发雷电对雷暴特性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5.
为了对雷暴云下近地面的电特性进行分析,本文建立了模拟自然尖端所产生的电晕离子演化的一维数值模式。以地面电场为基础,考虑到地面电晕离子的演化,成功地计算了从地面至800m的空中电场及电荷、电流的时空演变,发现地面电晕离子可解释除雷暴云电荷影响外的空中电场和地面电场的差异,空间电场比地面电场更能反应雷暴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空间电荷层可延伸到800m的高度上,且电荷密度可高达0.25nC/m,600m高度上的传导电流密度可达0.1nA/m。  相似文献   
46.
我们用一台自制宽带电场接收机和四台窄带电场接收机对同一闪电的辐射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从2kHz到80MHz频段内云闪和地闪的绝对振幅谱。云闪和地闪的谱峰值分别出现在4kHz到10kHz和20kHz到80kHz频段内。在10kHz到2.8MHz内,地闪的平均谱按1/f衰减,2.8MHz到80MHz内,按1/f~(1·4)衰减。在40kHz以上,云闪的平均谱按1/f~(1·4)衰减。40kHz以下,地闪是主要的辐射源,40kHz以上,云闪和地闪有几乎相等的辐射强度。50km距离上,地闪首次回击辐射电场峰值的平均值为15.16V/m,标准差为8.38V/m。1MHz以下,地闪首次回击辐射总能量为0.84×10~5J,标准差为1.57×10~5J。峰值功率为0.85×10~(10)W,标准差为0.98×10~(10)W。峰值电流为27.80kA,标准差为17.12kA。电流时间变化率峰值为109.30kA/μs,标准差为91.53 kA/μs。我们对观测到的一些特殊的闪电现象也做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47.
云闪和地闪的波形采集、数据处理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利用美国进口的闪电定位仪(Lightning direction Finder) 和日本TCCJ-2000型瞬态波形存储器连接,在500Hz-500kHz的频段内,用0.1μs的采样速率和204.8μs的记录长度,对闪电的电磁辐射信号进行采样,数据经过安装在微机上的一块PET-DIO接口卡被微机处理并存储。本文还对一些资料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8.
填图单位、微岩相及盆缘断层是华南小型"红盆"区域地质调查中的3个关键问题.沉积环境和微岩相是"红盆"研究及填图单元划分的基础.通过对鄂东南及赣西北等"红盆"的研究总结出23个微岩相.在微岩相、沉积组合及古流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冲积扇体及划分冲积扇体内的沉积单元,对原有简单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细分.此外,通过对盆缘断层的研究,为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后期改造提供了直接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49.
火箭触发闪电通道的亮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成像速率为2000幅/s的高速摄像资料,对采用不同触发方式的两次负极性闪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中触发方式的上行正先导的起始速度比经典触发方式的低一个量级左右,而前者的触发高度要比后者的高;闪电通道中金属导线汽化部分的余晖时间可达160—170 ms,相对来说,空气离化部分的亮度信息更能真实体现闪电通道中的电流特性。依据闪电通道亮度变化特性的差异,并结合电场变化的观测,可以将回击之后的过程分为3种类型,没有M分量的为连续衰减型,有M分量的可分为独立型和延续型两种,能够与不同类型的延续电流波形相对应。总体上看,有M分量的回击间隔比没有M分量的要长,几何平均值分别为77 ms和37 ms,有M分量的初始连续电流也会比没有M分量的持续更长的时间。回击和M分量发生前闪电通道的相对亮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回击前闪电通道的相对亮度很弱,甚至观测不到任何发光现象,而M分量发生前闪电通道仍有较强的发光。  相似文献   
50.
在分析了黑龙江西北部地区金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金矿找矿模型,然后提取了各类找矿信息,并在GIS中构成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等11个证据图层。用证据权重模型统计综合证据图层生成研究区成矿后验概率图。按照后验概率相对大小把预测区成矿可能性划分成三级,圈定5个Ⅰ级成矿远景区,为在黑龙江省西北部进一步找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