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222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352篇
地质学   903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商丘市的大雾多形成在大陆高压型、冷锋前暖区型、均压场型、(低压)倒槽型天气形势中。空气中的污染物不仅增加了水汽凝结核,那些可溶性气溶胶还降低了饱和水汽压,使空气中的水汽更容易饱和,因此被污染的空气更容易形成雾。而大雾天气抑制了近地面层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加剧了城市污染。  相似文献   
172.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微观内幕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探索在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的条件下开展深水扇系统的微观内幕研究。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的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中能较好地由浅至深识别出多套地层(尤其是浅部地层)中存在的多种类型的深切谷、峡谷、水道,各有不同地质成因机制。能识别的典型扇体微观结构类型包括丘形体、席状体、水道化沉积及朵叶体等,往往分别指示某些特殊的沉积环境,并且最可能构成潜在的深水油气圈闭的良好储层。在二维地震资料条件下容易识别的深水扇系统微观内幕结构类型比较有限,在空间上追踪典型微观内幕结构也相对比较困难,但是若能全面认识区域构造及沉积背景,综合利用相关资料减少对地震反射结构解释的多解性,就有望对扇体的微观内幕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深化对扇体的地质认识,从而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73.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测试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表示了土中含水量与吸力之间的关系。文章介绍了6种常用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体积压力板仪可量测最大基质吸力值为1500kPa的干燥曲线和浸湿曲线;超过1500kPa时,可用盐溶液法进行量测;Tem-ple仪可量测基质吸力达100kPa的干燥曲线;滤纸法可用于测量土体的基质吸力与总吸力;Dew-point电位计可用于量测土样总吸力变化,尤其适合渗透吸力的量测;TDR探头适合于量测小于300kPa的基质吸力。用GDS非饱和土三轴仪可以进行SWCC测试,测试范围主要取决于陶土板的进气值。用准确的数学模型对测得的含水量、吸力数据进行拟合,对于预测非饱和土力学性质、渗透系数、抗剪强度及分析边坡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由于准确测试SWCC难度较大,并且测试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根据土体孔隙大小分布和颗粒大小分布情况预测SWCC,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4.
本文通过对三种矢量数据动态存贮方法的分析比较,并通过实践,找到一种安全可靠并且比较实用的数据动态存贮方式。  相似文献   
175.
Climate change and critical thresholds in China’s food secur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thresholds’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is an essential task for inform policy decisions on establishing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 targets. We use the A2 (medium-high GHG emission pathway) and B2 (medium-low)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produced by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PRECIS, the crop model – CERES, and socio-economic scenarios described by IPCC SRES, to simulate the average yield changes per hectare of three main grain crops (rice, wheat, and maize) at 50 km × 50 km scale. The threshold of food production to temperature increases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changes and temperature rise, and then food security was discussed corresponding to each IPCC SRES scenario.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out the CO2 fertilization effect in the analysis, the yield per hectare for the three crops would fall consistently as temperature rises beyond 2.5 ^C; when the CO2 fertilization effect was included in the simulation, there were no adverse impacts on China’s food production under the projected range of temperature rise (0.9–3.9 ^C). A critical threshold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was not found for food production. When the socio-economic scenario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ere incorporated in the analysis, China’s internal food production would meet a critical threshold of basic demand (300 kg/capita) while it would not under A2 (no CO2 fertilization); whereas basic food demand would be satisfied under both A2 and B2, and would even meet a higher food demand threshold required to sustain economic growth (400 kg/capita) under B2, when CO2 fertilization wa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6.
ISOTOPICEVIDENCEFORHOLOCENECLIMATICCHANGESINBOSTENLAKE,SOUTHERNXINJIANG,CHINAZhongWei(钟巍)XiongHeigang(熊黑钢)DepartmentofGeograp...  相似文献   
177.
熊永强  耿安松 《地球化学》1998,27(6):532-536
生物降解原同在我国分布广泛并且在重油资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通过采用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取自辽河油田西部凹陷的重油以及它们沥青质组分的热解产物进行单体碳同位素测定,来研究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组成及其一物降解油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组分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可用于生物降解较严重的重油样品进行油/油相比,并且与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对  相似文献   
178.
石门雄黄矿一号窿矿体构造及深部找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先孝 《矿床地质》1998,17(3):277-284
通过对湖南石门雄黄矿一号窿矿区构造研究 ,雄黄矿床赋存于燕山期形成的背斜核部 ,背斜与断裂、断裂与断裂的交汇部位。在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矿区导矿构造为 EW向的 F1、F3 断裂 ,容矿构造为次级的 NEE、NE、NW、SN向断裂构造 ;提出了本区中生代的三期主要构造应力场 ,其中 SN向主压应力的构造应力场共轭角高值区为雄黄矿体富集地带。矿床受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奥陶系灰岩和构造的双重控制。认为在一号窿主矿体 NW、SW方向可能存在有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79.
平面裂隙参数计算及其对浆液流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从层流到紊流的多阶段稳定压水试验的压力-流量曲线反算裂隙张开度、粗糙度及地下水影响半径等裂隙参数。建立了平面裂隙中浆液流动的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对浆液流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0.
天山第四纪冰川擦痕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冰蚀痕迹的统计数据 ,着重讨论了天山高山地区冰岩界面形成过程和冰川擦痕分布规律。典型的冰碛岩一般有擦面和擦痕。冰川槽谷的横剖面上 ,从侧部向中部 ,擦痕密度逐渐增大 ,槽谷的谷壁向谷底的转折处是擦痕密度由小转大的突变点 (拐点 ) ,反映了磨蚀作用不断增强。而冰坎的擦痕密度则呈现较大的波动。冰坎迎冰面的粗大擦痕密度远比槽谷中的擦痕密度大。羊背石从顶部到侧部 ,擦痕密度由大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